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全集《庶人章第六》原文赏析与注解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孝经全集《庶人章第六》原文赏析与注解

庶人章第六

【原文】

用天之道[1],分地之利[2]。谨身节用[3],以养父母,此庶人[4]之孝也。

【译文】

利用春、夏、秋、冬节气变化的自然规律。分别土地的不同特点,使之各尽所宜;行为举止,小心谨慎;用度花费,节约俭省;以此来供养父母。这就是庶民大众的孝道啊!

【注释】

[1]用天之道:用,顺应,利用。天之道,自然规律,如春种、秋收等。

[2]分地之利:分,区别,分辨。地之利,农田土地的适应特性和便利条件等。

[3]谨身节用:谨身,指行为举动谨慎小心。节用,指用度花费,俭省节约。

[4]庶人:指天下黎民百姓。

【解析】

普通的平民百姓基本上都知道,田地的收成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而行孝道的自然规律就是举止行为小心谨慎,用度花费俭省节约。试想一个人如果挥霍无度,不断地从父母那儿索取,到中年还要父母来供养,这样的行为能算是尽孝道吗?所以说最基本的孝道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取之有道地得到钱财物,使自己生活变得充盈的同时能够供养父母,让父母身心感到快乐。这就是一般平民百姓应尽的孝道。也是一个人做人的最基本的责任与常识。

典例阐幽

不计前嫌孝继母

归钺,字汝威,明朝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归钺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也就是归钺的后母。不久后,归钺的后母生了儿子,于是归钺就受到了父亲的冷落。后母得宠后非常讨厌归钺,于是父亲总是以毒打归钺来讨继母的欢心。

他们家很穷,食物不够吃。每次吃饭之前,继母就存心数落归钺的不是,以激怒父亲。父亲盛怒之下竟然将儿子赶出了门,剩下继母和她的儿子,这样饭菜就够吃了。归钺又饿又乏,匍匐在路上。父亲看见了,更觉得他不顺眼,说:“你不在家好好待着,跑到外面做乞丐。”又将他打了一顿,差点把他打死。等到父亲去世后,继母又将他赶出家门,他就跟随盐贩子以卖盐为生。每每归乡见着弟弟就问一些继母的情况,得知继母爱吃甘鲜之物,就将自己积攒下来的钱财交给弟弟,让弟弟给母亲买来吃。后来,遇到饥荒年,继母已经不能养活自己了。归钺就提出由自己来侍奉继母。继母开始觉得心里有愧,不好意思去,后来经归钺诚恳地说服才点头答应。归钺弄到食物,先给继母和弟弟食用,而自己却饿得脸色发黄。弟弟可能是认为自己无能,所以自杀了。后来,归钺继续奉养继母,直至终身。

恪尽孝道虽说是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身处上层社会的人的固然应该宣扬孝道。然而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甚至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苦寒贫民,并且还受到过父母的冷落及家庭暴力,他们要不要遵守孝道呢?虽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像高官显贵一样给父母最好的衣食,但是他们的孝心却要比显贵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归钺的孝行就证明了这一点。

31年床前有孝子

度过76岁生日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陈家村家庭妇女张世英,在病床上躺了整整31年,从儿子、儿媳到孙子、孙女,直到重孙女,都一直没有嫌弃她,而是轮流为她嚼食喂饭,代代相传。当人们问她儿女是怎样孝顺她的时候,她用含糊不清的语言告诉大家:“俺儿子、媳妇为俺可操碎了心,吃够了苦。没有他们的照顾,俺的老命早不知搁哪儿去了。”她的独生儿子陈思浩在旁边连忙说:“还是多亏了共产党,多亏了政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俺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1960年代初以来,不幸接连降临在陈思浩家中。12岁那年,父亲染病去世,撇下母亲张世英和他的两个妹妹:一个7岁,另一个还在襁褓中。懂事的陈思浩辍学回家,承村里照顾,他母亲在菜园里干活,工作不算累,但挣的工分多。1965年6月的一天,正在菜园干活的张世英突然感到浑身没劲,直想呕吐,经村医生检查是劳累过度,加上感冒发烧,遂打上一瓶吊针,但是吊针还没打到一半,她突然发起高烧!经过两次转院治疗,持续高烧三天三夜,而病因仍不能查明。从此,张世英瘫痪了,再也没有起来过。这一年,陈思浩只有16岁。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又因看病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他家成为村里的特困户。镇上照顾他到镇办煤井上干活,挣点钱养家。每当想到这里,陈思浩就非常激动,他说:“关键时候,是党和政府向我家伸出了解救的手。”逢年过节,村里还专门送来布、面、肉等进行慰问,使他的家庭能够吃上饭,穿上衣。

张世英瘫痪后,咀嚼无力,只有将煎饼、馒头等泡软,才能食用。到了1970年,她的牙齿全部脱落后,只有靠别人嚼食,一口一口地喂,一喂就是26年。

1967年,经别人介绍,本镇瓦村的姑娘常玉英认识了陈思浩。面对瘫痪在床的张世英和两位幼小的妹妹,常玉英忧虑过,她的姊妹们也劝她慎重考虑。常玉英几次登门接触,感到陈思浩忠诚老实,她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于第二年腊月与陈思浩结了婚,而她却没有得到一点嫁妆。常玉英过门后,家中仅有一个吃饭的碗,屋里没有值钱的东西。她没有后悔,当天就接过了伺候婆婆的重担。为了分挑生活的重担,常玉英过门第二天就下地干活。那时家里穷,她就把仅存的一点面分顿给婆婆做着吃,而她却只喝点汤充饥。后来,他们相继有了一儿两女,日子就更加艰难了。她常常把孩子送到一里外的娘家代管,自己下地干活。年复一年,她的孩子渐渐长大了,能替她伺候老人的饮食,才使她那过于劳累的心得到一丝慰藉。

父母是子女的榜样,陈思浩和常玉英的一言一行都感染了他们的子女。陈广是老大,在村办耐火厂当推销员,经常在外边跑,每当向别人谈起他的家庭时,都非常自豪。他的媳妇高红梅还未过门时,就嚼食喂他奶奶,并帮助梳洗头发。现在,陈家的14口人,尽管有的外嫁他乡,但从未与他们的家人吵过嘴,对老人更是特别照顾,全都在当地被评为五好家庭。

陈思浩一家人尊老敬老的事成为庄里乡亲的一面镜子。陈家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村从没有发生过刑事犯罪案件,村民打架斗殴、酒后滋事、不赡养老人等现象从没有发生过,至今,这个村庄是全区唯一没设调解委员会的村。罗村镇党委专门作出决定,号召全镇各家各户向陈思浩一家学习,陈家村也成为淄博市首批文明村。

【原文】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1],而患不及者[2],未之有也[3]。

【译文】

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孝道是不分尊卑、超越时空、永恒存在、无终无始的。孝道又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如果有人担心自己做不来、做不到,那是根本不会有的事。

【注释】

[1]孝无终始:孝,行孝。无,不分。终,指庶人。始,指天子。

[2]患不及者:患,担忧,忧虑。不及,指做不到。

[3]未之有:没有这种事。之,代指“患不及者”。

【解析】

总地说来,孝道是不分大小、等级的。只要你是作为子女的,都应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竭尽所能的尽到自己的责任,大而强国富民,小而独善其身,都算是尽了孝道。只要把这样一颗孝道的本心时刻铭记在脑海里,那么做每件事情之前你都会自然而然地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一下问题,时时想念到父母亲恩,也就不敢去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了,因为其一言一行,都会牵连到无辜的父母、让父母担忧。这样,不但他个人是一个孝子,家庭方面,也会获得莫大的幸福,也等于间接地对国家社会的秩序稳定做了自己的贡献。

典例阐幽

割肉救母

在清朝乾隆年间,何钟贞年幼时,家里境况原本不错。但不知什么原因家道中落,父亲也早逝了,母亲既要照顾家里的幼子,又要种地卖粮维持家里生计,多年来积劳成疾,在何钟贞成年后,母亲就卧病榻上了。这对本就不富裕的一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由于没钱,母亲的病只能一直拖着,这一拖就是好几年,病痛把母亲折磨得不成人形。何钟贞知道,母亲的病完全是劳累所致,眼看着母亲越来越瘦,越来越虚弱,何钟贞虽然愁苦,但也无可奈何。

一天,病入膏肓的母亲闻到隔壁邻居做菜时传来的肉香味,已经好几年没吃过肉的母亲不由自主地念叨:“我真想吃顿肉啊。”恰巧这一幕被刚刚务农回家的何钟贞看见了,内心酸涩不已。晚间,何钟贞做菜时,眼前又浮现母亲那凄苦的神情,想到母亲辛苦操劳的一生,眼泪不由掉下。想想自己七尺男儿,却连母亲最基本的温饱食欲都不能满足,内心非常自责。这件事一直在何钟贞脑海里挥散不去。

过了几天,母亲拉过何钟贞说道:“儿啊,是母亲拖累了你,母亲这病是治不好了,与其在这拖累你,不如让母亲死了算了。”说完,母子二人掩不住内心伤感,抱头痛哭。这一番话,更加坚定了何忠贞满足母亲愿望的决心。为防止母亲发现,第二天,何钟贞早早起了床,带上准备好的刀子、止血用的草药以及汗帕,赤着双脚离家,爬上山坡,来到一块大石旁边,他取出刀子,嘴里含着汗帕,比着自己手臂上的肌肉,在手臂上狠狠地划下一大块肉,热汗流下来,剧烈的疼痛已让他什么都感觉不到。草草地止住血,他便提着这篮肉回家了。

到家后,何钟贞忍着痛,将肉烹煮了给母亲吃。并对母亲谎称是自己摘了玉米从街上去换回的猪肉。也许是孝心感动了上天,吃完肉后没多久,母亲的病竟然痊愈了。

何钟贞“割肉救母”的事迹也在当地传为佳话。为了纪念何忠贞,其曾做过多地知县,衣锦还乡的堂弟便为堂哥立了一座孝子碑。

为人子女,以孝为先

在鄂西南的老山区里,村里有一户姓肖的人家,家中有四口人,男的叫肖山,他的妻子叫腊翠,是一个泼辣的女人,肖山有一位老母亲,双眼失明多年,还有一个九岁的儿子。他们是村里的穷困户。肖山的父亲因为年老体衰,在一次打柴中,不幸感染了风寒,回来后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刚开始的时候,肖山夫妻俩还算孝顺,可日子一长,矛盾就出来了,这婆媳之间战争是越来越激烈,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所得收获还是难以维持生计,这腊翠的心里气不打一处来,对于婆婆这个拖累更是不满,时不时地说些难听的话。老太太一想,自己一个无用之人,拖累了孩子,儿媳说说气话就忍了。可这腊翠的火气一天天大了起来,说话也更加狠毒,老太太忍无可忍,稍有顶嘴就不给饭吃。连九岁的小孙子都不时的捉弄她,甚至还跟着儿媳骂她。她这心里的委屈怄气啊。

这天,吃饭的时候,儿媳又开始骂了:“老不死的,没用的东西,白白糟蹋粮食,怎么不去死了!”说着盛了一点饭往老太太面前一掷。“吃”!这怎叫吃得下啊!母亲气得对旁边的儿子说,“老娘好不容易将你拉扯大了,现在看着我受气,你吱都不吱一声。你是人呐!”肖山是个妻管严,平时虽然没有对老母亲说什么,可心里也是有怨言的,对妻子的行为也从没有加以制止。老太太继续伤心地喊道:“你们既然觉得我连累了你们,不如把我扔到山上喂狼好了,免得让你们看到了碍眼。”一句话好象提醒了梦中人。

晚上,肖山躺在床上,妻子腊翠也不给他好脸色看。背对着他坐在一边,突然,腊翠转过身来对他说:“老不死的今天还真是提醒了我,依我看哪,把她背到后山崖甩下去。”肖山惊得坐了起来,“这种事能做吗,要遭雷劈的,她可是我亲娘啊”,腊翠看他一副熊样儿,“我怎会嫁给你这个窝囊废,跟着你受穷受苦,还受气,你要不听我的,我打明儿也不干活了,让你们吃去,你看看,我们儿子都瘦成啥样儿了。”一提到儿子,肖山就心疼,由于没有营养,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为了儿子,他豁出去了。

他们作出这个决定后,反而对老太太好了几天,在一个夜晚,肖山用一个背柴用的架子,上面搁了一块木板,把亲娘往上一放,叫儿子做伴,背着就往后山崖走去,老太太知道儿子要起歹心,早气得说不出话来,心想死了也好,免得活受罪。他们父子俩好半天才爬到崖边,肖山把老太太放下后,坐在地上狠抽旱烟,就对老太太说:“娘,别怪儿子太心狠,只怪这日子太难过了。”说完就把那背亲娘用的架子甩下崖去,看着老母亲手发抖了起来,想到家里的妻子,一时愣在了原地,此时,他的小儿子突然说话了:“爹,你怎么把背架子给甩了,留着以后我好背你啊!”一句话说得他心里直冒冷气,用力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背上老母亲就往回走。

从此以后,儿媳腊翠再也没有骂过人了,每天把饭端到床前,递到婆婆手里。孙子再也没有捉弄过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