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
话说,有一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辛弃疾因事奔走在上饶一处叫黄沙岭的途中。山中白天的景色宜人,夜间的景色则更加优美。只见玉盘般的月亮离开树枝挂在中天,清辉般的月光惊动了栖息在巢里的鸟鹊,它们喳儿喳儿地啼叫起来。清风徐徐吹来,树梢发出“沙沙”的响声,吵醒了蝉儿,它们便也应和着鸟鹊的啼声鸣叫了起来。这山间的夜是如此充满着闹意,全然没有了那种静谧感。
这时候,随风飘来了浓浓的稻花香味,令人陶醉。山乡野居的农人在乘凉,尚未入睡。他们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声调欢快、热烈。
走着走着,辛弃疾抬头望,天上已经起了变化!月亮和夜空被团团的乌云遮住,远远的,只有很少几颗星在眨着眼。这是要下雨的兆头。
辛弃疾脚下不由加快了步子。不一会儿,山前洒下了几滴雨星,过云雨来了。人在山中行,又没有带雨具,再下大了往哪儿去躲雨呢?
这时候,辛弃疾又急又愁,他紧走了几步,过了小溪上的桥,猛然间,峰回路转,他不由大喜过望。前边不远的社林边,不就是他从前曾经住过的小店吗?太好了,暂且进去躲躲雨吧!
那天晚上睡觉前,辛弃疾把当天在黄沙岭途中体会到的大自然和田园风光的深切感受,欣喜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这首词中的名句。原文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作品在构思上颇有特点,上下两阙分别抓住特点描写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物。此词的意思是讲:树上睡梦中的喜鹊被明亮的月光惊醒了,以为天亮了,从一根树枝跳到了另一根树枝上;轻轻吹拂的夜风不时送来蝉儿的阵阵鸣叫。田野里稻花的芳香阵阵飘来,喧闹的蛙儿好像在诉说着丰收的年景。
天边偶尔还可以看得见点点星光在闪烁,转眼之间山前竟然稀稀疏疏地下起了雨来。赶紧避雨吧,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拐过一段弯路跑到小溪的桥上,嘿,土地庙树林边的那家茅舍小店忽然展现在眼前。
此词上阕:重点写晴朗的夜晚。词人抓住“明月”“清风”“稻花”“蛙声”的特点,描绘了一个清朗、幽静、丰收在望的夜晚。下阙则笔锋一转,由远及近地叙写眼前的惊喜,“七八个”说明月光明亮,可见的只有几颗大而亮的星星在闪烁,可见夜之明朗。“两三点”说明雨点稀疏,一走而过而已,可见是随风而来的阵雨。然而,那也得避一避呀,于是想起原来这里曾经有一个茅舍小店,此时却看它不见,正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路转溪头忽见”,拐过一道弯路,走上小溪桥头,那座茅舍小店忽然展现在词人面前。欣喜若狂的程度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词人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喧闹,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抒写了夏夜的村野风光的幽美。全词笔调灵活生动,亲切轻快,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古典词作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少有的佳作。
辛弃疾的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这类词中历来为人传诵之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写闲适生活的词数量最大,这类词往往于闲适中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其精神仍与其爱国词一脉相通,如《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水调歌头·盟鸥》等。一部分写农村生活的词清新淳朴,语言浅近,如《清平乐·村居》《鹧鸪天·戏题村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都是生动的农村风情画。
辛词中也有写爱情的词,如《清平乐·春宵睡重》就写得缠绵婉转,颇能动人。辛弃疾诗今存一百三十三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十七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