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
【3576】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
(〔美〕黄仁宇著,中华书局,25.3万字,2017年10月北京第28次印刷,36元)
△共7章:①万历皇帝;②首辅申时行;③世间已无张居正;④活着的祖宗;⑤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⑥戚继光——孤独的将领;⑦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黄仁宇(1918—2000),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通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的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张居正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能揭出事情的要害,言辞简短准确,使人无可置疑,颇符合中国古语所谓“夫人之言,言必有中”。
○“责难陈善”,规劝其过失,提有益之建议。
○多数的武官不通文墨,缺乏政治意识,属于纯技术人员。
○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使他们结成小集团。出生于一省一县,是为“乡谊”。同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是为“年谊”;同年的举人或进士就像学校里的同班一样,在原则上有彼此关照的义务,他们的考官则不消说是终身的恩师。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远亲近属,是为“姻谊”。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因。
○以我国幅员之大,交通通信又极落后,任何有能力的内阁,也不能对各种地方官有周密的了解和实际的控制。
○名僧达观:“君劳则臣辱,君辱则臣死。天下本无事,庸人妄朱紫。既抱屠龙术,太平惟在子”。
○有“阳”则有“阴”,既有道德伦理,就有私心贪欲。
○身为天子的万历,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
○申时行是一个敏感的人,他具有窥测旁人心情的能力。
○戚继光得到谭纶(宜黄人)、张居正有力之支持。
○制度、文化等原因,皇帝、文武大臣、皇亲国戚、黎民百姓均为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