拿什么来维持你,友情
拿什么来维持你,友情
在《论语别裁》中,谈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一句时,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很欣赏晏子与朋友相处的态度,说他不轻易与人为友,但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会“久而敬之”,善始善终。这是晏子维持自己与他人的友情的方式,它能深得孔子的赞赏,说明它有其可贵之处。
也许你会觉得,朋友之间无须那么拘谨,“久而敬之”,未免显得关系疏远。可是,如若将这个“敬”理解为“尊重”,那么能做到“久而敬之”,并且长期坚持这样的方式与朋友相处,却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因此,南怀瑾先生进一步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可是善始善终的却很少,新朋友在增加,老朋友却在流失,正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然而,现实中,无论是对自己的朋友,还是自己的学生,南怀瑾先生都做到了“久而敬之”。
我们知道,南先生是德高望重的国学大师,是一位知名学者。尽管如此,南先生平日跟别人,特别是跟学生说话时,从不摆出一副学富五车、高高在上的老师的样子。对待每一个学生,他都做到了自然、亲切和随和,把他们当朋友,甚至无所不谈。
看到好书,听闻到好的学识,忽然获得某种感悟、心得,他都会和大家分享。有一次,他把自己刚看完的《狄公全传》推荐给自己的学生,说:“这本书写得好,值得一看。书的作者是荷兰汉学家高罗,尽管他是个外国人,但是他比很多中国人都更了解中国。”
南先生不仅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且能够做到“久而敬之”。他对他人,特别是对朋友的尊重,不是一时一刻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而是对每一个人,都能够“久而敬之”。所以,南怀瑾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他在为人处世上,更是一位非常出众的大师。
除了用“久而敬之”的方式与人相处、经营友情以外,南怀瑾先生还采用“友道相处”的方式维持友情。
南怀瑾先生说:“与人友道并不完全是在说友道,其实,扩而充之,以广义来讲,所谓君臣之间,领导人与干部之间,规规矩矩地讲,都应该属于友道相处才对。历史上创业的集团,主从之间,大都是友道相处。等到严格分清君臣主从的时候,也就是快要走下坡路了。天下集团固然如此,个人的事业,又何尝不如此?”
这里所说的“个人事业”从广义上来理解,也包括“维持友情”这一项。那么,何谓友道?从南怀瑾先生切实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中以及其言行举止中,我们不难发现,南先生的“友道相处”指的是对每一个人,特别是对自己的朋友,都以关心、随和、友好和谦让的态度,与之平等相处。
南怀瑾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成就很高,而且精通养生之道。在南怀瑾的会客厅里,有一个形似中药店药柜的壁柜,里面收藏着各种各样的中药。基于自身对中医学问的兴趣和研究,这些药有的是南先生亲自花钱买来的昂贵药材,有的则是他自己配制的。
根据自身对中医的造诣,南先生也能做到“察言观色”,每每遇到探访者,见其有某些病状,南先生总能准确地道出病情,并且从壁柜中取出药,为其治疗。
但是南先生从来不接受别人的重谢,常常说,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在这样的事情上,南怀瑾先生从没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总是以谦虚的态度告知别人一些准确的信息,并且对别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和重视,与此同时,还从不求回报。这样的“友道相处”的方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际交往中,我们如果能像南怀瑾先生一样,对每一个人,尤其是对自己的朋友,做到“久而敬之”,并且始终与之“友道相处”,那么这样的人际关系和友情就能够得以长久的维持。
也许你会说,只有神才能做到。谁没有脾气?谁又真正伟大无私?对,每个人都有脾气,人和人之间相处,难免会产生矛盾,发生某些小纠结,气头上,要做到冷静、沉默、忍耐已经非常不容易,何况“敬之”?又何况“友道相处”?况且,当你每付出一份真心的时候,可能或多或少地会期待对方给予某些回报。毕竟在这个社会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无私奉献。
的确如此,人际交往中,很多矛盾都出自这两点。可是,尽管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做一个能够与朋友“友道相处”的人,做到“久而敬之”。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在矛盾面前学会宽容、理解,在真心朋友面前不怕付出,拿真正的“友道”和“久而敬之”来维持友情吧。如此一来,朋友满天下,走遍天下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