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波,阿尔图尔作品分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兰波,阿尔图尔作品分析

【生卒】:1854—1891

【介绍】:

法国著名诗人,象征主义*运动主将和“三杰”之一。人称“神圣诗人”。一译“韩波”。生于法国西北部的沙尔维尔小城。父亲是步兵上尉,母亲主持家务。由于父母不和和生活困难,所以童年时期的兰波孤僻沉闷而郁郁寡欢。兰波从小聪颖过人。十岁时,就能熟练地用法文书写,十五岁以拉丁文诗作震惊全校,其中一首还得到科学院颁发的头奖。1870年,诗人的诗歌创作进入旺盛期。这一年,十六岁的兰波进入沙尔维尔中学文科班。一个叫伊桑巴尔的老师,十分欣赏他的才华,鼓励他写诗。这正是普法战争爆发和法国第二帝国垮台的一年。兰波这一年的诗作,现存二十二首。这些诗作歌颂了法国大革命中的起义者,表现了对于穷苦人的同情和对于教会与战争的抗议,诗中也流露出对远游的渴望,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1871年初,兰波曾去巴黎,在那里呆了半个多月,于公社起义一周前返回故乡。兰波虽然未参加过巴黎公社的起义战斗,但对公社革命是理解和拥护的。他写了一些歌颂巴黎公社的诗篇,如《巴黎的狂欢》、《巴黎战争的歌》等,歌颂公社革命赋予巴黎以“最崇高的诗意”,痛斥凡尔赛的刽子手是“青灰色的蛆”。他回乡后还草拟了一份《共产主义组建方案》。1871年5月15日,他写了著名的理论著作《通灵者的信》(即《致杜牟尼的信》)提出了诗人自己关于诗歌问题的主张。几乎与此同时,兰波写了十四行诗《母音》*(1871)(后来以“彩色十四行诗”而闻名),为象征派诗歌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1871年9月,兰波应魏尔兰*之约,带着自己的诗稿》醉舟》*等来到巴黎。不久即和魏尔兰发生同性恋而同居。1873年7月在布鲁塞尔,魏尔兰竟开枪打伤兰波。魏尔兰入狱后,兰波回到故乡,直至1875年,兰波或在家乡,或赴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旅游,他学会了七种外国语。1875年,兰波写完最后一部作品散文诗集《天启集》,从此告别诗坛,断然投入“冒险家”的行列。1876年5月,他参加荷兰殖民军,到过雅加达,三周后开小差。1877年又在汉堡一家马戏团中当翻译,并随团去过瑞典和丹麦。1880年去塞浦路斯,曾为该岛总督监造宫殿。后来又到过亚丁,在一家皮货兼营咖啡的公司任职。1882-1883年,受该公司派遣,曾到非洲一些无人地带进行勘察。1887年,组织一支商队,向阿比西尼亚倒卖枪枝。1891年,右膝生肿瘤,五月回国在马赛截去右腿,但仍无效,于这一年的11月10日病逝。死时年仅37岁。

兰波的诗歌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通灵者的信》中。在这一有名的书信里,他提出要创造一种“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理解都行”的诗歌语言;认为诗人的首要任务是认识自我,认“我是一个他人”,“观察它,体验它,研究它”,使“我”由一个“经过推理的错乱而成为一个通灵者”。他关于诗歌语言和“通灵者”的理论,为他的诗歌带来了“明确与含糊相结合”的诗风,诗人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令人难以捉摸。他的十四行诗《母音》*就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在这一首诗中,他让元音字母都代表一种颜色。字母、声音、色彩浑然一体,而且互相转换,形成视觉和听觉的错乱转移,颇似波德莱尔*的《交感》。因此,《母音》被象征派的后起之秀奉为“通感”理论的第一个典范、启示录,奉为象征主义诗歌的奠基作。

兰波的代表作除《母音》外,还有《醉舟》*(1871),后者被视为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另外尚有《在地狱中的一季》*(1873),散文诗集《天启集》(1875)等。兰波的诗现存140余首,大部分是他在非洲探险时由别人经手发表的。

兰波的诗充满了不满现实的反抗激情,有些作品还是革命的热情颂歌,这些都是可贵的。在形式上,他继承并发展了波德莱尔的“通感”理论,为丰富诗歌的表现手段做出了贡献。然而他的诗作形象光怪陆离,模糊纷繁,“通灵者”的内心世界又是一片杂乱与神秘,不易于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