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祥《白云缭绕的大地》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陈永祥
【作家简介】千世峰(1915— ),朝鲜著名的小说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生在咸镜南道高原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创办农民夜校。1940年初在郡城运输部门当雇员和公务员。1945年“8·15”朝鲜解放后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以善于写农利题材的小说著称,他1946年2月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岭路》。1947年以后创作的短篇小说《五月》、《新的脉搏》、《土地的序曲》、《虎老爹》、《故乡之子》、《青松》、《新管理委员长》、《新春时节来了一个年轻人》等等,大都取材朝鲜解放初期和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村生活。《虎老爹》是他短篇小说最著名的一篇,小说描写解放后的农民争交公粮的故事,表现了他们对于新生的人民政权的热爱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激情。他的中篇小说《战斗的村民》和《白云缭绕的大地》是他早期的优秀代表作品,前者描写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时期一支活跃在敌人后方的农民游击队的战斗事迹,后者描写身残志坚的人民军复员军人如何带领群众修复被敌人飞机炸毁的抽水站的故事,多方面地反映了翻身解放了的农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朝鲜人民在保卫祖国战争中坚韧不拔的献身精神。作者曾参加过游击队,又熟悉农村生活,两部作品中都塑造了游击队员和农民英勇无畏、朴实憨厚、真实丰满的形象以及鲜明的个性。从50年代后期开始,千世峰主要致力于长篇小说的创作,重要的作品有《大河奔流》、《苦难的历史》、《石溪的新春》和《祝愿》等。他的长篇小说《大河奔流》是继李箕永的《土地》之后又一部反映朝鲜土地改革的作品,规模宏大,气势磅薄。
千世峰曾任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委员长和作家同盟委员长。
《白云缭绕的大地》,冰蔚、沈圣英、文公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内容提要】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二个春天,在前线和美国侵略军厮杀了两年的金哲洙回到了故乡南川江畔的江南里。他是一位战斗英雄,在战斗中失去了一支胳膊。复员后,他又积极投入了领导后方农业生产的战斗。
艳阳当头,熏风扑面,正是春耕黄金时光。但美国飞机还在不停地轰炸着朝鲜后方和平的土地,江南里两个抽水站先后都被炸毁了。水,是庄稼人的命根子,不把水引到莲圹坡的大田里,就无法播种插秧种水稻。修复抽水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英玉是哲洙的未婚妻,她温柔、能干,在后方是一把劳动好手。哲洙负伤归来,使英玉对他的感情起了波澜。哲洙为英玉的感情变化心情沉重,情绪一度低落。但他想到党对自己的重托,认识到肩负的责任重大,于是断然抛开个人得失,全力投入了工作。
村党支部会议通过了修复抽水站的决议,但村委会委员们的态度不一样,尤其是人民委员长金仁学和农民同盟委员长张德一等人,借口得不偿失、不能增加农民负担,不同意修复抽水站。根据金哲洙的提议,这件事交由村民大会来决定。会上,受坏人朴大炮挑唆的落后分子申龙三公开表示反对,其余的人都顾虑重重,闭口不言。哲洙激动地向大家谈起了自己两年来在前线和美国鬼子殊死奋战的经历,号召大家向前方部队的战士们学习,克服困难,夺取胜利。人们深受感动,一致同意修复抽水站,金哲洙被推选为委员长。
朴大炮的父亲原是日伪时期的恶霸地主。他本人在“撤退”时期有着严重罪行。敌人进来以后,他曾偷偷地加入了邑城的特务队,当了一名密探。由于他的告密,村党支部委员长姜文弼和委员金仁学的家属被敌人抓去杀害了。鬼子撤退后,朴大炮又痛哭流涕控诉敌人暴行,并且伪装积极,潜藏下来。村里只有申龙三知道他的这段底细,但申龙三因历史问题曾被管制半年,对政府怀恨在心,所以朴大炮一直没有暴露。
江南里的人民开始了修复抽水站的工作。金仁学、张德一的落后思想受到了前来视察的郡农民委员长的严厉批评。在郡党委员长的支持下,金哲洙决定在党支部内展开思想检查,批评工作中的安逸思想和官僚主义。会上有人提出严肃处理金仁学,把他清除出党。但哲洙不同意,他认为应该积极帮助金仁学,使他回到正确道路上来。通过思想斗争批评教育,金仁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振作起来,完成人民交给他的神圣的任务。
统一了思想,团结了人心,大家的热情空前高涨,修复抽水站掀起了高潮。郡人民委员会及时地给江南里调拨来变压器和电动机。技术工人李满甲带着助手昼夜不停地在抽水站安装机器。朴大炮表面上伪装积极,暗地里却干着破坏勾当,他常常把一些螺丝钉和零件偷偷扔掉,企图拖延时间。金哲洙觉得事情蹊跷,对朴大炮提高了警惕。第二抽水站的机房由于隐蔽不好,被敌人的飞机发现了。一天,十多架敌机轮番轰炸了抽水站。所幸金哲洙舍命及时转移了电动机,才保住了抽水站的命根子。
英玉近来心思重重,耳旁老觉得有个声音在责备她不该动摇对哲洙的爱情。一天,哲洙的母亲来到英玉家,指责她不该提出和哲洙解除婚约。英玉很委屈,但哲洙妈不由分说,数落了她一顿恨恨地走了。第二天,朴大炮又散布谣言中伤打击,英玉终于病倒了。村宣传室主任崔粉玉来看英玉,诚恳地指出了她思想上的错误,希望她能慎重考虑,回心转意。英玉也感到自己的确犯了严重的错误,但她对于金哲洙已经熄灭的爱情之火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重新点燃起来的。
第一抽水站刚刚安装完毕,第二抽水站正在紧张地安装。干旱又在威胁着莲圹坡的水稻秧苗。必须集中力量设法灌水!哲洙当机立断,组织大家挖井蓄水灌溉苗圃。一天,人们突然发现苗圃被人挖开,宝贵的水竟流失了大半。经查问,原来是申龙三干的。申龙三老婆在金哲洙的教育下,提高了觉悟,当众揪住申龙三厮打起来。在大伙的帮助下,思想落后的申龙三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把挑动他挖田放水的幕后策划者朴大炮揭露出来。朴大炮的真面目终于大白于天下。江南里召开了揭发朴大炮罪行的大会,公安局依法逮捕了他。
第二抽水站进行最后一次机器试转,人们急不可耐地盼望着抽水机喷出水来。然而机器却像老牛一样发出闷响,纹丝不动。安装失败了。哲洙和满甲足足熬了几个通霄,查出了毛病,重新安装了机器。但由于发电厂遭到敌机轰炸而停电,抽水机依然不能运转。连日的过分劳累,金哲洙一下病倒了。他得了肋膜炎被送进了医院。
英玉这时已经振作起来,对哲洙的爱情也一天比一天强烈。她鼓起勇气去医院看望了哲洙,两颗年轻的爱心又终于连在了一起。
就在金哲洙住院的当儿,发电厂的工人兄弟战胜困难修复了发电机,抽水机终于转动了。水头像一只壮牛从水管里冲出来。莲圹坡大田活了,绿了,恢复了生机。一个月之后,金哲洙出院回家了,他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和那缭绕在山峰上的白云,不由得两眼闪耀着兴奋的泪花:“啊,我们的土地,我们的祖先生活过的土地啊……”
【作品鉴赏】中篇小说《白云缭绕的大地》是千世峰早期的代表作品。它以50年代初朝鲜伟大的保卫祖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经受血与火洗礼的朝鲜农民在劳动党的带领下,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在另一条战线上夺取抗美救国战争的新胜利的过程,表现了朝鲜人民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品质。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刚刚从日本帝国主义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解放的朝鲜民族,刚刚在朝鲜北部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当家做主的朝鲜人民,又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战争深渊。但是,英雄的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美救国战争。战争爆发的第二天,金日成同志就发出了“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的号召,广大朝鲜人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三千里江山的各条战线上勇敢地投入了战斗。
小说《白云缭绕的大地》描写的是:在战斗中负伤复员的人民军英雄金哲洙,回到家乡领导农民弟兄发展农业生产。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复了被敌机炸毁的抽水站,保证了春耕播种插秧的进行,以实际行动支援了前线战斗。这部作品是当时众多描写祖国解放战争题材的作品中角度比较新颖的一部,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三年解放战争的岁月里,广大朝鲜农民也和前方战士一样,在后方农村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当金哲洙肩负着党的重托,带着伤残的身体回到他的家乡江南里,他立刻认识到,这里实际上是抗美救国的另一个战场,一个听不到枪声,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金哲洙首先面对的敌人是老天爷。要战胜老天爷,夺取丰收,就得有水。要把水引上莲圹坡,就得修复抽水站,这是取胜的关键。围绕着修复抽水站,金哲洙又面对着一个接一个的敌人。小说生动地描写了金哲洙依靠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艰苦历程。
首先是战胜敌人飞机的轰炸。美国侵略者丧心病狂,他们依仗空中优势,不择手段地对朝鲜后方和平地区狂轰滥炸。江南里两处抽水站连遭几次轰炸,被彻底破坏了。“拦腰炸断的铁管滚满一地……成排的电线杆横倒在地上,电线断了,电瓶碎了,变压器也不知去向……”而且,“去年冬天的一次轰炸,男女老少,就死了42口……”在修复抽水站的那段时间,敌机又轰炸了三次。其中一次,十几架“油担子”轮番俯冲轰炸抽水站,金哲洙冒死向前,转移了宝贵的电动机,加上他们对抽水站进行了精心伪装,敌人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面对阶级敌人的破坏,金哲洙始终是提高警惕,严密戒备的。以朴大炮为代表的反动分子,出于剥削阶级的本能和对新生人民政权的刻骨仇恨,他们或散布谣言、挑拨离间,或煽风点火、蛊惑群众,表面上伪装积极,暗地里进行破坏。朴大炮的目的就是千方百计阻止和拖延抽水站的修复,破坏春耕生产。但金哲洙依靠群众的力量,争取了申龙三的老婆,把申龙三从敌人队伍中分化出来,从而孤立了朴大炮。最后将这个认贼作父、出卖同胞的潜藏敌人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实践证明,党内的落后意识、安逸思想和官僚主义是革命工作最大的敌人。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金哲洙跟党内错误思想的斗争。人民委员长金仁学、农盟委员长张德一等人都是苦大仇深的好同志,但他们的落后意识、安逸思想和官僚主义却成了修复抽水站的思想大敌。金哲洙以高度的党性原则和细致的思想工作方法,对他们进行同志式的批评和帮助,终于使他们认识到错误,振作起来,投入到修复抽水站的战斗中去。“通过这件事情,他(金仁学)深深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他有信心去完成人民交给他的神圣、光荣的任务,所以感到心里非常踏实,新的雄心壮志充溢在他的胸膛”。统一了党内的认识,群众中的思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党和群众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江南里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劳动热潮:“在工地上,妇女们热火朝天的劳动着,泥水从他们掖在腰间的裙子上滴滴嗒嗒地流下来,她们的脸在敌人照明弹的照耀下,闪着青铜色的光彩。”男人们则“赤脚站在南川江里修筑一条拦水坝。不少人怀里抱着石碾般的大石块,马不停蹄的搬运着。哗哗的䠀水声、扔石头的声音和歌声响成一片。”抽水站的修复战斗就在这样万众一心的奋斗中一步步走向了胜利。
小说还描写了金哲洙努力钻研技术知识、克服设计安装中的技术难关的场面。“金哲洙一面躺着,一面拿起一支铅笔和一本破旧的笔记本子,把脑子里想好的设计方案写上去;上面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有的地方全部涂去,重新另写。他那只瘦削的手一直发颤,嘴唇和舌根干燥得有说不出来的难受,眼睛里充满了血丝,可是他仍然不停在那里苦思苦想。”应该说,这是作品中最有现实意义的、也是最具新意的内容。和许多朝鲜作家不同的是,千世峰以他深厚的生活阅历和广阔的社会视野,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和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美帝国主义较量的生死存亡的时刻,他更加了解科学技术对战争的影响。有了科学,有了技术,才能和侵略者争时间、抢速度,才能与之抗衡,战而胜之,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战斗。小说通过金哲洙攻克技术难关的细节,刻意表现了作者的这一思想,这既说明了千世峰的远见卓识,也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