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彭著《医学心悟》
程国彭著《医学心悟》
程国彭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一位医术高明而享有盛誉的医学家。他少年时体弱多病,每次生病都缠绵难愈,于是便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缺乏名师指导,主要靠自学。他刻苦攻读了多种医书,特别是对先代一些有成就的临床医学家的著作,更是认真钻研,手不释卷。
他十分推崇东汉时代奠定中国临床医学基础的医学家张仲景,但也认识到作为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应该博采众家之长,否则,容易失之于偏。因而他下工夫专门钻研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李杲、朱丹溪等名医的论述,汲取了他们的学术专长和医疗经验,并结合个人见解予以综合分析,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他治救了无数的病人。
他在晚年编写了《医学心悟》这部浅显实用的临床著作,为普及临床医学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医学心悟》一书,共十余万字。首先分析介绍了医家治病所以产生误治的多种原因,指出学医者应如何掌握诊脉的要点,医生应如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明辨病症的八纲,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属性,并着重论述了治疗八法,指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所谓八法,在历史上中国临床医学的奠基人——东汉张仲景是运用较早的一位,但当时还不够系统、完备,也没有“八法”的名称。经历了一千几百年的充实和发展,程国彭将八法的定义、辨证用法、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如何掌握八法要领等,在紧密联系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予以阐释发挥,对于学习临症的医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程国彭还在《医学心悟》中列述了常见病症一百余种,包括多种内科杂病、伤寒、疫病、妇产科病症,以及一些外科、五官科、口腔科病症,每种分别记述其病因、症候、诊断和治疗。
全书的理论部分,论述简要,剔出了古说中的不少糟粕内容,病症分类清楚,选方切于实用,并有个人自拟的经验效方。其中如治疗各种咳嗽的止咳散,治疗眩晕的半夏白术天麻汤,适用于肺燥痰饮病症的贝母栝蒌散,治疗颈淋巴结核的消瘰丸,以及治疗闭经的泽兰汤等,都具有较好的疗病效果,后世临床医生颇多采用。
由于程国彭是一位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家,故其著作刊行后,不少医家用以作为教授门人弟子的教本。
作为一位医学家,程国彭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就不是偶然的。首先,他酷爱自己所说的这门学科,坚持不懈地认真钻研求索。
在读书过程中,凡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他都牢记在心,不肯放过,昼夜不停地琢磨,当恍然大悟时就拿起笔记录下来。就这样,经历了30年,他才深觉医道精微。
他认为,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辄止;学贵沉潜,不能浮躁涉猎。他还说:“医生所做的事,是性命攸关的事,在技术上不可以不精,在思想上,不能不时刻怀着体恤患者的慈悲念头,在读书明理上,不达到豁然大悟,是不可以停止的。”
由此可见,程国彭热爱医学,专心致志,固然是他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医生肩负治病救人的重任,这也是他严谨不苟,钻研探索的深层动因。
他对自己的学习严格要求,不满足于一般的理解,而要求达至大悟,他的医著也正是因此而命名的,这和一般寻章摘句,抄袭敷衍的作品是有本质区别的。
同时他也善于读书,比如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国最早的临床专著之一,全书有397法,113方,历来被认为比较难读,更不容易贯穿理解。他在潜心探索十多年之后,将伤寒的病理总括为“寒”、“热”、“虚”、“实”四个字,并从四字引申为八句:“有表寒,有里寒,有表热,有里热,有表里皆热,有表里皆寒,有表寒里热,有表热里寒”。
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如果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是不可能从散论杂议中思索出如此精辟的见解的。
程国彭不仅自己勤学精研,也要求学生这样探索医学的奥秘。他有很多学生,他除了要求学生学好古典医学著作和了解主要医学流派的学术经验外,还言传身教,让学生和他一起给病人看病;晚上针对一天的学习和实践内容,辩疑解答。他正是毕生如一日地不懈追索,才成为有卓越贡献的一代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