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全集《愚人集牛乳喻》译文赏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百喻经全集《愚人集牛乳喻》译文赏析

愚人集牛乳喻

【原文】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俟供设[1]。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搆取[2]牛乳,牛乳渐多,卒[3]无安处。或复酢败[4],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5]搆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6]母子,各系异处。

却后一月,尔乃设会,延置宾客,方牵牛来,欲搆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瞋嗔[7]或笑。

愚人亦尔。欲修布施[8],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9]。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

【注释】

[1] 以俟供设:以便届时供应、款待客人。:俟,等待。

[2] 搆(gòu)取:挤取。搆,挤动物乳汁。

[3] 卒:终于。

[4] 酢(cù)败:指酒、乳汁等饮料变质、发酵。酢,同“醋”。

[5] 当顿:当场,当时。

[6] 牸(zì)牛:母牛。牸,泛指雌性牲畜。

[7] 瞋嗔:发怒、生气。

[8] 布施:佛教用语,指把恩惠施与他人。

[9] 顿施:一齐把以前的恩惠布施掉。

【译文】

以前有个很蠢的人,准备在家款待亲朋好友,他便想积攒收集一些牛奶,以备招待客人时用。然而他这样认为:“我现在如果每天把挤出的牛奶储存起来,那么牛奶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又没有地方可以存放,或许还会变质腐坏。不如就让牛奶先在牛肚子里存着,等到宴请宾客时再一起把牛奶挤出来。”他有了这样的念头,于是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

过了一个月,他准备设宴迎接宾客,此时他才牵出牛来,想要挤牛奶,但此时牛的奶已经干瘪得挤不出来牛奶了。当时在场的客人,有的责怪他,有的嘲笑他。

愚蠢的人就是这样的。想要通过施恩惠于他人的方式来为自己修行,却又说:等我拥有大笔财富时,然后再一齐布施。可还没有等到把财富聚集起来,有的便被官吏、水火、盗贼洗劫一空;有的又突然离世,来不及做布施,这就和故事中的那个蠢人的做法一样了。

【评析】

故事中的这个人,在该挤牛奶的时候不挤奶,等哺乳期过了又要去挤奶,结果一无所获,最后还又被人耻笑。这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不要坐失时机,当时机把有头发的脑袋伸出来你没有去抓时,回头它便会伸出一个秃头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把握时机,并充分利用时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做了适当的事情,我们才不会后悔,才不会对稍纵即逝的机遇感到惋惜。另外,文中的那个愚人,以为只要现在不挤牛奶,牛奶就会在牛肚子里越积越多,这种想法是何等的荒谬。所以,我们做事之前定要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对、做好一切事情。

故事征引

吃梨的学问

在一个中秋佳节,老方丈举行完祭祀大礼后,随即从供品中挑了两兜梨,分别发给他的两个小徒弟。

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这些梨还不太熟,你回去放个十天半月的再吃吧。”接着又对另一个徒弟说:“这些梨在供桌上放了好多天了,已经熟透了,不能再放了,你回去就赶紧吃了吧。”

可是第一个徒弟还没等回去,在半路上就把梨给吃了,结果是生涩难忍。

另一个徒弟却把已经熟透了的梨放了半个月,当他想起吃时,却发现梨已经全部烂掉了。

后来老方丈问询徒弟二人梨的口味时,二人就把各自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老方丈。

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时间也许更好些。”

老方丈又对另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不能放置的,哪怕有些生涩,也得及时享用,不然的话,后悔晚矣。”

两个徒弟听了师父的话,不禁有些感触。同样的梨,在老方丈的特意安排下却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禅的智慧啊。

多一份犹豫,失去一个机会

有一位虔诚的信徒,很不幸地遭遇到一次水灾。情急之下,他为了逃避灾难,就爬到了屋顶上面,想要等到水退了再下去。可是没想到的是,洪水却越涨越高,没有丝毫下降的趋势。眼看着洪水都要淹到脚下了,周围有没有其他人,于是他急忙祈求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救我啊!”

过了没多久,就来了一艘独木舟,船上的那个人要救信徒,可他却说:“不!我不要你来救我,我相信佛祖会来救我的,我一定要等他来。”

那人自讨没趣,驾着独木舟走了。可是大水还在继续上涨,很快涨到他腰部那儿了。信徒害怕极了,立即又向佛祖发出祈求。

这时候,又来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带,可是他再次拒绝了,并且说道:“我不喜欢这艘船,你走吧,我要等佛祖来救我。”

那小船只好抛下信徒离开了。没一会儿,水已经涨到信徒的胸部。信徒还是继续大声地向佛祖祈求着。

可是这一次,没有人来救他了。随着洪水的上涨,信徒的全身已经被洪水淹没,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就在这时候,一位禅师驾船赶来救起了他。得救的他看到救他的人仍然不是佛祖,马上露出一副不开心的表情,向禅师埋怨说:“我信佛是如此的虔诚,但是在我遇难之时佛祖却对我不管不顾,甚至在我有性命之忧时他还是不肯来救我。”

禅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真是冤枉了佛祖,佛祖曾经几次化作船来救你,而你却嫌这嫌那,一次一次地拒绝被救,看来你与佛祖是真的无缘啊!”信徒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