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纶挂念司空曙 顾况调侃白乐天
卢纶挂念司空曙 顾况调侃白乐天
有考试综合征的不仅是杜甫,还有卢纶,所以他一生都没有考上进士,不过让老卢聊以自慰的是,他的四个儿子皆考中;顾况此人性情豪爽不羁,不仅曾公开将朝廷官员斥为猪狗,红叶传情的主角也是他,此老活到了九十多岁,真是不易啊。
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李豫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孙子,在安史之乱中被其父唐肃宗李亨封为兵马大元帅。经过战争历练的李豫是中晚唐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大宦官李辅国不可一世,气死唐玄宗吓死唐肃宗,李豫派一名勇士把李辅国刺死。他在位十八年,大历的年号就用了十四年。
司空曙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是河北广平人。当时河北有广平郡,幽州有广平县,现有史料无法确定他来自哪一个广平。安史乱起之后,他去过南方避难,直到叛乱平定。他和钱起、卢纶都是大历十才子中年辈比较高的诗人。
司空曙的《贼平后送人北归》就是写在南下避乱期间。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其中“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得到很多赞叹。清晨经过残存的堡垒,明月窥人;夜晚住宿古老的关城,繁星满天。这就是王国维所谓的无我之境,不着一字,却说尽客途凄清。
安史之乱后司空曙北上长安并通过进士考试,先后做过洛阳主簿、左拾遗。这些都是薪俸很少的小官,而他需要养活包括父母在内的一个大家族,所以他穷得一无所有,连老鼠都离家出走。他本来有个聪明美丽的小妾,红袖添香,陪他度过无数买不起灯烛只能在月光下看书的清苦时光。可是他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不忍再让爱妾跟着自己受苦,决定和小妾分手。正巧这时他被贬为江陵长林县丞,司空曙趁机把小妾送回娘家,留书希望小妾再嫁。
贬官江陵期间,他经常去长江岸边的一个村庄钓鱼休闲。在民风淳朴的乡村,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这首《江村即事》是司空曙最好的诗歌。
在江陵期间他和戴叔伦见过面,也经常写诗给卢纶。司空曙和卢纶是表兄弟,卢纶也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司空曙的《喜见外弟卢纶见宿》写的就是他们的兄弟情谊。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霍家亲”一作“蔡家亲”。霍去病是卫青外甥,西晋羊祜为蔡文姬表弟,无论霍家还是蔡家,都是指的表亲。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他们兄弟情深。司空曙比卢纶大将近二十岁,按理来说两人没多少共同语言。但卢纶小时候因为家贫,在亲戚家生活了很长时间,很有可能就住在司空曙家,跟在司空曙后面摸鱼偷瓜。
大概是因为一生颠沛流离,司空曙特别擅长描写朋友之间的悲欢离合。比如这首《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卢纶曾经评论过当代知名诗人,他对表哥司空曙的评语是“郎中善馀庆,雅韵与琴清。郁郁松带雪,萧萧鸿入冥”,形象地概括了司空曙诗歌的特点。
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喜欢司空曙的诗,让他以检校水部郎中的虚衔在幕府挂职。后来他又入朝做了虞部郎中,所以人称司空虞部。
晚唐诗人司空图是司空曙之孙。司空图最著名的作品是《二十四诗品》,以四言诗的形式对各种诗歌风格进行界定。不过近年有学者认为这是擅长造假的明代书商假托司空图之名。
司空曙不愿奔走权门,表弟卢纶和他正好相反。卢纶和王维是老乡,家在山西永济也就是鹳雀楼所在地。可能是因为从小在鹳雀楼下推销旅游纪念品,认识不少过往的名人,所以他长大后情商特别高,交结权贵的热情直逼初唐宋之问。
卢纶的父祖做过一些县令、司马、县尉之类的小官,可是因为他父亲去世得早,所以不得不投靠亲友。他早年先后去过湖北鄂州、江西鄱阳、湖南邵阳,都和投靠亲友躲避战乱有关。他的《晚次鄂州》正是写在投亲避难期间。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估客就是贾客,也就是做生意的人。“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武昌鱼的原产地就在鄂州梁子湖,年轻的卢纶在吃了武昌鱼之后如有神助。
卢纶认定考试做官是自己的惟一出路,所以长期隐居终南山。可是他和杜甫一样,平时文采飞扬,一到考场就紧张,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看了都想赖账。他多年考试生涯惟一的收获就是留下了大量和落榜有关的诗。《落第后归终南别业》就是其中之一。
久为名所误,春尽始归山。
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
交疏贫病里,身老是非间。
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
落第次数之多让他觉得归山路上的小鸟都在笑他。附近村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含蓄地劝告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如就在村里找个柴火妞成家。卢纶是个爱面子的人,当他又一次落榜之后,为了躲避乡邻们的新一轮做媒热情,他假装送别一同参加考试的堂弟卢瑾,在外游荡了很久才回山。《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就是这时的作品。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心情郁闷的卢纶看到的景象自然是一片衰残。
出关愁暮一沾裳,满野蓬生古战场。
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
经历过太多的打击之后,卢纶终于明白考试做官对他来说不是独木桥而是断桥。他通过老乡王维之弟王缙认识了大权独揽的当朝宰相元载,并且经常给常衮、李勉、令狐楚,浑瑊、韦皋、张建封、裴延龄等朝廷重臣或封疆大吏寄贺年片。他从村民那里连买带偷弄来很多柴鸡蛋,在这些达官贵人家有喜事的时候提着竹篮送上门。他的竹篮鸡蛋在琳琅满目的贺礼中特别显眼。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高官重臣见已经是著名诗人的卢纶态度诚恳,自己也可以落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美名,争相推荐。
卢纶每次做官都和这些高官推荐有关,做阌乡尉是元载保举,拜集贤学士得益于王缙,最高做到监察御史。后来元载、王缙获罪,他受到牵连,但不久之后名将浑瑊又把他聘为河中元帅府判官。投奔浑瑊是他最重要的生活经历,正是这段经历使他成为中晚唐最重要的边塞诗人之一。
卢纶的边塞诗写得很有气势,比如几首《塞下曲》。这组诗原名《和张仆射塞下曲》。张仆射即张建封,曾任徐、泗、濠节度使,支度营田观察使,加检校右仆射。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盛唐在和吐蕃的战争中胜少负多,在和高句丽、南诏的战争中多次全军覆没,突厥曾经兵临长安城下,安史叛军在长安洛阳走马。可是唐朝人依旧自信,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盛唐诗人的边塞诗和悲观绝缘,这是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到了中唐,这种自信开始消沉。我们可以从卢纶的诗中看出这种转变。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这首《逢病军人》写一位受伤退伍的军人独自返乡,题材和角度都很新颖,战争的残酷和官府的无情触目惊心。归乡路漫长,大唐帝国也像这个军人一样遍体鳞伤,恢复无望。
卢纶和司空曙是表兄弟,诗风也有些相似。比如下面这首《送李端》,酷似司空曙的手笔。也有人认为这是严维的诗。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他的《长安春望》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让人想起晚唐崔涂的“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崔涂和司空曙、卢纶兄弟俩一样擅长写漂泊异乡的孤独悲哀,他的代表作是《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卢纶始终未能金榜题名,但他的四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这是卢纶一生的骄傲。考虑到唐朝科举的录取难度,一门四进士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相信卢纶的名声以及他和权贵的关系给他儿子加分不少。
唐代宗以后的皇帝治国能力每况愈下,但对诗歌的爱好却芝麻开花。他儿子唐德宗即位后,卢纶通过时任太府卿的舅舅韦渠牟推荐,曾经进京做过户部郎中,经常去御宴品尝珍珠翡翠白玉汤。但是德宗很快就把卢纶遗忘。卢纶看见升迁无望,依旧回到浑瑊军中。当唐德宗再次想起他并传旨召见时,卢纶已经去世。唐文宗李昂特别喜欢卢纶的诗,他打听“卢纶诗文还有多少流传下来?他有后代吗?”随后又派人从卢纶儿子那里搜集卢纶的诗,一共得到五百多篇。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叛乱虽然平定,但参与平叛的将领却趁机拥兵自重。很多节度使去世之后,他的子侄或部将往往自己上位,不由廷授先斩后奏。唐德宗即位之初试图重新夺回被藩镇控制的地方政权。卢龙节度使朱滔、恒冀观察使王武俊、淄青节度使李纳、魏博节度使田悦和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干脆自封为王,联手和朝廷对抗。政府军招架不住,唐德宗不得不下《罪己诏》向藩镇低头。
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到了唐德宗孙子唐宪宗的时候,宰相李吉甫、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决心拿自封淮西节度使的吴元济开刀。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火上浇油,派遣刺客进京行刺,杀死武元衡重伤裴度。裴度伤愈后代武元衡为相,亲自带兵平叛。李愬雪夜入蔡州生擒吴元济。元和十三年(818年)唐军平定李师道。这一系列胜利让朝野欢欣鼓舞,史称“元和中兴”。河北诸藩震服。
不过历史证明这只是一种回光返照。早在得意忘形的唐玄宗李隆基决定让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时候,这个由天可汗李世民身经百战剪灭群雄建立的伟大王朝,就已经开始走上绝路。
安史之乱改变了唐朝的历史,也改变了边塞诗的风格。那种开疆拓土的豪迈逐渐被连年苦战损兵折将的悲愤取代,所以最能代表中晚唐边塞诗的应该是柳中庸的《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是柳宗元的前辈族人,大历年间进士,萧颖士的女婿。他和卢纶、李端是诗友。除了这首《征人怨》,他还写过《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和贾岛齐名的姚合也写过一首很好的边塞诗《穷边词》。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这首诗表面是在描述边镇的升平景象,赞扬边镇守将的防守之功,实际上语带讥讽。汧州就是今天的陕西千县,这里离长安并不算远,但在作者眼中却成了“穷边”,唐朝的国力衰微由此可见一斑。
姚合还做了件值得一提的事。李商隐任弘农县尉的时候得罪了上司陕虢观察使孙简,被孙简大骂一顿,一气之下辞官。正巧姚合接替了孙简,立刻派人把李商隐追还。
“大历十才子”之名最初就出现在姚合所编的《极玄集》里。其中钱起、卢纶、司空曙、韩翃我们已经提到,李端、吉中孚、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的知名度和成就相对不高,只能做简单评述。
李端是赵州桥所在地河北赵县人,年轻时隐居庐山,跟著名诗僧皎然学诗。大历五年(770年)中进士后做过秘书省校书郎和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李端是十才子中年纪最小的,但时人认为他是其中最有才华的。他的代表作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此诗暗含一个有趣的典故,描述了一段曲折的女儿心路。传说三国周瑜不但长得很帅,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而且很有音乐天才,他能在谈笑豪饮的同时听出歌妓乐师的不合拍。我们这位弹筝美女希望得到他的青睐,所以故意出现错误,希望把周郎的目光吸引过来。多么勇敢可爱的女孩!
李端比较好的诗还有《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喜鹊声。
他的《古别离》被明朝大学者杨慎誉为中唐以后古诗翘楚。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贾,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
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
吉中孚是江西鄱阳人,做过道士,中过进士,考取过博学宏词,深受宰相元载赏识,名动京师,官至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可能是因为仕途太得意耽误了写诗,虽然被李端称为诗伯,却只有一首诗流传下来,而且还写得不堪入目,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倒是他的妻子张氏有几首诗传世,其中有“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这样的佳句。
苗发是山西潞州壶关人,唐肃宗时宰相苗晋卿之子。他和夏侯审都没有留下值得一提的诗歌。崔峒也只有一首《清江曲内一绝》还可以。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耿湋是卢纶老乡。安史之乱中最惨烈的战役是睢阳保卫战,他的《宋中》写的就是睢阳一带的战后景象。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惟余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他也去过边地,写过几首还不错的边塞诗,比如《凉州词》。
国使翩翩随旆旌,陇西歧路足荒城。
毡裘牧马胡雏小,日暮蕃歌三两声。
大历十才子名副其实的只有钱起、卢纶、司空曙、韩翃和李端,不过这已经不错了。现代中国名家辈出,可是千年之后还会有人记得的,估计也就一个徐志摩。
顾况可能是史上最长寿的诗人,他大概在公元727出生,差不多一百年后的公元820年还在人间。他是浙江海宁人,徐志摩的老乡。大多数想长生不老的人都因为滥服丹药提前升天,看来只有顾况得到神仙真传。
顾况在至德二年(757年)登进士第,不久后被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召为幕府判官。韩滉是个值得一提的人物,他官至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带兵击败不可一世的强藩李希烈。他还是著名书画家,和善于画马的韩干齐名。他的名作《五牛图》被赵孟頫赞为“神气磊落,希世名笔”。南宋陆游说“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起辞官归里之望”。
韩滉善于奖拔后进。后来同样做过宰相的魏国公崔铉,小时候跟他爸爸去拜访韩滉。韩滉想试试崔铉的诗才,便指着庭前架上的雄鹰让他作诗。崔铉张口就来:
咏架上鹰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韩滉大喜,称赞崔铉“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从此中文多了个“前程万里”的成语。韩滉本人的诗也写得不错,比如这首《听乐怅然自述》。
万事伤心对管弦,一身含泪向春烟。
黄金用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
他的《晦日呈诸判官》同样感慨光阴易逝,年华老去。
晦日新晴春色娇,万家攀折渡长桥。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顾况当时可能就是和韩滉对诗的判官之一。但对顾况影响最大的不是韩滉而是李泌。顾况和宰相李泌原是布衣之交,贞元三年(787年)他在李泌引荐下入朝做了著作佐郎。仗着李泌袒护,顾况“傲毁朝列”,把朝中官员分为十二生肖,那些被他骂为猪狗的人恨不得扑上去咬他一口。两年后李泌去世,看淡生死的顾况不但不表示哀悼,反而在葬礼上高声谈笑。那些憎恨他的朝臣抓住这个把柄,把他贬为饶州司户参军。
顾况官场失意,但是情场却很得意。红叶传情的典故就发生在他身上。
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顾况到洛阳准备考试。有一天独自在上阳宫外的水沟边闲逛,希望能捡到宫女们遗落的首饰。他随手捞起一片红叶,竟然发现上面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顾况觉得好玩,于是也找了一片红叶,写好诗之后来到水沟上游,让红叶向宫内漂流。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
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顾况本来不抱任何希望,没想到一来二去竟和那位哀怨的宫女取得联系,两人经常凭借红叶传送爱意。不久发生安史之乱,来不及随唐玄宗逃走的妃嫔宫女流落民间。顾况趁机找到那位宫女,两人共结连理。
顾况做著作郎期间,少年白居易来长安求见。他把自己的诗卷献给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后和他开玩笑。
“长安现在柴米油盐都很贵,居住在这里可不容易。”
顾况打开白居易的诗卷,看见第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立刻改口:“能写出这种好诗,想住哪儿都没问题。”
顾况到处为白居易宣传,白居易因此声名大振。
顾况被贬为饶州司户参军后,并没有立刻去江西上任,而是绕道苏州,拜访了正在那里做刺史的韦应物。此后他在饶州待了五年,大约在贞元十年(794年)离开,从此以后再没有做官。他的《听角思归》似乎是边塞题材,实际上写的还是自己的思乡情怀。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顾况晚年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传世书法名作《瘗鹤铭》也署名华阳真逸,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顾况的手笔。他还酷爱绘画,年轻时为了去海边写生,主动要求去做新亭监。贞元十六年(800年)皇甫湜曾在扬州见过顾况,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市井凡尘。
顾况在《悲歌》序中说,诗乃“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他写过一些七言歌行,开白居易《新乐府》“首句标其目”的先河。其中以《囝》最著名,揭发闽中官吏残害百姓的罪行。他还写了《李供奉弹箜篌歌》、《刘禅奴弹琵琶歌》、《李湖州孺人弹筝歌》等,对音乐的描绘奇幻飞扬,又成为李贺歌行的滥觞。
皇甫湜的《顾况诗集序》称其“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这几句话完全可以套用到李贺身上。
顾况最广为人知的是《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这首诗怎么看都不像凡人写的,应该是顾况得道成仙之后的作品。他的《从剡溪至赤城》同样道骨仙风。
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
夜半鹤声残梦里,犹疑琴曲洞房间。
读这样的好诗应该坐在西湖边的茶馆,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湖面,读完之后躺在藤椅上做个好梦,在梦里体验“夜半鹤声残梦里”的意境。
顾况的《临海所居》(其一)谴责战争,和柳中庸的《征人怨》一样无言感愤。
此是昔年征战地,曾经永日绝人行。
千家寂寂对流水,惟有汀洲春草生。
《弃妇词》则对妇女深表同情:“记得初嫁君,小姑始扶床。今日君弃妾,小姑如妾长。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过山农家》应该是隐居之后的作品,写的是江南农家风情。就是为了这样的世外桃源,顾况毅然归隐。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