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旅游产业真实性表述研究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舞蹈:旅游产业真实性表述研究

舞蹈:旅游产业真实性表述研究

◎许晓云

舞蹈是一种美的形态,是人类追求至高境界(真善美)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满足对美需求的主要来源。它多维的厚度承载了历史,印记了文化。它可以像幻灯片式地再现你可以想象到的许多画面,也可以与你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地感受难忘的时刻。生动的舞蹈是与宇宙对话的“天线”,是情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综合了音乐、诗歌、戏剧、绘画、杂技等,在交流与整合中,逐渐成为独立的一门艺术。舞蹈既是时间的概念,也是空间的概念,是集视觉、听觉和动觉为一体的艺术门类。

旅游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经济、文化领域的宠儿。我们常言:“物质是基础,文化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旅游产业的兴起与兴盛,既实现了经济的增长,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渴求。随着物质基础的夯实,全球一体化的交融,人们对旅游的需求,特别是精神文化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它应该像艺术一般,充满着文化气息和对美的追求,对重新认识人的本来价值有一种积极的启发作用。

在创新意识的推进下,通过旅游产业真实性的发展和舞蹈独特的言语表达,结合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元的技术,进而促进旅游产业对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文化复兴起到积极作用。

一、何为舞蹈的旅游产业

(一)何为舞蹈

舞蹈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舞蹈指的是舞台艺术舞蹈;广义的“舞蹈”不仅包括舞台艺术舞蹈,也包括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旨在自娱、健身、祭祀及娱人的一切舞蹈文化。广义舞蹈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产生,是一种主要以身体为表达媒介的行为艺术。本文的舞蹈概念不仅指舞蹈本体形态要素(动作、音乐、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等),也涵盖了舞蹈的文化内涵。

舞蹈主要具有形象性、承载性和娱乐性的特征。首先,形象性是舞蹈最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开发身体与其他媒介的可能性,进而生动地塑造出各种形象,包括具有生命的形象,比如人物形象、动物形象,还有无生命的形象,比如山石、废墟等。形象性使得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加多元化,也增添了具象的审美表达。把当地抽象的文化,通过舞蹈的方式栩栩如生地表达出来,既满足了游客对真实再现的体验,也通过形象具体的方式,使游客享受到了文化的熏陶与美的享受。承载性,更多指舞蹈所表达出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着一方舞蹈。蒙古族舞蹈,作为符号,是蒙古族文化的代表,作为文化,是蒙古族民族属性的体现。比如“勒马手”“马步”都是属于游牧民族的象征符号,蒙古族舞蹈所体现出的豪放、大气的动作风格与舞蹈气质,也都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体现和民族性格的表达。娱乐性,使得舞蹈成为雅俗共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传统民间舞蹈,成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精神休闲娱乐功能,是游客旅游的主要动机。

(二)何为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在本文更多指的是文化旅游产业。从发展历程看,文化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或者说是旅游的高级形式,文化旅游的目的在于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促进旅游者精神素养的提升。从文化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来看,更偏向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产品,但是也不能把山水型的旅游者排除于文化旅游者的范围之外。只要能给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及文化的提升都可以纳入文化旅游的范畴。

旅游产业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文化性、综合性、体验性、创意性以及民族性和国际性。首先,旅游产业的文化性蕴涵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它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大量丰富的自然风光、科普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使游客接受艺术熏陶,提高文化修养,或者说得到些许感悟与升华。比如,以历史文化景点作为文化艺术的演出场所,或是在景点附近人工搭建演出场所等。其次,综合性是指文化旅游产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健、闲、体九位一体的产业,并在每一个旅游环节中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文化旅游产业是集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休闲娱乐产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等一体化的庞大产业,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万能的无所不包的产业,具有超强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使得舞蹈文化可以广泛地渗透在所有旅游产业之中,作为符号代表,娱乐形式等存在于旅游场所与文化之中(如迪士尼的街道歌舞表演等)。第三,现代文化旅游倡导的是文化体验与文化参与行为。由于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当代人对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静态观赏历史古迹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对旅游的需求,体验和参与成为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因此,借助舞蹈动觉的艺术特征,通过身体运动,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到旅游场景的客观存在与文化氛围,带给游客身心合一的艺术享受(如游客与演员一起跳篝火晚会的锅庄舞)。第四,创意性。今天的文化旅游不仅仅与历史古迹相联系,而且更多是通过文化创意来实现。好的创意本身就可能成为文化旅游的吸引点,这些创意点需要特定形象来实现,把意识形态层面的想象变成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就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实体。第五,民族性与国际性。旅游景点的文化,一方面具有民族性,中国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旅游产业越来越具有国际性,通过把民族舞蹈与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可以铸造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传统又现代的舞蹈作品。

(三)何为舞蹈的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其中包括艺术与娱乐的部分,可以将艺术看作是文化概念,将娱乐看作心理概念。舞蹈的旅游产业主要是指需要有舞蹈部分的旅游产业或是主要以身体为表达方式的旅游产业,包含在文化产业中,强调舞蹈文化的新理念。比如旅游演艺产业,一些大型舞台剧和情景剧等。通过舞蹈的形式与其他技术的配合,以传统或突破传统的方式,轻松愉快地表达内容,让游客有一种美的享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或高度的参与性。舞蹈的旅游产业在弘扬地域文化的同时,让游客获得审美满足,知识与思想的启迪,得到身心的愉悦与放松。

二、舞蹈的旅游产业对旅游真实性的表述

“真实性”是由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此概念随着20世纪中期“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兴起而进入旅游研究领域,并最终成为衡量旅游产品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真实性是游客旅游的主要动机,真实性的再现与感受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内容。随着旅游真实性学说的研究成果日趋成熟,逐渐发展为四种类型,即客观主义真实、建构主义真实、后现代主义真实和存在主义真实。”(陈享尔,蔡建明:《旅游客体真实性与主体真实性集合式关系探讨——以文化遗产故宫为例》, 《人文地理》,2012年第4期,第153页)

(一)客观主义真实

支持客观主义真实观点的学者是从客观的、博物馆学的角度来看待真实性的,他们强调被旅游的客体与原物完全对等。“客观主义真实性学说是从专家的客观标准看待旅游吸引物的真实性。马康纳提出‘舞台化真实理论’,其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真实应是旅游吸引物的固有属性,可通过一定的标准和客观程序进行鉴别,旅游客体的真实性直接决定旅游活动的体验质量。伯斯汀进一步指出由于商业化及产品的同质化和标准化影响,大众旅游成为‘伪事件’。因此,‘真实的复制’这一概念被提出,从而使绝对的客体真实被相对的客体真实所取代。”(陈享尔,蔡建明:《旅游客体真实性与主体真实性集合式关系探讨——以文化遗产故宫为例》,《人文地理》,2012年第4期,第155页)

回望历史,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舞蹈作为一种具有审美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生动形态,在华夏文明进程中起到了独特而积极的作用。历代的舞蹈艺术,无不应和着各个朝代独特的历史进程,演绎出各自不同的动人姿容,形成了富有史学含义的独特形式与内容。“中国舞蹈史来源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中,存在于壁画、岩画、青铜、画像砖石等文物中。”(茅慧,廖燕飞:《筚路蓝缕,信史丹心——“纪念中国舞蹈史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艺术评论》,2016年第12期,第92页)笔者认为,中国舞蹈史的研究工作可以为当前的艺术创作、旅游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比如,宋朝非常重视宫廷食飨之乐,因此宋朝的宫廷宴乐表演发展规模宏大,其中队舞以其华丽、精彩的表演以及感人的故事情节在宋代宫廷食飨歌舞中占有重要地位。“队舞是在唐朝宫廷舞大曲的影响下发展成的一种集音乐、舞蹈、诗歌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及艺术价值。在宋代宫廷礼仪、典礼、娱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刘庄:《宋代宫廷食飨歌舞形式“队舞”的发展》, 《兰台世界》,2015年第7期,第150页)宋代队舞是否可以在旅游景点——宋城旅游区有所重现,再现宋代文化盛貌,值得思考与借鉴。

(二)建构主义真实

建构主义真实则是学者研究真实性的焦点从旅游客体转向旅游主体的过渡阶段,是在承认旅游客体存在真实性的前提下,加入旅游主体真实性感受的新元素。

游客的参与性和情境的塑造,是建构真实性游览感受的重要因素。舞蹈本体中,动作和音乐具有时间属性,他们可以通过动作与音乐的择取与创作,营造出特定情景。道具与服饰具有符号性,可以通过特定服饰和道具的选择,对具体情境提供象征意义。再加上舞美灯光的营造,通过空间感与色彩的运用,增强游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就是一个典型且成功的案例。整个演出通过“选妻”“镖师死浴”“灵魂回家”等充满仪式感的舞蹈片段,配合剧场内部声光电等新技术的运用,在平遥古城的街景和赵家大院的舞台场景设计中,观众可以置身于演员的表演空间,与演员同处一个真实物理时空,切身感受平遥古老文化和诚信精神,该表达形式不仅有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在语言讲述的协助下,极大地冲击着观众的情感,使观众感同身受,在情境体验中,感悟人生,反思人生。

山西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在20世纪80年代震撼全国的“黄河三部曲”(《黄河儿女情》《黄河水长流》《黄河一方土》)就是借鉴黄河流域农耕民俗文化的具体舞蹈形式进行创作的舞蹈作品。其中,《黄河儿女情》中尤为体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俗风情,并高度提炼出山西民间舞蹈的独特形式。黄河歌舞系列不仅是山西区域文化的表达,也是黄河文化、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也许我们可以在黄河文化的基石上,构建以“黄河歌舞”为主题的山西旅游文化品牌,形成具有“窗口效应”的品牌产品。

(三)后现代主义真实

后现代主义真实则完全否认了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概念,认为仿真比原物更加真实,已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超现实”。后现代主义真实的代表作是艾克的《超现实世界中的旅游》,他认为真实性的参照已随着技术的进步被打破,旅游产品中现实与虚拟、真实与复制的界限也被打破,所以真实性已无从谈起。迪士尼乐园的巨大吸引力和成功运营是此种观点的最好例证。“麦格雷戈指出随着游客向后现代主义旅游者的转变,对旅游客体真实性的要求将逐渐减弱。”(陈享尔,蔡建明:《旅游客体真实性与主体真实性集合式关系探讨——以文化遗产故宫为例》, 《人文地理》,2012年第4期,第160页)

人都是追求自由的,希望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而无需像热气球等外在器械的协助。20世纪中期,“风洞”技术的出现,实现了这一梦想。它通过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对人进行可量度气流的控制,进而可以让人在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前提下,飞向上空。这种技术原本是用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设备,比如汽车、飞行器、导弹设计领域,现在也开始运用于旅游产业。我们可以通过“风洞”技术,设计一些空中舞蹈的场景,像“嫦娥奔月”“化蝶”等具有故事情节的舞蹈作品,把这种仿真的空中漂移运用到传说故事的真实再现中,把不可能的虚构现象变成真实的情节舞蹈。

(四)存在主义真实

存在主义真实是以旅游主体作为研究载体的真实性学说,此类学者对真实性的理解是从游客而不是从旅游客体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旅游主体的本真体验。存在主义者认为存在的真实强调的是旅游主体(旅游者)的真实存在状态,即真实是游客自身的一种感受,它与游客真实的自我体验相联系。即使被旅游的客体是完全虚假的,游客可能还是在追求一种真实性,即一种潜在的、由旅游活动激发的存在的真实性。“游客在某种旅游活动的激发下,毫不关心旅游客体的真实,只是借助于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真实的自我”。(陈享尔,蔡建明:《旅游客体真实性与主体真实性集合式关系探讨——以文化遗产故宫为例》, 《人文地理》,2012年第4期,第160页)

“存在主义真实的实现,离不开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以及触觉和力觉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网络技术,可以将文化旅游资源的展示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利用虚拟技术更加全面、生动、逼真地展示文化旅游资源,借助计算机网络在大范围内进行营销推广,将为各地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一个新的腾飞机会。”(高志坚:《虚拟现实技术在苏州文化旅游中的应用》,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24期,第78页)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给游客带来多种感官刺激的虚拟环境,游客以自然的方式与环境交互,产生置身于相应的真实环境中的虚幻感、沉浸感、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现实系统有桌面式、增强式、沉浸式和网络分布式四种。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娱乐业,我们可以将其引入旅游业中的娱乐产业和艺术产业中,通过设计虚拟技术的舞蹈画面,来增进舞蹈艺术表达的力度。比如,很多演绎旅游产业,舞蹈演员一天最多可能演出十场,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都会因为上一场的演出而大打折扣,我们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以一个真人在跳舞来表现多个“真人”在跳舞的画面,并且通过画面的切换,达到不仅生动而且真实的效果。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运用到舞蹈演员身上,也可以运用到游客通过肢体语言来感受到虚拟现实技术的虚幻与真实。

三、余论

旅游产业是人民实现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美的诉求是精神需求的重要方面,舞蹈文化是审美表达的生动形式。“随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个体与族群需要,大众旅游者对文化真实性的要求不会像诸如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这样的学者那么严格与苛刻,他们更多地是在旅游中追求美感、解脱感、自豪感、新鲜感、认同感等许多难以名状的东西。”(邵玲:《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2006年,第16页)这就对真实性多了一份非理性的体验与感受,进一步体现人文关怀与意义阐释。舞蹈作为诸多艺术门类中具有动觉的艺术形式,留下了身体与文化的印记。舞蹈的形象性、承载性和娱乐性的主要特征与实现旅游者的真实感受与体验密不可分,在这种欣赏与感受中,旅游引导旅游者感受文化的真实性,而旅游者对文化的真实性感受又反过来加深了对精神的满足。舞蹈的旅游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当今旅游业达到体验异质化的目标,即:把静止的变成动态的,把历史的变成现在的,把虚拟的变成现实的,把不可能的变成可能的。

许晓云,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讲师,主要研究民族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