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
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大约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他祖先本是殷商贵族的后裔。周朝推翻商朝统治后,周武王封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为宋,当时宋是夏的都邑。微子启去世后,他弟弟微仲继位,微仲就是孔子的先祖。
自孔子六世祖孔父嘉以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孔子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勇士,叔梁纥夫人施氏一连生了九个女儿,却没生一个男孩。
叔梁纥为此十分烦恼,晚年便又娶了年轻的颜征在为妻。颜征在为叔梁纥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孔丘。
孔丘三岁时,叔梁纥便去世了。从此以后,家里生活全靠颜征在一人支撑着,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孔丘从小就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并由此学会了体贴母亲。长大成人的孔丘特别注重孝道,除了时代的原因外,也与他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受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孔丘自幼酷爱礼仪,尤其是对祭祀等一些古老的文化礼仪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孔丘六岁的时候,有一天,有位贵族在曲阜南郊进行祭祀活动。孔丘得知后就连忙跑到举行祭祀的地方,兴致勃勃地观看完发郊祭大典的整个过程。
祭祀结束后,年幼的孔丘意犹未尽,回到家便从屋里找出一些坛坛罐罐恭敬地摆在院子里,模仿刚才在南郊看到的祭礼,按照程序一丝不苟地认真演练了一遍。从此,模仿郊祭便成了幼年孔丘经常做的游戏。
公元前542年,十岁的孔丘跟随母亲到外公家跟着外公读书。四年时间,孔丘的外公颜襄把自己所掌握的丰富知识悉数教给了孔丘。孔丘在刻苦学习期间,仍不忘随时随地研习周礼。
孔丘十七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了。母亲离世后,孔丘的生活更为艰难了。迫于生计,他选择了相礼助丧的职业,也叫丧祝,就是专门为贵族和富裕平民主持、操办丧事。
按照当时礼制,丧礼仪式是十分复杂的,也颇为讲究,尤其是富庶人家的葬礼更是隆重奢华。这种丧祝活动在西周时期主要是由王室和诸侯国的神职人员巫、祝之类担任。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神职人员地位开始逐渐降低,并逐步散落民间,成为专门从事丧祝活动的术士。
从此,丧祝不再是贵族的专利,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平民在丧葬礼仪上也日益讲究起来,对于丧祝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如此一来,丧祝便开始成为一部分民间知识分子的正式职业了。
孔丘虽然严肃认真地从事着助丧相礼的职业,但他却不满足于只做传统的丧祝儒者,他希望把丧祝的礼仪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一套社会规范的礼仪。于是他刻苦学习周礼,很快他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在丧祝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和赏识,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于是,便有一些年轻人慕名而来求学于他,并尊称他为孔子。
在二十三岁时,孔子就开始在乡间收徒讲学。到三十岁时,由于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孔子便开始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强调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在教学态度上,孔子认为应该“诲人不倦”;在教学内容上,他注重因材施教,提出对学生要做到有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他强调启发的重要性,提出开导学生要把握时机,要等学生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去开导他,认为如果不让学生自己努力思考就直接帮助,反而会使学生养成不爱思考的坏习惯。
针对当时的礼崩乐坏,在教学过程中,孔子特别强调学生们要加强自身修养,强调做人要正直和仁德,他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只有心中坦荡做事才没有担忧。虽然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些人只是靠暂时的侥幸避免灾祸,迟早要跌跟头的。
孔子认为,做人除了要正直外,还要仁德,因为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并且只要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而且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那么怎样做才能算仁呢?孔子认为,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就是人生的正途。一旦做到言行符合周礼,即“克己复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一起讨论学问。弟子颜渊向孔子请教:“老师,什么是仁?如何做到仁?”
孔子回答:“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就是仁;以周礼为标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就是做到仁了!”
弟子子路便又接着问:“老师,什么是仁德?怎样做才算是仁德?”
孔子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德了。”
子路说:“老师,假如我当将军带兵打仗,让子贡、颜回做我的校尉,攻城必克,夺地必取,百战百胜。这算有仁德之人吗?”
孔子说:“这样只能算是勇敢的武夫而已!”
孔子认为,“仁”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需要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
孔子还认为,还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
为了能做到仁,弟子曾子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除了正直和仁德,孔子又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就是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针对当时的诸侯割据和礼崩乐坏,孔子自二十多岁起,就开始思考治国良策,也一直希望通过入仕把自己的所有才华用来治理国家,然而却苦于没有机会。于是,孔子便把教育当作“安邦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文教来感化百姓。
公元前517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因仰慕孔子的大名,便派人把孔子请到府上,向孔子请教安邦治国的良策。
齐景公问孔子:“请问夫子,做为国君,应该如何治理他的国家呢?”
孔子回答说:“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每个人都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如果君主自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除此之外,君主还应该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
齐景公又问:“稳定天下的大计是什么呢?”
孔子答:“实行清明的政治,用贤惩恶,减轻赋税,助民兴业。”
齐景公问:“教育百姓的良策是什么呢?”
孔子答:“用道德感化教育,用礼教加以约束,能使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改过向善。”
齐景公又问:“怎样才能富国强兵呢?”
孔子答:“从严治吏、发展生产、节俭,三者结合是强国的关键;从严治军、注重德教、加强训练,为强兵之本。”
齐景公赞扬道:“夫子所谈治国之道言近旨远,切实可行啊!”
自从这次交谈之后,齐景公多次召见孔子论政述志。有一次交谈之余,景公高兴地对孔子说:“我想把尼谿封给你。”
孔子推辞说:“我对齐国没做出什么贡献,无功不应受禄啊!”
齐景公说:“你多次为寡人提供良策,这本身对齐国就是一个不小的贡献嘛!”
后来,孔子就到了齐国,原本希望从齐景公这里得到一个从政机会,以便实践自己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国理想。可是,他在齐国住了一年多时间,不仅从政的希望没有实现,就连齐景公当面答应的给予尼谿之地的封赏也落空了。
孔子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孔子得知齐国大夫妒忌自己的才能,不但要挟齐景公收回对自己已许下的赏赐,而且还欲加害自己。于是,孔子又重新回到鲁国,继续聚徒讲学。
在这期间,孔子一面教导弟子,一面上下求索。他在理论上的最大成就,就是用“仁”对“礼”进行改造,提出并完善了他的“仁学”理论。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对人要尊重、关心和体谅,“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为了实践“仁”,孔子十分重视“礼”,主张克制自己,使自己言论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
对于夏、商、周三代的礼制,孔子最赞赏的是周礼,认为它综合了夏商之礼的优点。在他看来,周礼不仅继承了夏、商之礼的许多形式和“亲亲”、“尊尊”的核心内容,而且大大增加了夏商之礼所缺乏的道德理性精神,把“有德”、“无德”作为遵礼与否的主要标准。
在此基础上,孔子进一步阐发和弘扬礼的道德性,他用“仁”对礼进行改造和充实,从而把礼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当时,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伴随着奴隶的解放和社会各种关系的调整,人的价值和尊严越来越受到一些先进思想家的重视。
孔子提出的“仁”实际上就是赋予仁以普遍人人之爱的形式,换句话说就是对所有人,包括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奴隶,都要尊重、关心和体谅。这样一来,“仁”又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即所有人都从“爱人”的原则出发,要帮助别人发达起来,不要把自己厌恶的东西推给别人。
当时正是百家争鸣时期,孔子的言论是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以孔子为代表以及他的弟子们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常关系,成为当时一个最重要的学术流派。
因为孔子曾经从事过丧祝,他的学问也是从丧祝发展而来的,而从事丧祝的人需要身着特制的礼服,头戴特制的礼帽,当时称之为“襦服”。“襦”与“儒”字同音,人们便逐渐直接称“丧祝”为“儒”了。于是,人们就把孔子创立的学派也就称为“儒家”学派了。
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接受了鲁国大夫季氏的聘任,担任了地方官中都宰。一年后,他升任司空,之后又升任大司寇。
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国力日益强盛起来,引起了邻国齐国的警惧。于是,齐大夫黎锄设计,向鲁定公赠送大量女乐宝马。从此,鲁定公成天只顾沉溺于女乐而不问朝政。
孔子劝谏多次却无功而返。孔子见与鲁定公、季桓子等人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知道自己留在鲁国也难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便离开鲁国,希望到别的诸侯国实践自己的治国理想。
离开鲁国以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去游说那些诸侯王,然而他均未获得重用。
颠沛流离十四年后,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鲁国权贵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此时的孔子对仕途已经淡漠了,他便将精力主要用在培养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了。
孔子从事教育达四十多年之久,门生众多。据史料记载,孔子弟子有三千人,其中才华出众、品德优良者有七十二人。孔子的学生多数来自鲁国、卫国、齐国、秦国、陈国、宋国、晋国、楚国、吴国、蔡国、燕国等,遍布当时的许多个诸侯国。
这些弟子都非常尊敬孔子,他们把孔子的思想进行广泛传播,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记录并整理成了一部书,名叫《论语》,意义是语言的论纂。内容包括孔子谈话、孔子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孔子的回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