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全集《第十一章·治国平天下》原文赏析与注解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大学全集《第十一章·治国平天下》原文赏析与注解

治国平天下

本章朱本称之为“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治国要有治国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治国者要慎德。有了孝悌慈幼等标准,就可以推己及人,实施絜矩之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天命是由民心决定的,“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正如朱熹所言:“此章之义,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皆推广絜矩之义也。能如是,则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

所以,达成道德的至境,德泽广布,就会迎来美好和谐的大道,就会天下大同。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①;上长长而民兴弟②;上恤孤而民不倍③。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④。所恶于上⑤,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译文】

所谓平定天下在于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兴起孝顺自己父母的风气;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形成尊重长者的风气;在上位的人怜恤孤幼,老百姓也同样不会背弃这一美德。所以,君子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凡是处于上位的人厌恶的行为,就不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处于下位的人;凡是处于下位的人厌恶的行为,就不用这做法去对待处于上位的人;我若厌恶前面的人的作为,就不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后面的人;我若厌恶后面的人的某种做法,就不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前面的人;我若厌恶右边的人的某种做法,就不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左边的人;我若厌恶左边的人的某种做法,就不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右边的人。这就叫做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注释】

①老老:尊敬老人。

②长长:尊重长辈。弟:同“悌”。

③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倍:通“背”,背弃,背叛。

④絜(xié)矩之道:指言行要有规矩准绳,要有示范作用。推己及人,使上下四方均齐方正。絮,量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⑤恶:厌恶,憎恨。

【历代论引】

朱子说:“上行下效,捷于影响,所谓家齐而国治也。亦可以见人心之所同,而不可使有一夫之不获矣。是以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旁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朱子说:“如不欲上之无礼于我,则必以此度下之心,而亦不敢以此无礼使之。不欲下之不忠于我,则必以此度上之心,而亦不敢以此不忠事之。至于前后左右,无不皆然,则身之所处,上下、四旁、长短、广狭,彼此如一,而无不方矣。彼同有是心而兴起焉者,又岂有一夫之不获哉?所操者约,而所及者广,此平天下之要道也。”

【原文】

《诗》云①:“乐只君子②,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③:“节彼南山,维石岩岩④。赫赫师尹,民具尔瞻⑤。”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⑥。《诗》云⑦:“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⑧。仪监于殷,峻命不易⑨。”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⑩,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⑪。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⑫,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译文】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诗经·小雅·节南山》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望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诗经·大雅·文王》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作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所以,君子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道德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使用。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末。假若轻根本而重枝末,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而实行劫夺之术。所以,君王聚敛财富,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说话悖逆道理,也会有悖逆道理的话回报;财货悖逆情理而来,也会悖逆情理地失去。

【注释】

①《诗》云:此指《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②乐:快乐,喜悦。只:语助词。

③《诗》云:此指《诗经·小雅·节南山》。

④节:高大。岩岩:险峻的样子。

⑤师尹:太师尹氏。尹姓是周朝的世卿,祖先尹佚在武王时有功,尹吉甫辅佐宣王有功。此位尹大师因勾结小人,祸乱国政,是诗中谴责的对象。太师是周代的三公之一。具:通“俱”,都。尔:你。瞻:瞻仰,仰望。

⑥辟(pì):偏私,邪僻。僇(lù):通“戮”,杀戮。

⑦《诗》云:此指《诗经·大雅·文王》。

⑧丧师:失去民众。克配:能够配合。

⑨仪:宜。监:鉴戒。峻命:大命。不易:指不容易保有。

⑩此:乃,才。

⑪争民:与民争利。施夺:施行劫夺。

⑫悖:逆。

【历代论引】

朱子说:“能絜矩而以民心为己心,则是爱民如子,而民爱之如父母矣。”又说:“在上者人所瞻仰,不可不谨。若不能絜矩而好恶徇于一己之偏,则身弒国亡,为天下之大戮矣。”又说:“其为天下君,而对乎上帝也。”又说:“有天下者,能存此心而不失,则所以絜矩而与民同欲者,自不能已矣。

朱子说:“人君以德为外,以财为内,则是争斗其民,而施之以劫夺之教也。盖财者人之所同欲,不能絜矩而欲专之,则民亦起而争夺矣。”又说:“外本内末故财聚,争民施夺故民散,反是则有德而有人矣。”又说:“此以言之出入,明货之出入也。自‘先慎乎德’以下至此,又因财货以明能絜矩与不能者之得失也。”

【原文】

《康诰》曰:“唯命不于常①。”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唯善以为宝②。”舅犯曰③:“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④。”《秦誓》曰⑤:“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⑥,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⑦。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⑧,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⑨,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⑩。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⑪,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⑫,不与同中国⑬。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⑭。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⑮。

【译文】

《尚书·康诰》说:“只有天命是不会常保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人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亲人当作宝。”《尚书·秦誓》说:“假若有这样一位大臣,忠厚老实而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智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是实实在在能容纳。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人民的,而且还是有利的啊!相反,假若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忌、厌恶人家;别人德智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阻挠,使君主不知道他的才德,这实实在在是不能容人。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人民,而且可以说是很危险!”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与自己同住在中原。这说明,有仁德的人能爱护好人,也能憎恨坏人。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优先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就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他的身上。

【注释】

①命:天命。

②“《楚书》”句:《楚书》为楚昭王时史书。楚昭王派王孙圉(yǔ)出使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有多少珍宝美玉。王孙圉答道:楚国从来没有把美玉当作珍宝,只是把有德行的人,如观射父(人名)这样的大臣给予重视和珍惜。事见《国语·楚语》。汉代刘向的《新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③舅犯:名狐偃,字子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所以后来便以“舅”为姓,叫做“舅犯”。

④亡人:流亡的人,指重耳。鲁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因受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重耳避难逃亡在外。在狄国时,晋献公逝世。秦穆公派人劝重耳归国掌政。重耳将此事告诉子犯,子犯以为不可,对重耳说了这几句话。语见《礼记·檀弓下》。

⑤《秦誓》:《尚书·周书》中的一篇。

⑥断断:真诚厚道。

⑦休休:宽宏大量。有容:能够容人。

⑧彦圣:指德才兼备。圣,明。

⑨不啻(chì):不但。

⑩媢(mào)疾:妒忌。《尚书·秦誓》作“冒疾”。

⑪违:阻抑。俾(bǐ):使。

⑫放流:流放。迸:即“屏”,驱逐。四夷:四方之夷。夷,指古代东方的部族。

⑬中国:指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家。

⑭命:东汉郑玄认为应该是“慢”字之误。慢,即轻慢。

⑮拂:逆,违背。逮:及,到。夫(fú):助词。

【历代论引】

郑氏云:“命,当作慢。”

程子云:“命,当作怠。”

朱子说:“不宝金玉而宝善人也。”又说:“有此媢疾之人,妨贤而病国,则仁人必深恶而痛绝之。以其至公无私,故能得好恶之正如此也。”又说:“若此者,知所爱恶矣,而未能尽爱恶之道,盖君子而未仁者也。”又说:“好善而恶恶,人之性也;至于拂人之性,则不仁之甚者也。”

【原文】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①。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②,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③,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④。孟献子曰⑤:“畜马乘不察于鸡豚⑥,伐冰之家不畜牛羊⑦,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⑧。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⑨。”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⑩,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⑪!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译文】

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道:必定遵循忠诚信义,以获得天下;若骄奢放纵,便会失去天下。生产财物也有正道:要让生产财物的人多,消费财物的人少;要让生产财物的人勤奋,消费财物的人节俭。这样,国家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了。仁爱的人散财以提高自身的德行而得民,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聚敛财物。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用仁德而得来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自己的。孟献子说:“具备马匹车辆的士大夫之家,就不该再去计较养鸡养猪的小利;祭祀能够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牟利;拥有百辆兵车的诸侯王,就不该豢养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还不如有偷盗财物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道义为利益。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道义为利益。

【注释】

①骄泰:骄横放纵。

②疾:快,迅速。舒:舒缓。

③发身:修身。发,发达,发起。

④府库: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⑤孟献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蔑。

⑥畜:养。乘(shèng):指用四匹马拉的车。畜马乘,是士人初做大夫官的待遇。察:关注。

⑦伐冰之家:指丧祭时能用冰的人家。是卿大夫类高官的待遇。

⑧百乘之家:拥有一百辆车的人家,指有封地的诸侯王。

⑨聚敛之臣:搜刮钱财的家臣。聚,聚集。敛,征收。盗臣:盗窃府库财物的家臣。

⑩长(zhǎng)国家:成为国家之长,指君王。

⑪无如之何:没有办法。

【历代论引】

吕氏曰:“国无游民,则生者众矣;朝无幸位,则食者寡矣;不夺农时,则为之疾矣;量入为出,则用之舒矣。”

宋陈淳说:“唯上之人不妄取民财,而所好在仁,则下皆好义,以忠其上矣。下既好义,则为事无有不成遂者矣。天下之人,皆能成遂其上之事,则府库之财,亦无悖出之患,而为我有矣。非若不好仁之人,财悖而入,亦悖而出也。”

朱子说:“君子,以位言之。道,谓居其位而修己治人之术。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谓信。骄者矜高,泰者侈肆。”又说:“此因有土有财而言,以明足国之道在乎务本而节,非必外本内末而后财可聚也。”又说:“仁者散财以得民,不仁者亡身以殖货。”又说:“君子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故宁有盗臣,而不畜聚敛之臣。”又说:“深明以利为利之害,而重言以结之,其丁宁之意切矣。”

智慧运用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

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典句札记】

此句是说为王者如果——孝、悌、恤,那么百姓也会照着去做。这就要求为王者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另外从中不难看出,对于大人物来说相应的具有更大的社会责任。

只有热爱自己生命的人,才能真正地爱人。

爱人,必先从爱敬自己的父母兄弟开始。能够敬孝父母,敬爱兄长,自然就会深怀爱心,也就能够热爱他人。孝行,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也应该做到的,是做为人所负有的一种历史使命。古语说得好,“百行以孝为先”,“孝”向来是中国人最注重的品德。做人就是做良心,就应遵奉孝的伦理,上敬父母祖先,下为子孙做出模范。从原始的报本开始,以求得子孙的回报为结果,从而承续家统。于是,自然就会影响民众,构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健康和谐之风。古时,孝顺的人不单会受到大家敬重,更有可能被推荐当官呢!在古代,人们如此重视孝道,现在,我们更不容忽视“孝”这一传统美德。

民风淳敦,自然天下和谐,德泽所施,天下太平。同理,政治的得失也会影响到民心民风。

乐善好施是修德正心的具体体现,是修己利人的善良行为,是美好品德和仁爱之心的自然流露。

史例解读

乐善好施

严世期,南朝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心性善良,热心帮助周济穷人。同乡张迈等三人,家境贫困,无以为生。时值灾荒,无法养活幼小的子女,准备抛弃。严世期知道后,给他们分别送去衣服、粮食,在他的接济资助下,三家得以度过灾荒,孩子得以长大成人。

灾荒年景,人们都外出逃荒要饭,而老弱病幼只能困守在家。同乡之中潘伯等十五人先后被饿死。因为其家人不知下落,无人给他们安葬,严世期便买来棺材安葬死者,并且收养照顾他们的孩子长大。

元嘉四年,朝廷赐匾给严世期,上写“义行严氏之闾”,予以表彰,并且免除他应服的徭役和十年的租税,以嘉奖他乐善好施的德行。

宰相偷布

楚国的江乙,在郢都做官时,楚王的王宫里失了窃。楚国宰相以为这是江乙治理地方不善的缘故,便在楚恭王的面前说了一声,把江乙免了官。

过了不久,江乙的母亲遗失了六丈四尺的布匹,就亲自去见楚王,说是相国偷了她的布匹。

楚王说:“我不相信!宰相怎么会偷走你的布呢?”

江乙的母亲回答:“不是宰相亲自偷,而是他差人来偷的。因为宰相的耳目不明,治理不善,以致盗贼公然出现,偷走我的布。这样说来,和他派人来偷我的布,又有什么分别呢?”

楚王赞许她善于辞令,说得颇有道理,就叫官吏赔偿她的布匹,又把金子赐给她。

江乙的母亲说:“我那里是为了贪这一点小小的东西,来和大王斗气的吗?我不过怨宰相治国不善罢了!”说完话就走了,始终不肯接受楚王的赏赐。

后来,楚王把江乙召来,再让他做官。

怎么样从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说:“如何治理国家呢?”孔子回答:“政就是走正路的意思,你本人带头走正道,那么还有谁不走呢?”在古代,“正”字是有从政的意义的,可见先民对于政的原始解释是要行得正,公正。这样,才能从政,从而才能上行下效,政通人和。

如果每个为政者都能够行得正,那么从政有什么难的呢?

承担道义的责任

晏婴,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晏婴劝谏齐庄公,庄公不听,晏婴于是出外隐居,后来听说齐庄公被崔杼所杀,晏婴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带着随从前往齐都去吊唁齐庄公。晏婴来到崔杼家门前,他身边的下人担心地问他:“您将为国君殉而葬吗?”晏婴说:“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应该为他而死?”随从又说:“那么我们何不逃跑呢?“晏婴说:“难道国君的死是我的罪过,我要逃跑?”“那么我们还是回去吧?”晏婴说:“国君都死了,我回到哪里去呢?作为万民之主,难道只是为了利用他的地位来高踞于百姓之上?应当主持国政。作为君主的臣下,难道只是为了获取俸禄?应当保卫国家!所以君主为国家而死,那么臣下就应该为他而死;君主为国家而逃亡,臣下就应该跟他逃亡。如果君主只是为自己的私欲而死,为个人的事情而逃亡,不是他宠爱的人,谁敢承担责任,为他而死,为他而逃亡呢?可是我现在又能回到哪里去呢?”说罢,晏婴径自闯进崔家,脱掉帽子,捶胸顿足,不顾一切地扑在齐庄公的尸体上,号啕大哭了一场,然后起身离去。崔杼的左右欲杀掉晏婴,崔杼对晏婴也早已恨之入骨,但是有所顾忌,便对身边的人说:“他是百姓所景仰的人,杀了他,就会失去民心。”晏婴遂从容离去。

君子有絜矩之道

陈嚣,西汉时期的山阴人,现如今的浙江省绍兴县。以70岁高龄,被朝廷征召,出任太中大夫,为九卿中光禄勋里一个职员,秩俸比一千石。每次上朝皇帝总以师傅之礼来敬待他,还赏赐给他座椅和拐杖。

陈嚣本来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高官和受到皇帝的尊敬和他的道德是分不开的,他的一生可以说做到了: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当时的山阴有个姓车的老婆婆,年纪大了,没有子女,听说陈嚣是个讲仁义的人,就想要陈嚣为她养老送终。但是陈嚣考虑到车婆婆还有一点财产,不敢答应下来,就去问年高长者,他们都说这是好事情呀,应该做的。于是陈嚣就把车婆婆迎到了家中,每天早晚都去探望、问候,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亲娘一样,一切费用都不用她负担。等到车婆婆寿终死去,陈嚣办好殡葬一应事后,又让家中仆人守墓,自己也穿衣守孝三个月。车婆婆的财物,除了部分随葬,其余都送给她的一些远房亲戚。这件事使陈嚣的敬老名声一下子传遍了全国。

陈嚣有个邻居,叫纪伯,有一次纪伯趁夜色偷偷地把陈家土地的标记移动了一下,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土地。不料,这一幕恰巧被陈嚣看到了,陈嚣不作声响,等到纪伯走了,他自己悄悄地把标记拔起来,又往后面退出了一丈土地,把更多的土地给了纪伯。纪伯发觉了这件事后,羞愧万分,不但返还了多占的土地,而且也后退了一丈。太守知道了这件事后,觉得陈嚣真是一个具有高风亮节、高尚品德的人,就在他们那里立起了石牌坊加以表扬,称这儿为义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陈嚣年轻时候的事。他到城郊外面的自家的湖里捕鱼,发现有人偷鱼。偷鱼的人远远看到了陈嚣,就扔下鱼躲到芦苇草丛中去了。陈嚣连忙追上去,把鱼送给那个偷鱼的人,那人感到非常惭愧,怎么也不肯接受了,从此以后,这个人再也不偷窃了,这个湖里也不再发生偷鱼的事了。

陈嚣的事迹传到了朝廷,被皇帝知道了,特地派车来把陈嚣接走,以七十高龄官拜太中大夫。另外这件事也教化了当时的人们,一时敬老尽孝、以邻为善、以德化怨……美德不断,也为我国的传统美德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君行仁义,感化国人

尧做了天子,推行仁政,教养孤儿和寡妇,救助贫困;存心于天下,对于穷苦的人特别关照:先宽恕,而后推行教化;慈悲显著,而且道义建立;德育深厚,教化宽广。所以不必奖赏,人民就自然向善;不必惩罚,国家就能治理得很好。他在位100年,逝世后,百姓哭得很伤心,宛如父母过世一般。尧逝世三年内,全国各地都没有举行庆祝活动,可见他们多么思念尧帝!

舜20岁时就以孝闻名于世,帝尧知道他的仁德,便推荐他接受天子的职位。他做了皇帝以后,敬畏天命而爱护人民,体恤远方的百姓而且亲切地对待自己的亲属和族人。他治理国家的要领是对待属下不繁文缛节,对待大众尽量宽厚。四海之内都称赞他的德政。舜在位48年天下大治,而且享年112岁。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

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

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典句札记】

把此段和上面“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联系起来,知道此段话讲的是怎么样做才算是“絜矩之道”:厌恶上级对待下属的态度,就不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下属;……概括起来就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得先做到。

礼仪法度,不仅是一个人生活的规范,也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而且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秩序。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不断地自觉积累,实现人格的提升。

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善良的天性,是道德的主体。但更重要的是,人必须进行后天的磨炼和砥砺,使自身的道德品行日趋高尚,臻于完美。因为,人总是时时受到各种私欲的诱惑,从而会在不经意间被欲望所俘虏,做出不合规范的事体,而致使纯真的本性受到玷污。因此,在人世间生存,就应当时时注意向各种人学习,借鉴他们的优长与过失,从而使自己能够优游自如地处在人际关系的漩涡之中,并使自己的人格日趋完美,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留下为人所称道的德行。

史例解读

为人清廉,为官正直

吕蒙正,北宋政治家。幼年寒微贫苦,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第一,通判升州,召直史馆。迁知制诰、翰林学士。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三度任相,辅佐两朝。封许国公。大中祥符四年卒,年六十六。谥“文穆”。

根据民间传说,吕蒙正年少时家境贫寒,父母亡故,孤苦无依,风餐露宿,饥寒交加,沦为乞丐,寄居寺庙破窑,凄凉悲惨至极。所以民间谈论到谁贫穷时,常以“穷过吕蒙正”作为比喻。但也正是因为吕蒙正出身苦难,以此激励自己奋发苦读,终于考上状元,直至位登宰相。

吕蒙正任吏部尚书时,皇上召集群臣,讨论战争征伐的军国大事。皇上说:“我打算兴兵讨伐戎狄,安定边境,为民除暴。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但是,如果不能征服他们,那么天下百姓就不能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以至于人民将会全部离我而去。”吕蒙正回答说:“隋、唐两朝,四次征伐辽国,前后用了数十年时间,百姓苦不堪命。结果,隋炀帝全军覆没。唐太宗自运土木攻城,最终也以失败告终。而治理国家最关键的是上下同心把自己内政搞好。如果国内政治清明,百姓拥戴,生活富裕,那么远方的人自然就会归顺,国家自然安定,哪里用得着劳师征伐呢?”

吕蒙正胸襟宽阔,豁达大度。据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吕蒙正因政声清廉升任参知政事后,有一位官员对他很不服气,故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配当参知政事?”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平静地走了过去。吕蒙正的同事却感到受了侮辱,十分愤怒,下令追查,但被吕蒙正制止了。下朝以后,同事们仍然愤愤不平,坚持要彻底查问。吕蒙正说:“何必在意一句话的责难呢?如果真的知道了那个人的姓名,那么双方必然都很为难,终身心存芥蒂,相互猜忌,还不如不知道为好。何况,就这么一句话,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和影响。”人们听了后,都从心里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吕蒙正为官、做人、处事的态度是“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

宋太宗年老后喜欢听歌功颂德之词。一次盛宴之后,很怡然地对吕蒙正夸耀说:“京城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啊!”吕蒙正当即正色说:“我常见都城外不过数里,因饥寒而死的百姓很多,京城的繁盛只是表面的,实际并不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那则是天下苍生的幸运啊!”太宗当即命令有关官员救助穷人,赈济饥民,从而使很多处在饥困之中濒死的灾民得以保全性命。

失刑则刑,失死则死

李离,春秋时晋国晋文公的狱官,主管刑狱。有一次,李离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词,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典句札记】

此处也是借用《诗经》中的话“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讲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人才能够被人民像父母一样的爱戴。

在“家天下”的封建时代,官员总是以民之父母自居,“爱民如子”是他们奉行的官箴。于是“父母官”的遗风数千年来盛传不息,以至于在当今社会依然能够感受得到。细想一下,古代社会的历史更替直至最后的消亡,其关键就在于为政者本末倒置,颠倒了自身与老百姓的关系。

其实,官员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为民众服务,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儿子,竭诚为民谋利,体现的是一片赤子之心。

史例解读

为民请命

石抹元毅,名神思,金代咸平(今辽宁省开源东北)人。以荫补吏部令史。历任景州宁津令、同知亳州防御使事、汾阳军节度副使、同知武胜军节度使事军职。

石抹元毅任景州宁津令时,有强盗白天大肆劫掠,为害百姓。元毅组织吏卒百姓设防,几经相持,盗贼终无所获,自行解散逃走。明昌初年,石、岚之间贼党啸聚山林,肆行剽掠,朝廷命令元毅剿捕,山贼听到元毅大名,畏惧远逃。元毅追剿奔袭,将盗贼全部消灭,于是境内安定。

河东北路地区,山岳连绵,农田多在山坂之上,土地贫瘠,条件艰苦。以前,由于未做实地调查,情况不清,朝廷只以耕地数量确定这里的百姓按最多的数额缴纳赋税,致使百姓生活特别贫困。石抹元毅上任后,将情况上报朝廷,要求降低税赋,朝廷予以批准,让他根据当地农田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赋税数额。元毅就把土地质量分为三等,然后根据土地的不同等级让百姓交纳相应的赋税,百姓因此受益,生活得到改善。

元毅性情沉稳忠厚,勇武过人,“每读书见古人忠义事,未尝不嗟叹赏慕,喜动颜色,故临难能死所事云”。授任抚州刺史。会边将失守,粮草马牛焚剽殆尽,元毅奉命率领吏卒三十余人出城筹办军饷,中途突然与敌军相遇。随从兵吏建议退守,以待时机。元毅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守卫边境,遇到敌军就逃跑,那么谁来保护老百姓?纵使得以自身安全,又有何面目向朝廷述职!”于是举着弓箭,身先士卒,号令杀敌。随从被其忠勇感召,奋勇杀敌,前仆后继,争先死战。元毅奋力争战,箭无虚发。敌军退去,调集更多的援兵包围了元毅。元毅斗志更加坚定,双方鏖战不息,终因寡不敌众,战死疆场。后赠信武将军。

女中尧舜

宋英宗的皇后高氏,日常生活很俭朴。皇帝想把皇后的弟弟高士林升官,高后就说:“不要为了我的缘故,违背了祖宗的法度!”于是皇上就没给皇后的弟弟升官。

神宗做了皇帝,尊她为皇太后。哲宗做了皇帝,又尊她为太皇太后。那时候,她就同哲宗在延和殿里,垂着帘子,在帘子里面办理国家的政事。

高后所行的政策都很好,例如:以前把民间叫来修京城的百姓,一个个都叫他们回去;减少皇城里面所用的侦探;把皇宫里奢侈无益的工作,都停止了;宫里的三十多个宫人或近侍,都放了出去;警戒朝廷里面和外边的官吏,不要用苛刻、暴虐、贪婪的手段去对付百姓;把奢靡的物品废除;又把王安石所行的新法,叫百姓按户计着产业,替皇家养战马的事,废止或者放宽期限。这些完善的措施,都出自高后一个人的命令,没有其他大臣参与,所以百姓称她是女中的尧舜。

包青天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他曾说:“后世子孙做官,有犯贪污之罪的,不得踏进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大墓。不遵从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包拯认为,普通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老百姓日子好过了,不受贪官酷吏欺压了,国家才能富强和太平无事。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收敛,听说过包拯的人都很怕他。以前的制度规定,凡是告状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朝中官员和世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谢全部拆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包拯的一生不仅是为了宋朝天下的长治久安,而且以他的实际行动造福人民,为后世所称道。

体贴人情的父母官

宋朝的曹彬当徐州的州长(知州事)时,有一位官吏犯了罪,曹彬过了一年后才处罚他。有人问:“您这么做是什么原因呢?”

曹彬回答:“我听说这个人刚娶妻子,如果我以木杖打他,他的公婆一定以为媳妇不好,而早晚责骂或鞭打她,使她不能自存,所以我才延缓处罚,而律法也没因此变得不公正!”

像处罚那么微细的事情,曹彬都那么体贴人情,可见其慈爱之心,如果不是非常有爱心的人,怎么能做到这样呢?

孟子论识人

孟子(前372-前289)(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有一次,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怎样才能去识别那些缺乏才能的人而舍弃他呢?”孟子答道:“国君选拔贤才,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人,就要把卑贱者提拔到尊贵者之上,把疏远的人提拔在亲近的人之上,对这种事情一定要慎重。左右亲近之人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也不可轻信;要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了解,发现他真有才干,才任用他。同样道理,要罢免一个人,左右亲近之人都说某人不好,不要听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也不要听信;要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好。然后去调查,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这样才可以做百姓的父母。”

兰考人民的父母官焦裕禄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参加过革命战争,建国后当过工人。后于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他上任之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医药。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全县人民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区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诚恳待人,爱护关心人民群众,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困难,是真正的人民父母官。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永远的怀念。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典句札记】

此句应当和前面所说的,“与民同好恶,才能为民之父母”联系起来理解。对于君子来说先要修持自我,自我修养好了,很自然地就会让人民像爱戴父母一样的爱戴自己,“乐民所乐,忧民所忧”只是君子修养好自我的外在表现,关键的还是在自我的修持。

所谓的“慎”就是慎其独,应当谨慎自己的言行,若不谨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当邪辟讲。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作为天子竟然拿国家大事当儿戏,结果被犬戎杀戮。昏君夏桀、商纣王也是如此,结果为天下人所弃。“辟”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当作偏讲。这种解法本于朱熹,朱熹就把“辟”当“偏”讲,意思说有国有家者若不能行絜矩之道,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有所偏,必会为天下所杀戮。无论那种方法都是说不能不慎其独,不能不自我修持。

史例解读

为国者不可不谨慎

周公,姓姬名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四弟。因“周”地为其采邑,所以世称周公。与姜太公一起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立下了汗马功劳。商朝灭亡后,武王封周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国号鲁。由于周王朝刚刚建国,百废待兴,周公就留相王室,辅佐武王。周武王去世后,立十三岁的太子即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少,尚不能理政,周公恐怕天下发生动乱,于是决定“摄政当国”,协助成王治理天下。后来前朝王公贵族发动“武庚叛乱”,周公率军东征,经过三年征战,彻底摧毁了商朝在东方的残余势力。

“礼为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周公为了政权的巩固,根据夏、商两代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以及周人先祖以德治国的方略,“制作礼乐”,修订了礼法,制订了各项制度,完善、确定了繁盛奴隶制社会的宗法制、分封制、世袭制等,被称为“周礼”或“周公之典”,从而将周朝的统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后人效法的成例。

周公送儿子伯禽去鲁国就任时,嘱咐儿子一定要谨慎治国,谦虚做人。他礼贤下士,常常“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犹恐失去天下贤才。他还把治理国家的经验和方法刻写下来,命人背着走在伯禽的前面,让儿子边走边学。

周公一生谨慎,为国事日夜操劳,从没有片刻松懈,为周王朝的统治和长治久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家和人民本是一体

许有壬(1287-1364),字可用。元代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延祜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至正中累官集贤大学士。改枢密院副使,拜中书左丞。自仁宗至顺帝,历事七朝,辅政五十年,遇国家大事,无不尽言,“明辩力诤,不知有死生利害”。谥“文忠”。善笔札,工词章。著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英宗至治年间,许有壬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他巡视广东时,发现广东道廉访司副使哈只和蔡衍二人营私舞弊,“黩货无厌”,便立即弹劾,将其罢免。

泰定元年,许有壬任中议大夫,很快又改任中书左司员外郎。这年京师一带发生大灾荒,粮食无收,百姓因饥饿而死的人很多。许有壬请求朝廷立即给予赈济。有人反对说:“你用心善良,提议虽然很好,只是救济了灾民,亏损了国家,国库空虚怎么办?”许有壬说:“你说的不对。国家和人民本是一体,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哪有救济了灾民而亏损了国家的道理。有人民才有国家,没有人民,国家又如何能够存在呢?”许有壬坚持自己的意见,经丞相转奏皇上,于是批准调拨国库粮食四十万斛赈济灾民,很多人因此保住了性命。

汉景帝为太子慎重选辅臣

周亚夫(前?-前143),西汉时的著名将军,沛县(今属江苏省)人。为汉景帝的股肱重臣,他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以后又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可是汉景帝在选择辅佐少主的辅政大臣的时候,还是把他抛弃了,原因何在呢?

在古代的时候,每个皇帝年老之后,皇位的继承问题就空前复杂起来,每个皇帝都会费一番心血,汉景帝就碰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太子才刚刚成年,需要辅政大臣的辅佐,汉景帝为此考察了一次周亚夫。

为此,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大块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给他准备筷子,周亚夫看了,很不高兴,就回头向主管筵席的官员要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给你这么大一块肉你还不满足吗?还要筷子,真是讲究啊。周亚夫一听,赶紧摘下帽子,向皇帝跑下谢罪,汉景帝说,起来吧,既然丞相不习惯这样吃,那就算了,今天的宴席就到此了。周亚夫听了,羞愤不已,不情愿地向景帝跪下谢罪。景帝刚说了个“起”,他就马上站了起来,不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快步出了宫门。。汉景帝目送他离开,叹息着说:“看他闷闷不乐的样子,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因为少主的年轻气盛,万一有什么做得过分的地方,只有具有长者风范的人,才能包容这些过失,一心一意的忠贞尽责。从周亚夫的表现来看,连老皇帝对他不礼貌的举动,他都不能忍受,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以后又怎么能包容少主的过失呢?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典句札记】

此处借用《诗经》中的话,从而得出“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的结论,意思和后来人们所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似。

此句诗文出自于《大雅·文王》之篇。“师”当“众”讲,就是民众的意思。“仪”就是“合宜”的意思,“监”就是看、借鉴的意思,“峻”是大的意思。意思是说商朝在纣王父亲以前,并没有丧失民心,国君都能够奉上天之命而行,但是到了纣王,国家不行了,因为纣王不能奉上天之命而行,所以臣民都背叛而归顺周。所以周朝能得到天下,这是因为文王把商朝的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以此来告诫自己。

古之圣贤,必敬天,必畏民。敬天是敬畏天命变换,畏民是敬畏民心向背。

在人类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悠悠中华文明,传承五千载。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辉煌,为后人所赞颂。分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段辉煌之中,都毫无例外地闪现着一个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帝玄烨,他们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他们统治的时代不同,但他们却印证了同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史例解读

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项羽都是名载史册的英雄,可前者成就了千古伟业,后者却无奈自刎乌江,这难道真如项羽所言“此乃天意”吗?并非如此。考校刘邦、项羽二人的德能,不难发现,项羽比刘邦更有才能,但项羽恃才傲物,胸怀器度促狭,一意孤行,只逞匹夫之勇,行妇人之仁,最终走向了灭亡。相反,刘邦虽然没有什么过人的个人才能,但他善于听取良言,以德帅众,身边谋士云聚,豁达坦荡,有着超常杰出的人格魅力,能与天下才德之士共谋善举。因此,他最终成为楚汉之争的胜者。

斗转星移,到了康熙时期,作为皇帝的玄烨,有着比刘邦更为出众的才华,有着比项羽更为强健的体魄,照说他可以安安稳稳地坐上龙椅,安享太平。但是,他却遭到了关内百姓的强烈反抗。只因为他是满人,他统治下的臣民却大多是汉人。在汉人的眼中,他永远是夷人,是外来者。因此,各地的反清斗争绵延不绝,这也成了康熙的一块心病。一次,他去长城察看城墙的毁坏情况,面对破落的长城,大臣中有人认为要进行加固,以防来袭。康熙却坚定地说:“我要修筑的是百姓心中的长城,这比真正的长城坚固好几倍!”康熙多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百姓,最终赢得了百姓的认同,迎来了天下的安定。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综古观今,我们不难看出:成就大业,一统天下,取决于民心所向,民乐则君乐,民忧则国忧,得民心者得天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马谡(190-228),字幼常,三国蜀襄阳宜城人(今湖北宜城县南),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经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后因失守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首。

马谡“才器过人”,诸葛亮对其很是器重,任命他为参军,常常引见谈论军事,自昼达夜。

建兴三年,诸葛亮征讨南中,马谡送了数十里。诸葛亮说:“虽然我们谋划这么多年,今天可有更好的策划吗?”马谡回答说:“南中依仗地势险阻,不归顺中原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即使今天打败他,明天他就又反叛了。现在,丞相集中精力,将要举行北伐,与强贼搏斗,后防的巩固十分重要。如果他们知道国内空虚,那么他们就又会立即反叛了。假若把他们全部消灭,以除后患,那样做既不是仁者应有的行为,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办到的。用兵的原则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您能让他们心服就行了。”诸葛亮接受了马谡所提出的策略,对孟获七擒七赦,终于平定南方,直到诸葛亮去世,南方再没有任何动乱,为北伐奠定了安定的后方基地。

马谡虽然向来以“纸上谈兵”闻名于世,但他关于“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军事见识是非常高明的,以至于被后人总结为“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如战”的重要经验,而广为流传。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典句札记】

此句以用人和理财的角度来谈“絜矩”。“絜矩”在前面出现过,在《大学》中有将心比心的意思。而且此处蕴含了“德”与“人”、“土”、“财”的辩证关系。国君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戴,只有民众拥戴才能得到土地,拥有了土地才能聚集财富,有了财富国家才有用度开支。一个人,不管你经商、为官,还是为民,倘若无德,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人人都反对你,那么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如何才能立足?更不用说要干成一件事业了。

发展以人为本,立人以德为先。人是社会动物,不是孤独的生命。因而,人只有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之中,在组成社会团体的合作之中,才能体现人的价值。社会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同时也是道德产生的过程。社会机体有效运行需要依赖道德,人类走向和谐社会更要倚重道德。“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道德是立身之本。

我们的民族以美德懿行作为安身立命之根。“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将道德修养作为最崇高的事业,“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古往今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生活方式如何变化,但是,总有不变的天理存在,这就是民心,就是根植于我们内心的德行。无论时间、场所及环境如何改变,但是带有普遍性的大经大法——做人的良知,却永远不会改变。慎思于内,方能笃行于外。道德是人类共同生存、和谐发展的基础。

中国古代,人们无论是做官还是经商,无论是处于统治地位还是处于创业之初,一直重视人才的使用。他们不但提出了一些基本用人的标准,比如唯才是举、用人不疑等等,还十分强调用人的严格,并多方考察。

庄子讲:“远使之,以观其忠;烦使之,以观其能;色使之,以观其性;酒使之,以观其态。”古代强调用人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古人深知:为官成事,必须用人,而使用人才得当,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故无论治世、乱世都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更需要培养用才的良好环境,唯有如此,方可成就大事。所以,历代统治者和广大官员,无不为此努力奋斗,以期获得最大成就,流芳千古。或察贤尊能,或广咨博选,或唯才是任,或用人不疑,或扬长避短,或育才造土……

史例解读

用人要德才兼备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人(今山东沂南),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他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以其鞠躬尽瘁尽忠蜀汉,显示其大德。其人如此,其择官也以德才兼备为准则。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向刘禅上疏,即《前出师表》,疏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桓帝、灵帝是东汉末年的皇帝,二人都信任宦官,大兴党锢之祸,杀戮贤臣,以致社会动荡不安。诸葛亮上《前出师表》时,刘备已去世,由他执政辅佐刘禅,故在出征前总结了先汉与后汉兴亡的经验教训,谆谆告诫刘禅,不要学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要学先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国兴隆,以复兴汉室。

诸葛亮在《十六策》里指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若大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因此,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特别重视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他推荐董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重兵,负责宫中之事。刘禅欲增加后宫嫔妃,董允认为古时天子后妃之数不超过十二人,今已足数,不应增加。刘禅宠爱宦官黄皓,黄皓为人奸佞,想于预政事,董允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黄皓,他在时,黄皓不敢胡作非为。

蒋琬、姜维都是诸葛亮精心选拔的接班人。蒋琬入蜀,开始时任于都县长。刘备前去巡视,正看见蒋琬饮酒醉倒,不理政事,非常生气,要杀掉他。诸葛亮深知其人,为之说情:“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刘备敬重诸葛亮,听到他所言,没有惩罚蒋琬。后来诸葛亮提拔蒋琬为丞相府长史,每次出征,他都足食足兵保障供给。诸葛亮经常赞蒋琬为人“忠雅”,可与他一起辅佐蜀汉大业。诸葛亮死前,秘密上表给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诸葛亮死后,蒋琬执政,其人大公无私,胸怀广阔,能团结人。同时他能明知时势,使得国治民安。

姜维继诸葛亮复兴汉室之志,屡次北伐,虽无大胜,但魏兵也不能侵入。等到司马昭派大军伐蜀,刘禅昏庸,不听姜维派兵扼守阴平的主意,终于使邓艾得以偷渡而直捣成都。刘禅献城投降,并命令姜维也投降。姜维想假借投降的机会,杀掉钟会,复兴蜀汉,最后没有实现。其夙愿虽未实现,足见其忠烈。

以德立人

娄师德(630-699),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武西)人,唐朝大臣、名将。

娄师德自幼才思敏捷,弱冠便以进士及第授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娄师德的才能很快便使扬州(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长史卢承业感到惊异。为此,卢承业对他说:“吾子台辅之器,当以子孙相托,岂可以官属常礼待也?”

娄师德善于举谏人才。狄仁杰当宰相之前,娄师德曾在武则天面前竭力推荐他,但狄仁杰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过是个普通武将,很瞧不起他,一再排挤他。武则天察觉此事后,便问狄仁杰:“师德贤乎?”狄仁杰说:“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武则天又问:“知人乎?”狄仁杰说:“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武则天笑着说:“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并随手拿出以往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章,让狄仁杰观看。狄仁杰看后,十分惭愧,叹息道:“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后来,狄仁杰也向娄师德学习,努力物色人才,随时向武则天推荐。

有德则有财

杨翥(zhù),是我国历史上以忍让著称的人物,明代的王琦在《寓圃杂记》中记述了杨翥的两件小事:杨的邻人丢失了一只鸡,指骂被姓杨的偷去了。家人告知杨翥,杨说:“天下不只我一家姓杨,随他骂去。”

又一邻居,每逢下雨天,便将自家院中的积水排放到杨家门前,使杨家深受脏污潮湿之苦。家人告知杨翥,他却劝解家人:“总是晴天干燥的时日多,落雨的日子少。”

久而久之,邻居们被杨翥的忍让所感动。有一年,一伙贼人密谋欲抢杨家的财宝,邻人们得知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终于免于这场灾祸。

有德之人,秦兵避境

魏国的段干木,品行很高尚,不肯做官,拜卜子夏做老师。

有一天,魏文侯要去见他,已经走进大门,段干木就爬过墙,逃避而去。

魏文侯经过段干木的门口,一定行一个敬礼。替魏文侯驾马车的人问道:“段干木只是一个平民百姓,您做诸侯,是一国的君主,您从他家门口经过行礼,不会太过分吗?”

魏文侯说:“段干木所荣耀的是道德,我的所荣耀的是土地。段干木所富有的是义气,我所富有的是钱财。这样两两比较起来,我比他差得多,怎么敢不去礼敬他呢?”

有一次,段干木高卧在草原上的一间小茅屋里,秦国的军队来攻打魏国,听到段干木的德行和操守,便退兵,而不到魏国来了。

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zuì)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年纪大了,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过了三年,吴越两国的军队在太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越王勾践带了五千名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勾践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怎么办?”

范蠡和文种建议勾践求和,于是,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为了收揽民心,下诏罪己,说是因为他的处置不当而使老百姓遭受灾难。为了报仇,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免除税收等措施。人民看到自己的国君亲自耕作,并且免去了赋税,都想为国君复仇。勾践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成为强国。过了几年,越国的人民都富裕起来了。就在越国励精图治时,吴国的政治却日趋腐败。过了一段时间,越王勾践觉得时机成熟,便号召伐吴,当时越国全国互相勉励,母亲勉励儿子,妻子勉励丈夫,儿子勉励父亲……

于是越王勾践乘吴王北上参加黄池之会时,出动大兵五万人奔袭吴国,打败了吴国的军队,并杀死了吴国的太子。公元前473年。越军又一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包围在姑苏山上。越王勾践接受了范蠡的劝告,拒绝了夫差求和的要求,一举灭掉了吴国。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典句札记】

此句主要辨析“德”与“财”的关系,德性是根本,财富是末梢,如果一个国君表面上重视德性而内心却重视财物,就会与民争利,所以说重德在于内心真诚,而不是仅做表面文章去博取别人的尊重。

在中国古代,道德与事业是君子毕生奋斗的两大人生追求,《易经》说:“君子进德修业。”在对待道德与财物的态度上,中国人重德轻财,将德看成是一个人的根本。所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古人说:“德,国家之基也。”道德历来都是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在面对利益的取舍时,古人崇尚“见得思义”,并视为人格修养的至高境界,只有高尚的品德才是永远的财富。

做人如果不重视品德的修养,失去了道德的自觉约束,那么就会无所不为。在面临金钱的诱惑时,就会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攫取钱财,最终跌入“孔方兄”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史例解读

德性是根本

廉希宪(1239-1280),字善甫,号野云。元代杰出的政治家。出生时,正值其父拜燕南诸路廉访使,遂以官为姓,于是子孙皆姓廉。其祖上为高昌世臣。成吉思汗崛起,其父布鲁海牙依附蒙古。廉希宪十九岁入侍元世祖,累官中书平章政事。至元中以平章行省事于荆南。后复召为相。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在上都病故。谥“文正”。大德八年,追封魏国公,加封恒阳王。倡导孟子性善义利之说,禁剥夺,兴商贩,兴利除害。

当初元世祖还是亲王时,廉希宪就得到元世祖的信任。廉希宪爱好读书,常常手不释卷,一次正在读《孟子》,元世祖有事召见他,廉希宪未及放下书,就带着《孟子》急忙赶去。元世祖于是就问《孟子》是一部什么书,书中讲的是什么,廉希宪于是给元世祖详细讲解了《孟子》的宗旨,元世祖称廉希宪为“廉孟子”。

廉希宪奉命去荆南行省主持政务,励精图治,率民治水垦田,兴利除害,为民所拥戴。

他刚到任,就立即下令禁止强取豪夺,保护正当的商业贸易,使军民相安以处,官吏各司其职。然后登记原来的南宋官员,量才任用,给予信任。

当时,凡是在宋朝做过官的人,在进见元朝太守以上的官员时,必须先送上珍贵的珠宝文物,才能被接待,但只有廉希宪不这样做。他对来拜访的人说:“你们以前如果是清廉为官,那么可以继续担任原职,甚至有可能得到破格录用。你们应当明白,这是我朝皇上对你们的恩德,要以加倍地努力做事来作为报答。你们不必拿那么多宝物给我。如果这些宝物本来就是你们的祖先传下来的,我收下归为己有,那么就不合乎道义;如果这些宝物是你们做官时利用职权从官府中占取的财产,我收下后,那么我就如同你们一样成为偷窃的合谋了;如果这些宝物是你们从百姓中间搜刮来的,我如果收下,那么这就是有罪的。希望你们善自珍重。”那些受时风所迫而送礼的宋朝官员听了之后,心里十分感激。

在任期间,廉希宪开发护城河用于御敌的河水,发展灌溉;将数万亩良田分给贫民耕种;遇到灾荒,及时发粮救济饥民。在地方秩序恢复稳定后,廉希宪就兴办学校,亲自讲课,训导激励学生学以报国,使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很快呈现了勃勃生机,从而使那些远在西南地区的宋将闻风归降。元世祖听到后,感慨地说:“先朝用兵不能征服的,现在廉希宪不用一兵却让几千里外的人都来奉送土地,廉孟子其名不虚啊!”

廉希宪厌恶奸邪,不礼权贵,对儒士则十分尊重,以礼善待。宋朝降臣刘整已被任命为行省、都元帅,前来求见,廉希宪有意给以羞辱,不予理睬。他对刘整说:“这是我的家宅,你如果有公事需要汇报,那么,明日就到政事堂来见。”但是,当那些流落京城、饥寒困顿的南宋儒士持诗求见时,他立即铺设坐椅,亲自出门迎接,整备酒茶款待。他的弟弟对此很不理解:刘元帅为皇上所任命,你反而菲薄鄙视,却对江南穷秀才礼遇如此。他说:“我作为国家大臣,言行举止,无不关系天下重轻。刘整虽然官居富贵,但他是出卖国家的叛逆贰臣,因此给以折辱,使他明白君臣义重。而天下寒士,他们诵读圣贤之书,是孔夫子的门徒。在宋朝时,公朝没有位置,公宴无资格参与,但他们却满腹经纶,胸怀乾坤,因此应当礼敬尊崇。况且现在国家崛起于朔漠,读书人已经很少了,我如果不能对他们尊重礼敬,那么儒术就将断送了。”廉希宪先后举荐、启用人才很多。在这些人才的辅助下,他的政声治绩得到人们的称颂。

弃财保国

弦高,春秋战国时,郑国的爱国商人,公元前628年,秦军发兵攻打郑国,留在郑国的将军也送信给当时的秦国国君秦穆公说:“郑国北门的防守掌握在我们手里,要是秘密派兵来偷袭,保管成功。”

秦穆公为图霸业不听劝阻,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三百辆兵车,偷偷地去打郑国。

秦国的大军进入滑国地界(在今河南省)。当时有一位郑国的牛贩子叫弦高,去洛阳做买卖,途中闻听秦军来犯的消息,心里非常为自己的国家着急,立即派人去速报郑国国君,自己则买了礼物,选了十二头肥牛,冒充郑国的使者求见秦军的大将。说:“敝国国君听说贵国三位将军远道而来,特意命令我先送肥牛给贵军。这不过是一点小意思,算不上犒劳军队,请将军笑纳。敝国国君说,敝国承蒙贵国军队保护北大门,十分感激,我们自己也不敢怠慢,请将军尽管放心。”孟明视一听大吃一惊,接着,弦高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

孟明视原来打算在郑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现在郑国使臣老远地跑来犒劳军队,这说明郑国早已有了准备,要偷袭就不可能了。

他收下了弦高送给他们的礼物,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何必这么费心。你就回去吧。”

弦高走了以后,孟明视对他手下的将军说:“郑国有了准备,偷袭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还是回国吧。”说罢,就灭掉滑国,回国了。

郑国的国君接到弦高的信,急忙叫人到北门去观察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秦军把刀枪磨得雪亮,马匹喂得饱饱的,正在作打仗的准备。他就老实不客气,向秦国的三个将军下了逐客令,说:“各位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实在供应不起。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三个将军知道已经泄露了机密,眼看呆不下去,只好连夜把人马带走。

事后,郑国国君要封赏弦高,弦高说:“因欺诈而得到赏赐,那么郑国的朝政真的要废弛了。作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信义,是败国之俗。赏赐一人而败坏了国家,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弦高隐身东夷,一直没有回郑国。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典句札记】

此处先讲疏财和得民心的因果关系,然后将这种关系扩大为,说错了话就会有别的错话回敬过来;财产来路不明就会不明的丢失。这两句话都体现了我国人民所信仰的朴素的因果论。疏财和“破财免灾”有相似之处。“悖入”和“悖出”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似。另外此处还暗含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意思。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荀子曰:“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

天下之财为天下人所用,财物之生聚,其目的是为养民,而不是只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

作为人,应该有所追求,对于名利荣辱,应该能够看透。对于人生,应当豁达,不必强求,应该常怀一颗平常之心、坚守之心。这样,在你面临财利的诱惑时,才不会迷失自我,要时刻记住这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史例解读

勿玩物丧志

吕诲(1014-1071),字献可。其先祖是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西)人,后寓居开封(今属河南)。是宋太宗时著名宰相吕端的孙子。吕诲生性纯厚耿直,具有乃祖之忠,朝臣敬重。进士及第,累官谏议大夫。现存文章主要是奏议、议论文。奏议关切时政,议论有先几之见。

仁宗即位后,司马光以吕诲“一不爱富贵,二重惜名节,三晓知治礼,四不畏强暴”,举荐为知谏院。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嘉祐年间,吕诲奏疏仁宗皇帝:鉴于皇帝体弱多病,应早立昌嗣,一则可平稳延续,二则垂考皇太子临政实际。仁宗经熟虑后,采纳了吕诲的建议,即立太子,为政权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吕诲任御史中丞期间,朝廷曾下旨,命令京东官府供给宫中数万两黄金,广东为宫中购置珍珠。吕诲知道后,立即进谏说:“皇上正处在大有作为的年龄,智慧过人,应当把精力集中在治理国家方面,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想天下百姓所想,做天下百姓想做的事,而不应把那些黄金、珍珠之事放在心上,而玩物丧志。希望诏示侍臣,立即停止。”

财散民聚

平原君,名赵胜(前?-前253),战国时期赵国人,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号平原君。有一次,秦军攻击赵国的邯郸,邯郸告急。邯郸传舍吏之子李同提议说:“现在形势十分危急,但你的姬妾数百人仍穿好吃好,如果赵国被攻破,你还能这样吗,不如让夫人以下的人都帮助守城,把家里的东西都拿来犒劳士兵,如果守得住,还愁没有这些东西吗。”平原君于是将家财散尽,犒赏军队,募得敢死之士三千人,由李同率领攻击秦军,秦军退却三十里,李同在此役中战死。楚、魏的援军随后赶来,解了邯郸之围。

焚烧债券赢来民心

孟尝君,名叫田文,是田婴的儿子。田婴在孙膑指挥的马陵战役中担任过副将,因作战有功,齐国把他封于薛地(今山东滕县东南),称为薛公。田婴死了以后,田文继承了父亲的官位和封地,号称孟尝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重臣喜欢收养各种各样有一定本领的人,做他的“门客”,给他出谋划策,并借此提高自己的声望,维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孟尝君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当时的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知道,收养大量门客,能够获得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这对于巩固自己的地位是很必要的。于是他到处搜罗人才,不论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以客相待。这样,他爱慕贤人的名声就慢慢地传开了。别的国家的一些豪杰之士,甚至一些逃跑的犯人也来投奔他,把他当作知己朋友,为他办事。

有一次,一个衣着破旧、脚穿草鞋、身材魁梧的大汉腰里系着一把剑,求见孟尝君。他自称自己叫冯谖,齐国人,孟尝君看他那副打扮,腰里系的剑,连剑鞘也没有,知道是个穷苦人,就问他:“先生找我有何见教?”冯谖说:“我穷得活不下去,到您这儿找口饭吃。”“你有什么本事呢?”“我什么本领也没有。”孟尝君笑了起来,说:“那你就先住下吧。”孟尝君手下的人看冯谖这么穷,又没本领,都看不起他,把他安排在下等房间里住,天天给他粗饭吃。

没过几天,孟尝君问起:“那个冯谖在干什么?”回答说:“他呀,天天弹那把剑,边弹还边唱:剑啊!咱们回去吧,这儿吃饭没鱼虾。”孟尝君觉得这话传出去,自己没脸面,就让人把冯谖搬到中等房间里住,给他鱼虾吃。没过多少日子,冯谖又唱了:“剑啊!咱们回去吧,这里出门没车马。”有人把这话报了孟尝君,孟尝君吩咐再给他一套车马。

又过了几天,孟尝君带着微笑问手下总管门客的说:“这次冯谖可满意了?”

谁知总管说:“冯谖仍旧天天唱哩,什么‘剑啊!咱们回去吧,没钱不能养活家。’我看此人只是为了混饭的骗子!”

孟尝君听后眉头皱了起来,不过还是说:“这个人是有点过分,不过既然这样,那就再派些人去慰问供养他的母亲,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孟尝君派人经常给冯谖的老母亲送钱用。冯谖这才不弹不唱了。

过了一年光景,孟尝君名气越来越大,这时候,他的门客已经有三千人了。养活这么一大帮人,得多少钱啊!尽管他收入不少,可也感到力不从心。他想来想去,想到在薛城还放了一大笔高利贷,已经快一年多没收上利息来了,决定派人去收一下。这收债可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还得懂一套会计业务,门客没人愿意去,倒叫孟尝君作了难。有人推荐冯谖,说:“这家伙身材高大,又很会说话,别的本事没有,收债也许还行。”孟尝君就把冯谖找来,对他说:“我平时太忙,对先生照应不够。请您原谅。现在请您上薛城去一趟,替我收债,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去?”冯谖很爽快答应:“行,我去。”于是准备车马,收拾行装,带着债券,就出发了。临走的时候,他问孟尝君:“债收了以后,要买点什么回来吗?”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到了薛城,那些比较宽裕的人跑来还了利钱,那些还不起债的穷人家早躲得无影无踪了。冯谖用收上来的钱,买了几头大肥牛和十几坛美酒,办了几十桌酒席,邀请所有的债户来喝酒,并且通知说,不管还得起还不起的都要来,还不起不要紧,来核对一下债券就行了。聚会那天,债户们都来了,冯谖热情地招待他们。喝过酒,冯谖同债户们一一核对了债券,问明了情况。凡是当时能给利钱的,就收下他们的钱;一时没钱的,就约好归还的期限;穷得实在还不起的,就干脆把他们手中的债券收回,当着大家的面,一把火把那些债券都给烧了。债户们看了真是又惊又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冯谖站起来说:“咱们孟尝君借钱给你们,是看到大家没有本钱务农经商,难以度日;本来他是不想收利钱的,可是他手下有一大帮门客要养活,所以叫我来收利钱。如今核对了债券,能付的都付清了,暂时没钱的都约定了归还的期限,请务必按期交付,实在付不起利钱的,孟尝君说,连本带息都奉送了。所以我把这些人的债券全烧了。这都是孟尝君的恩典,大伙可别忘了啊!”一番话,说得大家欢呼起来,都万分感激孟尝君的恩德。

孟尝君听到冯谖焚烧债券的消息,不由得火冒三丈,立刻派人把冯谖叫回来,气呼呼地责备他:“好哇,我要你去收利息,你收了钱,就杀牛买酒,大摆宴席,还把债券给烧了。你搞的是什么名堂?”冯谖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公子您别急!请您想一想,不办酒席怎么能把债户全都找来呢?债户不来,怎么知道谁付得起利钱,谁又付不起呢?现在,付得起的,已经定好期限,到期准能交上。付不起的,就是再过十年八年,他还是付不起。逼急了,他索性跑到别的地方去了,那些债券还有什么用处呢?您要是硬逼着他们,得钱不多,倒落个不好的名声,这划得来吗?我把这些没用的债券烧了,使薛城百姓对您感恩戴德,到处颂扬您的美名,这不是大好的事情吗?我临走的时候,您嘱咐我拣您家缺少的东西带回来。我看您这儿金银财宝,山珍海味,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对穷苦人的情义。所以我就把情义给您买回来了。”

孟尝君听了觉得还有点道理,虽然心里很可惜那些钱,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对冯谖拱手谢道:“先生的眼光真是长远啊,谢谢。”不过从此,对冯谖又冷淡了。

随着孟尝君的名声越来越大,在齐国也受到了重用:做了国相。秦昭襄王知道这些以后,认为孟尝君是秦国的后患,就派人离间,说:“孟尝君,到处收买人心。现在,天下人连齐王都不知道啦,就知道孟尝君。过不了多久,孟尝君就要取代齐王了。”

齐王听到这些谣言,心中很不高兴。于是,齐王罢免了孟尝君,打发他到薛城去。这样,他的门客们也都纷纷散去了,只有冯谖还跟着孟尝君。冯谖替孟尝君赶着车马来到薛城。薛城的百姓听说孟尝君来了,都站在城门外来迎接。他们有的提着鸡,有的拿着酒,都争着向孟尝君献酒食,问候长短。孟尝君见到此情景激动不已,连连向冯谖称谢。

冯谖说:“没有什么,现在只有薛城是你安居的地方,俗话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躺着(指放松戒备)。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并且此行必定能够使你官复原职,并且俸禄增加。”

孟尝君说:“一切尽凭先生。”就给冯谖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冯谖向西去魏国活动,他对魏惠王说:“齐国放逐他的大臣孟尝君,哪位诸侯先迎住孟尝君,可使其国家富庶而军事强大。”于是惠王空出上位(指相位),让原来的相作了上将军,派使者带着黄金千斤,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孟尝君说:“千斤黄金,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是很显贵了,但你不能答应。因为齐国君臣也会听说这事,会再来请你的。”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

齐湣王听说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派遣太傅携带千斤黄金、绘有文采的车子两辆、佩带的剑一把,封好书信,向孟尝君道歉说:“我没有福气,遭受了祖宗神灵降下的灾祸,深信于巴结逢迎的臣下,得罪了您。我不值得您来辅佐,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姑且回到国都来,治理全国的百姓吧。”冯谖告诫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赐予先王传下来的祭祀祖先使用的礼器,在薛地建立宗庙。”宗庙成就,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作乐(无后顾之忧)了。”

那些走掉的门客听说孟尝君重新当上了相国,又来投奔他。孟尝君很恼火,对冯谖说:“我失势的时候,他们不帮助我,都溜了。多亏先生竭力奔走,我才得以重新担任相国。他们有什么脸再来见我呢?如果谁再来见我,我就唾他的脸,骂他一顿。”冯谖说:“公子大可不必这样做。您现在做相国正需要大家扶持,可不能赌气,把宾客赶走了,那样谁还给您办事呐?不如还像当初一样热情地招待他们,也显得您的度量大。”孟尝君说:“先生的话,我敢不听吗?”由于得到许多门客的支持,孟尝君又稳当当做了几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冯谖的计谋所赐啊。

《康诰》曰:“唯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典句札记】

这句“唯命不于常!”,和人们常说“天命无常”相似;曾子由此得出,行善则得天命,不行善就会失去天命,这些也成为后人讨伐无道时,所作檄文中最常用的一句话。

合乎正义就能得到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意思是说,对于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于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战则必胜。

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胜负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它决定着战争的成败。同样,“民心向背”对于政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附;而以力服人,并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只有仁政,才是“得其心”之政。

对于如何“得其心”,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要求君主“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说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绝不强加给他们。那么,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自然民心归服、天下归附,而且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天理大道是无私的,冥冥中始终有着一种无声的注视,在默默地评判、仲裁着世间人们的一切善恶是非。不论你权势大小,地位高低,也不管你权谋智巧如何高明,你的一切所作所为终究是逃不出上天的法眼,最终都会得到清算,这就叫做天理昭彰。

因此,武王告诉康叔说,唯有天命无常,或去或留,或吉或凶,都由天道主宰着。天道至公至正,唯德唯道是从。只有修养德行,奉行仁政,遵循天道,为百姓造福,才能够得到民心的拥护,求得民心和顺。

史例解读

治理国家必须顺应民心

苻坚(338-385),字永固,一名文玉,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祖父苻洪,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奠基者。

苻坚自幼聪明,慷慨好施,举止严谨,合乎规矩。八岁时主动求师读书。他的祖父苻洪惊喜地说:“我们戎狄部族世代只知道喝酒吃肉,你小小年纪却要求读书,真是太好了。”欣然满足了他。十三岁即为龙骧将军。他的父亲流着泪对他说:“你的祖父当年就曾被授予这个封号,我把这个封号授给你,望你好自为之。”

苻坚从小接受了系统的儒家教育,博学多才,广泛结纳贤士,团结了王猛、薛赞、权翼、吕婆楼、强汪、梁平老等一批有才能的人。这些人给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夺得了王位;即位之后,信任依靠这些人,建立了功勋伟业。据说,苻坚登上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俯瞰滔滔远去的黄河,说:“这山河是何等的壮美啊!汉代娄敬建议汉高祖刘邦建都长安,认为‘关中四塞之国’,可永葆江山牢固,真是讲得对极了!”权翼说:“我听说夏商两朝的都城,从地势看并非不险要,周、秦两朝的土地,也并非不广阔,可是桀、纣、幽王、二世等一个个身死名裂,这是因为放弃道德修养所致。吴起说过:‘在于君主的德操,不在于地势的险要。’愿陛下追随尧舜,用高尚的德操感化天下,山河的险固是不足依恃的。”

苻坚继位后图强自立,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他整顿吏治,削弱和打击氐汉酋豪的势力,采取一系列强化王权的政策和措施。“举异才,修废制,继绝世,课农桑,恤困穷,立学校”等等。经过几年的整顿,前秦国富民强,“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出现了汉魏以来少见的清明政治。在此基础上苻坚开始了统一大业。

治理国家必须顺应民心,才能昌盛强大;反之,失去民心,则迟早会灭亡。

推施德政,盗变良民

龚遂就任渤海郡太守时,汉宣帝问他如何平息盗贼。龚遂答道:“沿海的人民生活困穷,为衣食所苦,官吏又不体恤他们,所以使陛下的赤子变成盗贼!”

龚遂来到渤海郡,取消捕捉盗贼的官吏,并且公布说:“凡是手持田器的人都是良民,持兵器的人才算盗贼!”

盗贼们听到这一则政令,纷纷解散。龚遂便打开仓库,将民生物资、工具或资金借给贫民,劝人民从事农耕,种桑树养蚕,叫他们卖剑来买牛,卖刀来买犁。没有几年,人民都富足而且诚实,各种诉讼也平息了。

龚遂到了朝廷,将功劳归于君王。汉宣帝赞美他的政绩,龚遂禀告说:“这策略都是曹王生提议和告诫臣的!”

于是汉宣帝派任龚遂为水衡都尉,曹王生为水衡丞。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唯善以为宝。”

【典句札记】

此句借楚书中的话语,继续讲善的好处。从中我们亦可以看出,曾子深得孔子“述而不作”的精髓。

《楚书》中的“楚国无以为宝,唯善以为宝”这两句话是春秋时期的名言。当时,楚国大夫王孙圉出使晋国,晋国的赵简子夸耀说赵国有很多的金银财宝,并问王孙圉说,你们楚国有什么珍奇宝贝啊?王孙圉说,我们楚国没有像你说的那些珍宝,有的只是有德行的贤能人才,全身心地为百姓谋福利,能够使国家富足强盛,社稷康宁,这就是我们楚国最大的财富。

所以说,只有美好的德行才值得珍惜,其他一切身外的财宝都不重要。

史例解读

真正的无价之宝是国君的仁德

魏击,即魏武侯,(前424-前370),魏文侯的儿子,有一天,魏击乘船沿黄河顺流而下。船刚划到河中央,魏击看到两岸林木葱茏,峰峦绵延,景色宜人,心情十分愉快。

“太美了!”他情不自禁的赞叹,又笑着对身边的大将吴起说:“山河如此险固,真是魏国的无价之宝啊!”

吴起听了,却摇了摇头,说:“真正的无价之宝是国君的仁德,而不是险要的地势。从前苗氏居住的地方,左有洞庭湖,右有彭蠡湖,山河可算极为险固了,可是因为部落的首领不讲仁德,还是被禹消灭了。夏桀居住的地方,左有黄河、济水,右有泰华山,南面是伊阙山,北面是羊肠坂,但因为朝政腐败,夏桀终被商汤放逐。商纣的国都,左有孟门山,右有太行山,常山雄踞城北,黄河流经城南,可因为残酷暴戾,商纣最后还是被周武王杀死。”

魏击两眼出神地盯着吴起,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吴起神色严峻的继续说道:“主公如果不施行德政,恐怕连这条船上的人也会成为主公的敌人。”

魏击由衷的赞叹道:“一点不错,你说的太好了!”

齐国无宝

齐威王(前?-前320),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妫(gu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田午之子。公元前356年继位,在位36年。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齐威王一次和魏惠王一起在郊野打猎。魏惠王问:“齐国有什么宝贝啊?”

齐威王说:“没有。”

魏惠王说:“我的国家小,尚有直径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车的大珍珠。像齐国这么大的国家,难道就会没有宝贝?”

齐威王说:“我对于宝贝的看法跟你不一样。我的臣子中有位叫檀子的,我派他镇守南边国土,楚国不敢来犯,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拜。我的臣子中还有位叫盼子的,我派他守高唐,赵国人不敢到其东边的黄河里捕鱼。我的官吏中有位叫黔夫的,我派他守徐州,燕国人向北门、赵国人向西门祭拜,从别的地方迁到我齐国的就有七千多户人。我的臣子中有位叫种首的,让他管理防盗事务,便出现了道不拾遗的景象。这四位大臣,光照千里,岂止十二乘车子呢?”

魏惠王听了,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卑俗了,脸上出现了羞愧之色。

拒不接受宝贝

吕蒙正一生忠厚宽简,清正廉洁。曾在宋太宗、宋真宗两朝三次出任宰相,可谓官高位重,权倾一时。但是,在金钱财宝私利面前却显得很不开窍。

有位想通过送礼拉关系、求得进用的人,准备把自己家传的一面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古镜送给吕蒙正,以期引起宰相对他的注意和重用,他说“此鉴能照二百里”,是祖上传下来的。然而,吕蒙正对此却不屑一顾,他说:我的脸面不过碟子大,哪里用得着能照二百里远的镜子。

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不为物累,为政以正道自持。古代清正、耿介的大臣,大多都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操守,这样的修养。同样是在宋代,有位侍读名字叫孙甫。经常接触皇上以及朝中的皇亲国戚、高官显贵,于是就有许多人千方百计地亲近他,以期寻个向上攀附的阶梯。一次,有人给孙甫送来一块价值数千钱的名砚。他问:“这砚怎么这样贵呢?”那人带着几分炫耀、讨好的口气说:“砚,以石湿润不干为贵重,为上品,这块石砚只要朝它呵一口气,就会流出水来。”孙甫正气凛然地说:“京城一担水才值三钱,要这样的石砚有何用处?”

大凡送礼行贿、拍马阿谀之流,“骨子”里都有他们见不得阳光的“图谋”。试想,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可以把祖传之宝都拿出来做为行贿的“敲门砖”,那么他们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他们之所以拿出这么贵重的礼,做为投资,他们想要窃取的利益将会更大。高投资就意味着高回报。他们总是有备而来,是想要得到更多、更大的好处。他们想象着:左手送出古镜或名砚,右手就能攫取更大的利益。无利可图的事,他们是不会做的。吕蒙正在贫寒乞讨时,怎么没有人把古镜名砚送给他呢?之所以有人给吕蒙正送珍宝,给孙甫送奇砚,无非注重的是他们头上的“乌纱帽”,是手里掌握的权力。其实,无论多么名贵的物品,与高贵的人格、崇高的道德修养、纯洁的节操相比,简直一文不值。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典句札记】

此句为《礼记》中的话,意思是对于那些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珍宝,只是以仁爱和亲情为宝。

《礼记·檀弓下》记载:鲁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因听信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重耳避难逃亡在外。在狄国时,晋献公逝世。秦穆公便派人劝说重耳回晋国掌握政权,并说:“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失去国家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得到国家的权力也就是这样的时机。虽然你现在正在服丧尽孝时期,但是,也不能哀伤太久啊,机遇是不可以失去的,你慎重考虑吧!”重耳将这件事告诉子犯,请教策略。子犯认为不能这样做。子犯说:“你现在赶紧向秦穆公辞谢吧。就说,身处服丧之中的人是不能怀有贪欲的,只是一心怀着仁厚的亲情、思念、缅怀先君的慈爱和德行,怎么能够乘父丧之期,图谋自己的私利呢?即使掌握了权力,拥有天下,但是天下的人民谁能心悦诚服而愿意拥戴呢?你赶紧辞谢他吧!”公子重耳就对来人说:“贵国君王仁德慈惠,安慰我这个流亡的人的丧父之痛,实在令人感动。但是,重耳我身服孝丧,不能回国致达哀泣之诚意,而为国家和先君分忧。父亲新丧又怎么能乘机谋私利呢!哪里敢怀有他志,以折辱君父的大义呢?”于是使臣将这些话和这些情况汇报给秦穆公。秦穆公说:“公子重耳真是一位仁厚的人啊!”

史例解读

孝张里的传说

张敷,字景胤,南朝宋吴兴太守张邵的儿子。吴郡人。好读玄书,少有盛名。累官黄门侍郎。

张敷刚出生,他的母亲就因难产去世了。张敷在他四、五岁时,就问他的母亲在哪里?家里人告诉他死与生的不同。他虽然还是孩子,不完全理解生与死的意义,但是却表现出思念与追慕的神色。到十岁他就向家人索要母亲的遗物。然而,母亲当年的东西早已经送人,或者散失了,只找到一把扇子,张敷就把这把扇子当成珍贵的宝物,收存在箱子里。每当想念母亲时就把箱子打开,对着箱子流泪不止。张敷见到继母,就想起自己的亲生母亲,常常悲戚哽咽。

张敷迁黄门侍郎,司徒左长史。他的父亲在吴兴亡故,来人只是说他的父亲重病,张敷立即赶回老家看望,从启程直至回到吴兴服孝,共十多天,未及吃一口汤饭。及至葬礼结束,仍然不吃饭菜,于是致成疾病,不长时间就也死去,年仅四十一岁。刘宋世祖即位,颁下诏书说:“司徒已故左长史张敷,贞心简立,幼树风规。居哀毁灭,孝道淳至,宜在追甄,于以报美。可追赠侍中。”改其所居称为孝张里。

仁者爱人

刘备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是个有理想的英雄,以恢复汉室正统自居,一生致力于匡复汉室,后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之所以得天下是和他的忠厚爱民分不开的。公元208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起兵南下欲铲除孙权和刘备,从而一统天下。曹操和刘备于新野相战,刘备新野战败以后,撤离襄阳时,刘琮的部属和不少平民纷纷跟着南撤。沿途又加进来不少士兵和平民,快到当阳时,人数达到十余万,还有辎重几千辆,老弱相扶,道路堵塞,一天只能行进十多里。有人劝刘备说:“我们应当快速前进抢占江陵。现在随行的人虽然多,但能打仗的人却很少,万一曹操的军队赶上来,我们怎么抵敌呢?”建议抛下随行的百姓轻军疾进。但刘备不同意这样做,说:“成就大事业必须以人为本,现在大家前来归附我,我怎能抛下他们不管呢?”

于是仍同大家一同行进,另派关羽率领水军,乘坐数百艘战船,从汉水前往江陵会合。

不贪为宝

子罕,春秋时期宋国人,一说名叫乐喜。有人得到一块宝玉,献给司城子罕(“司城”是个官职,相当于现在主管城建的官员),子罕不受。献玉的人说:我给懂玉的人看了,这是一块宝玉,几世难得,所以才敢拿来献您。子罕淡然一笑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若是我收了你的这块玉,我就没宝了,你这块玉也就不是宝了。还不如你我各自留着各自的宝贝呢。由此子罕获得了不贪为“宝”的美名。

皇太极得洪承畴如获至宝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明朝重臣,松山之败后降清。皇太极打算留下洪承畴为己效力,便派范文程去劝洪承畴投降。洪承畴当时跺脚大骂,而范文程心平气和地和他交谈,内容涉及古今之事。房梁上的尘土偶尔落下,沾到了洪承畴的衣服上,他用手弹了去,范文程将此事告诉了皇太极,他说:“洪承畴肯定不会求死,他连衣服尚且那么珍惜,更何况他的性命呢?”

于是,皇太极亲自去看望洪承畴,脱下了自己身穿的貂皮大衣给洪承畴穿上:“先生是否觉得不那么冷了?”

洪承畴瞠目而视,许久叹息道:“这真是老天选定的明主啊!”

洪承畴投降了皇太极。皇太极非常高兴,当天给洪承畴的赏赐不计其数。

有的将领很不高兴,说:“皇上待洪承畴也太好了!”

皇太极劝他们说:“我们这些人栉风沐雨几十年,是为了什么呢?”

将领们答道:“那谁不知道啊,是为了入主中原!”

皇太极听后笑道:“这就譬如行路,我们都是盲人,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向导,我怎么能不高兴。”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

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

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典句札记】

这段话出自《诗经·秦誓》,是秦穆公自责的一段话,秦穆公曾听信杞子等大臣的意见,派大将三人,远征中原郑国,想向东方发展,结果在灭滑国后被晋军伏击,数万将士被全部斩首,事情过后,穆公深切自责,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从中能够看出秦穆公沉痛的悔过之心。

秦穆公在文中还提出了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才必须依靠,体现了重贤任能的思想。

天下之才,唯天下用之。“唯楚有材,唯晋用之。”任何人才都代表着他所在的时代。

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与自知,则必直士。”(见《吕氏春秋》)为政者,只有把那些有德有才、德才兼备的贤人志士重用起来,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为政重在得人。而谁将得到任用?关键在于选才者的德行。

任用怎样的人,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史例解读

治乱在于任人

边光范(901-973),字子仪。北宋并州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阳曲镇)人。颇具才干,为人谦退和雍,为官体恤民情、纾解民忧,历唐、晋、汉、周、宋五朝,身居要职,政绩斐然。初仕榆次令,开宝初年官拜御史中丞。

晋天福二年边光范升任太府少卿。他上书说:“我听说唐太宗说过这样的话,‘我居住在深宫之中,眼睛和耳朵所能听到和看到的情况有限,所委托和倚重的只有都督、刺史等官员。’因此可知,这些官职非常重要,所任用的人关系着国家的治乱与兴亡,对他们的任命决不能轻率从事,必须委任那些贤能的人才。而现在的都督、刺史有的是世袭承继世禄,有的是家庭富有用钱买来的,有的是因为一点小小的军功获得的,有的是靠资格逐级熬上来的,实实在在地说,这些都督、刺史恐怕对于治理国家、抚民、御吏的方法一点也不懂,朝廷用这些人去管理百姓,百姓想得恩惠恐怕是不可能的。希望朝廷选拔能干的官吏来解除百姓的疾苦,使国家实现升平的局面。”奏书送进皇宫后,像一块石头沉到大海里去,没有人给予重视。

天福八年,石重贵即位,为少帝。边光范拜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事,担当京城治理大任。当时京城由于蝗灾,粮食歉收,边光范受命前往亳州筹集军粮,他出价公允,组织有序,不因受命于皇帝而横征暴敛,受到地方的称赞。

边光范一生经历变化复杂,但是,他无论是在哪个朝代的中央或地方,无论是在战乱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论担任哪种职务,都能尽职尽责,处理政务干练妥当,政声卓著,利国利民。

李冰治理岷江

李冰,今山西运城人,秦昭襄王末年(约前256-前251)为蜀郡守,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

战国时期,蜀地岷江一带每到汛期洪水泛滥,百姓的房屋、田地都被洪水淹没,人们生命和财产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人民苦不堪言。这更引起了秦朝朝廷的关注,秦昭王每到这个时节就会因为岷江一带的洪灾而发愁。于是,秦昭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量治理岷江的对策,大臣们谁都知道这是一件艰巨的任务,自古以来,岷江就是洪水多发的地区,要治理好这个地方谈何容易?当秦昭王问起谁愿意担当治理岷江的任务时,大臣们都低下了头,默不作声,只有李冰一人挺身而出,愿意前往蜀都治理岷江。秦昭王非常高兴,赏赐给他重金,并封他为蜀郡太守。

李冰一到蜀地,百姓们非常高兴,多年来不断忍受洪水袭击的百姓,真的害怕极了,他们迫切希望朝廷能够派人来治理岷江。现在李冰来了,他们对李冰给予了厚望。可是当地的地主和富商们却对此并不满意,他们害怕岷江治理好了,百姓就可以丰衣足食,那时候他们囤积的粮食就不能高价卖给百姓了,因而他们想方设法阻止李冰治理岷江,但是最终都被李冰识破,李冰坚定治理岷江的决心,任何困难和外力都无法阻止他。

蜀郡前任太守一心治理岷江,修筑堤坝几十年,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次听说李冰是朝廷派来专门治理岷江的,所以对他的到来表示非常欢迎,还专门设宴招待李冰。李冰到任后,并不急于行动,只是每天寻访百姓,查看岷江四周的地形,老百姓开始对他还很热情,可是渐渐地看李冰并不行动,就对他产生了怀疑,认为他是徒有虚名,并不干实事。此时那些黑心的地主富商们就伺机造谣,说李冰根本就不是来治理岷江的,他来蜀地,只是为了博得大王的欢心,好加官晋爵。百姓们听了这些话,开始对李冰产生反感的情绪,到处都在议论李冰的不是。李冰的二儿子看到父亲受到如此的侮辱,就督促父亲早点拿出治水的方案,以免百姓们误解。可是李冰却满不在乎地说:“治理岷江是件大事,不可操之过急。前几任太守都曾经治理过岷江,但是他们筑的堤坝屡修屡垮,劳民伤财,既然要治理,就该把它彻底治理好。”

儿子明白了父亲的心思,于是一心帮助父亲考察地形,制订方案。自上任以来,李冰认真考察了岷江的地形,总结了前几任太守修筑堤坝的经验和教训,力图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彻底治理好岷江。在寻访和勘查的过程中,李冰渐渐明白,要彻底治理岷江洪水,光靠筑高堤是行不通的,必须采取疏通的办法。但是,如何疏通却是个难题。

一天,李冰和儿子在河岸边散步边商量疏通的对策,正在苦恼之际,李冰突然看见一头水牛懒洋洋的伏在水里,脊背露在外边,水流从两侧流过。他一拍脑袋,顿时茅塞顿开,想出了疏通的方案。

于是,李冰立刻命人在江心修筑一个人工的岛屿,岛尾像一个梭子,取名为“飞沙堰”,既能排洪又能灌溉。老太守对李冰的做法并不理解,怒气冲冲的上门质问李冰,李冰好言解释,老太守却置若罔闻。财主们看到“飞沙堰”更加惶恐起来,因为这个工程一旦完工,洪水得到防御,老百姓的灌溉也不成问题了,这样,他们囤积起来的粮食只能烂在粮仓里了。正在焦虑之际,他们听说老太守对李冰不满,于是想出了一个对付李冰的办法。他们筹集了一笔数目不大的银子送给老太守,说是捐做治理岷江之用。老太守甚为欣慰,感激的不得了。地主富商们趁机蛊惑,说李冰治理岷江的方案乃是沽名钓誉、劳民伤财,完全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老太守听了怒不可遏。李冰这个时候刚好来拜见老太守,老太守正在气头上,大骂了李冰。

当晚,大雨滂沱,洪水波涛汹涌,水位迅速上涨。当洪水快要漫过岸边时,前方的飞沙堰开始泄洪,水位又降了下来。李冰和儿子见飞沙堰确实起了作用,非常的欣慰。但是地主富商们却偷偷派人将飞沙堰挖开决口,顿时洪水蔓延,流到岸上,岷江决堤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太守亲自带人将大堤堵上。人们对李冰的成见更深了,李冰成了孤家寡人,只有他的儿子还在他的身边支持他。但是李冰却没有放弃,他带着儿子继续修筑飞沙堰,同时,他也隐约感到有人在背后捣鬼,但是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心里也多了几分提防。

李冰继续完善方案,找到了泄洪的关键所在,下令征集劳力开凿伏龙山,可这对于常年不堪劳役之苦的百姓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顿时民怨沸腾,地主富商们更是趁机煽动,于是全城的百姓聚集在太守府,要将李冰赶出蜀地。紧急时刻,老太守出现了,李冰本以为是救星来了,可谁知却是老太守严厉的警告“不得开凿伏龙山”。李冰无奈,只好带着儿子亲自开凿伏龙山,同时也想法找出暗中作梗的人,以还自己清白,让百姓理解自己的苦心。

最终,李冰父子的执著感动了百姓,一个财主的仆人挺身而出,与财主们当场对质,揭露他们破坏飞沙堰的阴谋,使真相大白于天下。老太守这才醒悟过来,不断的捶头自责。但是老太守对于开凿伏龙山一事还是有些疑虑。后来,当他亲眼目睹李冰父子为开凿伏龙山而身受重伤的时候,终于被两人的行为所感动,于是带领众人一起开凿伏龙山。伏龙山开凿完工的当年,岷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大洪水,但是岷江周围的百姓却安然无恙,堤坝成功地完成了泄洪的任务,自此成都平原成了真正的“天府之国”。

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陈平(前?~前178)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人。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间行降汉。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诸役,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纳陈平计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陈平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年),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徙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因明于职守,受到文帝赞赏。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孝文二年死。

马革裹尸还

马援,东汉名将,从小立志,立功边疆,后来马援果然成为一员大将。但是,马援并不汲汲于功名利禄,他担心的只是自己无功受禄,才德不能称位,因而,总想尽可能多地为国家出力。经常回到京城不久就披挂上阵出征去了。

在马援六十多岁的一天,他正在饮酒,突然一名将军跑来报信说:“刘尚老将军在武陵遭遇叛军袭击,全军覆没啦!”马援一拍桌子,愤然站起来说:“我要去见皇上!”说罢,拔腿就走。

金殿之上,马援言辞恳切地说:“陛下,臣愿意立即带兵平判!为刘尚老将军报仇。”光武帝迟疑着,众臣也都纷纷议论。马援知道众人嫌自己年老,不堪重任,于是大声说道:“老怕什么?大丈夫立志,越穷意志越坚定,越老气概越豪迈!老臣早年曾远途征战,南方地形颇为熟悉,臣自信朝中无一人可以代替!”他边说边扫视众人。马援接着说:“臣早年跟随陛下,从来都是不顾身家性命,更不在乎什么名誉,臣一生的志向就是战死沙场,为国效忠!好男儿当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还!”光武帝看到马援威风不减当年,便答应了。

在前往武陵郡的时候,马援见到不少士兵水土不服,陆续倒下,他心急如焚,深夜,副将前来商量战事,看到马援竟然口吐鲜血,吓了一跳。原来马援早染上了疾病。马援叮嘱道:“这件事千万不能跟别人讲!战事正在紧要关头,军心不可涣散。”

第二天清晨,马援骑上了战马,精神抖擞的来到军前,鼓励将士们说:“今日一战,誓决生死,我们要一鼓作气,扫平叛军!”士兵高呼:“一鼓作气,扫平叛军!”余音响彻不绝。这一战杀得天昏地暗,马援率领大军将叛军全部消灭。马援回到军中犒赏三军,营帐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忽然马援昏倒,口吐鲜血。副将急忙扶住马援,向大家道明实情:“其实将军早就染上了重病,他怕军心不稳,就不让我说……”这时,副将见马援嘴巴在蠕动,急忙将耳朵贴近,只见马援张了张嘴,就闭上了眼睛。众将急忙问:“将军说了什么?”副将含着热泪说:“将军说,‘马……革裹尸……还!”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典句札记】

此句和传统儒家的中庸之道有所不同,“能爱人,能恶人”是敢爱敢恨的意思,而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仁”。可见只要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持之正,执之严,他就是对社会和百姓有贡献的仁人。

作为平民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享受幸福。那幸福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在柴米油盐、磕磕碰碰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其实,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地位的高低,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仁爱和感恩的心。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崇尚淳朴、恬淡、飘逸、豁达、随遇而安。从内心爱好自然,使自己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由欣赏天地宇宙之德,体会到自己的微不足道,自然而然地产生仁人爱物之心,幸福、快乐也就随即而生,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天性自然得到发扬。

庸常的人们认为拥有圆满、平安、健康、富裕、荣耀等等是幸福,反之则感到不幸。如今,浮躁、焦虑、忧郁、悲观、自私、功利等现代病正像瘟疫一样不断侵袭、困扰着人们的心灵,降低了人们对幸福的认知和感受。经常听人抱怨,别人如何有福而自己如何没福:别人的房子比自己的大、别人的丈夫比自己的丈夫有能耐、别人的妻子漂亮温柔、别人比自己有钱……似乎总是生活在不如意中。比照自己的历史,回忆过去的岁月,哪怕再苦涩的往事也总能品出甘甜,幸福与快乐似乎只是昨天与明天,但绝对不在今天。其实,昨天就是曾经的今天,今天在明天终将成为昨天。粗心的人们在自设的不如意中不知不觉地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幸福。

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日益淡漠的今天,能够和三五位好友,品茗谈心或浅斟慢饮、赋诗作画,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快意与幸福啊。卧病在床时有人端茶送水是幸福的;事业低潮时有人相辅相扶是幸福的;失意落魄时有人嘘寒问暖是幸福的;困难当头时有人伸手相助是幸福的;生命中有金兰之谊与生死之交是幸福的;家人团聚是幸福的;事业成功是幸福的;家庭和睦是幸福的;拥有知识是幸福的;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幸福的……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是幸福的!幸福存在于我们的心灵的感知之中。

一个幸福的人不是由于他拥有的多,而是由于他计较的少,懂得发现和寻找,且具有博大的胸襟、雍容的风度。很多时候,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像野草一样蔓延滋长,像空气一样弥散充满于每个空间,只要你留意,得到它其实很简单。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但凡福祸相倚,苦乐参半,只要从容处世,看淡得失,积极努力地发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幸福的感觉就会接踵而来。

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时空的分秒间、就在我们的心灵里……幸福的源泉就来自于我们内心深深的仁爱。

史例解读

持之正

王延,字世美。后周长丰(今河北省任丘县东北长丰镇)人。重然诺,性耿直,“九岁丧母,泣血三年,几至灭性”。累迁刑部尚书,以太子少保致仕。《晋书·王延传》:“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

王延官至中书舍人,权知贡举。当时,吏部尚书卢文纪同宰相崔协不和。这时崔协的儿子崔颀正在参加策试。卢文纪对王延说:“人们称赞你在朝中选拔人才注重实效,不以虚名取人,我也一直认为你是这样的人。有这样一则寓言说,从前一个越国人善于游泳,他的儿子刚出生,他的妻子就把孩子扔到水里。别人感到奇怪,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他的父亲善于游泳,儿子也一定会游得很好。’这样做行吗?”卢文纪走后,王延说:“卢公这些话是为崔协说的,与他的父亲有矛盾,难道能株连他的儿子吗?”

经过考试,王延录取崔颀为甲科进士,人们都称赞说王延办事公正。

对于王延的厚道与大度,在晋书中还记载了一则小故事:王延家的母牛生了一头小牛犊,他的邻居以为是自己家的牛犊走失的,王延就毫不吝惜地送给他。后来,那人找到了自家的牛犊,才知道自己误认了,就把牛犊送还,并向王延道歉。结果,王延仍然把牛犊送给了他。

执之严

海瑞(1514-1587),字汝贤,自号刚峰,琼山(今海南琼山市)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嘉靖二十八年(1546年)中举,四十五年(1566年)任户部主事。这时,嘉靖已多年不上朝,民不聊生,加上常年灾害,盗贼猖狂。过去谁敢进谏,嘉靖不是廷杖就是杀头。廷臣、督抚争上符瑞,礼官纷上表贺。海瑞目睹邪气大盛,朝政日非,人民痛苦,国将不国,决心进谏。他料进谏将被杀头,便买好棺材,与妻诀别,遣送童仆,于是上疏指斥嘉靖错误,致国乱民穷,劝其悔悟不再修道,上朝理政,治好天下。嘉靖大怒,将他关进监狱。嘉靖不久中毒死,海瑞得释,其声誉更隆,被任应天巡抚,他锐意改革,政绩显著。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死在任上。南京人罢市痛哭,送表的人长达数百里。海瑞忠君爱国为民,冒死上疏,其耿直时人敬佩,后人景仰。

虞允文为弹劾自己者求情

虞允文,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中进士,绍兴三十年奉命出使金国。他看见金人运粮造船的人很多,忙忙碌碌一幅备战的情景。等他告辞回归南宋的时候,金主完颜亮用马鞭指着南方,踌躇满志的说:“我将看花洛阳。”虞允文回到京都杭州,向高宗奏明了所见的情况和完颜亮的话,请求加强防御。

次年,完颜亮果然率大军南下入侵南宋,虞允文以中书舍人的官职参谋军事,到采石犒赏军队。正好赶上主将王权罢职,三军无主,他毅然督战,率领众将大破敌军。

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立了大功,而且他一直主张抗金。但御史肖敏之却弹劾他,他也不争辩,上章待罪。这时候已经是太上皇的宋高宗到德寿宫,对虞允文被弹劾的事情愤愤不平地说:“采石之功,肖敏之何在?不要听他瞎说。”而且他认为肖敏之弹劾不当应该免职,宋孝宗只好照办。但虞允文却认为肖敏之为人端方正直,不应该受这样的惩罚。于是虞允文上书请将肖敏之召回原职。宋孝宗赞许虞允文所言宽厚,准奏了。

作为御史的肖敏之,其职责在于纠察百官,弹劾错了在所难免,如果因为一两次失察就丢了官,以后的御史谁还敢监督臣子、弹劾别人。而在这次冲突中,挽留肖敏之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被他弹劾的虞允文,这足以显示虞允文为公而忘私,非但不乘机报复,反而挺身而出,请求召回肖敏之复职。虞允文以国家大事为重,抛弃个人恩怨,为弹劾自己的人求情,难能可贵。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典句札记】

此句论述了识人和用人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国君或者领导应当知道怎样辨别贤人和恶人。另外,在知道了谁是贤人以后,还要委以重任,人尽其才。知道了谁是恶人,还要罢黜他的职位,把他驱逐得远远的,使其不能为害社稷。不能人尽其才的,是怠慢;不能在国内规避恶人,是过错。

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品学兼优、有突出成就和造诣的人。

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的育人、选人、用人环境,造就一支专业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队伍,使他们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这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氛围。

历代以来,统治者都把任用贤能的人才当作治国之首务,为政之根本。

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唐太宗也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司马光则说:“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明太祖朱元璋则说得更为具体,他说:“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

对于人才自身的修养和使用原则,荀子提出“无能不官”“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要求“量能而授官,皆使其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管仲主张“察能授官”,认为“授事以能,则人上功。”“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靠不知,与不可,强不能,靠不知,谓之劳而无功”。强调只有根据人们的实际能力分配任务,才能鼓励人们积极争取立功。

对于人才的任用,古人讲究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忌求全责备。司马光评价汉高祖刘邦说“奋布衣提三尺剑,八年而成帝业,……唯其知人善任使而已”。司马光总结了历代王朝兴亡更替的经验教训,因而得出“兴亡在知人”的结论。可见,合理用人的前提是知人。只有知人,才能做到“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古代使用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指出:“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管仲说:“不知贤,害霸也;知而不用,害霸也;用而不任,害霸也;任而不信,害霸也;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也。”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这些言论也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史例解读

举荐贤者

吴择仁,字智夫。北宋永兴(今河北省涿鹿县)人。以父任为开封雍丘主簿。黄河堤坏,沿岸十六县皆选派僚属进京向朝廷报告情况。吴择仁也被派任,宰相范纯仁独对择仁以为特异,说:“簿领之中竟有这样的人才啊?后知大鹿县。因治行优异,升为熙河路转运判官。

吴择仁出任大鹿县令。中贵人谭稹的老家就在大鹿县,是县境内的富豪。他家的奴仆犯法,吴择仁依法逮捕,予以惩处。中贵人谭稹感到受了侮辱,又羞愧又恼火,心存报复,就在暗中散布谣言,对吴择仁进行中伤。徽宗信以为真,派出户部郎中宋乔年前往审理。宋乔年正直无私,并不是一个唯上命是从的官吏。吴择仁听到朝廷的官员来到后,依照礼仪规定,端坐在长廊下,接受审查。宋乔年审核了囚犯的案卷,核实了财政、仓库的收支,没有找到丝毫徇私舞弊的过错。

当吴择仁送他回朝时,宋乔年说:“我这次来,原是奉命对你进行审查,是为了查处你的罪行,结果我发现了一位行为廉洁、才华出众、真正为民办事的人才,我将向朝廷如实报告审查结果,并推荐你。”

不久,皇上召见吴择仁,提拔他为熙河路转运判官。

李纲急辞求去

唐朝的李纲,屡次劝谏太子建成,可是太子总不肯听话,于是李纲想要告老还乡。

高祖皇帝听说后骂李纲说:“你从前做了潘仁的长史官,难道现在做了我的尚书官,倒羞耻起来,不肯做吗?”

李纲答道:“潘仁是个叛贼,可是我劝他,他一定是听的,所以我做了他的长史官,并不感到惭愧。陛下您是一位创业的明主,我所说的话,就好像一块小石子投在大水里,一点儿也没有影响,我去劝谏太子,也是这个样子。这样说起来,我怎么敢永远污辱尚书的官职,并且污辱了太子的东宫呢?”

皇帝说:“我晓得你是一位正直的大臣,可以辅佐我的儿子!”

李纲听了,才肯留下来。

王旦举荐寇准

王旦(957-1017)北宋名相,字子明,和寇准同为北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寇准声名赫赫,而王旦却鲜为人知。其实在寇准显赫的政绩背后,王旦的支持和举荐,功不可没。

寇准有不凡的胆略和才干,宋太宗、宋真宗对他都很器重。但寇准的缺点也很明显,他比较独断自任,器量也欠宽宏。《宋史》说他是“虽有直言之风,而少包荒之量”。与寇准同年考取进士的王旦,大寇准四岁,他的为人,可以借用宋太宗评价吕端的话来概括:“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更准确地说,其实他小事也并不糊涂,而是不去计较。

王旦从不为家务琐事发怒或者怪罪下人。有一次他家的厨子想试试他的忍耐限度,故意把灰尘投进肉羹里,王旦看了看,就只吃白饭。家人问他怎么不吃羹,他说:“我今天不想吃肉。”改天,厨子故意把灰尘掉进饭里,王旦看了看,说:“今天我饭也不想吃,就来点粥吧。”

一次,王旦这边送公文到寇准那边,体例不合。寇准禀报上去,王旦被真宗批评,手下人也都跟着挨罚。不久寇准那边送来的公文也出了类似问题,王旦手下的堂吏们欣然呈给王旦,心想这下可逮着报复的机会了。哪知王旦只是派人送还给寇准,请他改正后再呈送。寇准很惭愧,见到王旦就说:“老兄,你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肚量?”王旦笑而不答。尽管王旦为人宽厚,又识大体,但是任职既久,也不免有人批评他。说王旦坏话最多的就是寇准。而王旦则基本都是说称许、赞扬寇准的话。时间长了,连宋真宗也替王旦打抱不平,说:“你如此赞美寇准,他却总说你不好。”王旦替寇准辩解说:“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我管事久了,失漏肯定不少。寇准直言无隐,更见得他是个忠直的大臣,我所推重的,就是这样的寇准啊。”

王旦自从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正式登上宰相之位后,一直担任宰相十多年。而寇准虽然比王旦早两年登相,却经历了几起几落。王旦任宰相后不久,寇准被真宗罢免枢密使之职。他托人私下请求王旦,说想当节度使。王旦吃惊地说:“将相之任,怎么可以自己要求呢!我不接受私人的请求。”寇准以为这事没可能了。可是不久他真的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得到了节度使之职,寇准觐见真宗时称谢,真宗告诉他,这都是出于王旦的推荐。王旦虽然不接受他的私请,但以公而论,却认为他有这个资格。寇准既愧且叹,这才承认自己有不及王旦之处。

祁黄羊举荐仇人解狐

春秋时代,有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国家。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训练军队。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它辞职。

悼公要祁黄羊再推荐一个可以担任中军尉的合适的人选。祁黄羊推荐了仇人解狐,悼公很惊讶就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而祁黄羊却说:“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后来悼公相信了他,就派人去请解狐。

前去请解狐的小兵跟解狐说了个明白,解狐听了很是疑惑,心想:祁黄羊怎么会举荐我当中军尉呢,我一定要去找他问个明白,他会不会害我呀?一天,解狐去了祁黄羊家,解狐问:“你怎么会举荐我做中军尉呢?我可是你的杀父仇人呀!”祁黄羊对他说:主公要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哪个人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你一定要好好干呀!”解狐听了很感动说:“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不计前嫌,真是难得呀!我一定会好好干的。”解狐就这样在中军尉的位置上干了起来。

欧阳修唯才是举

欧阳修在汴京为官时的最大功绩,便是嘉祐二年的主试。要不是他挽狂澜于既倒,不仅北宋古文运动行将夭折,而且苏轼父子也可能湮没终身。

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21岁的苏轼和弟弟一同考中进士。主考官欧阳修读完苏轼的文章后,大为叹服,他给同是考官的梅尧臣写信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可喜,可喜!”欧阳修为发现一个杰出的人才而欣喜若狂,同时又感到后生可畏,他想让苏轼出名。宋仁宗读到苏轼的文章,高兴地说:“我今天又为子孙得到了一名宰相。”就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后来苏轼及苏辙便拜欧阳修为师。

欧阳修一生,还举荐过包拯、胡瑗、曾巩、吕公著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北宋名臣和文坛大家。王安石早从曾巩那里听讲过欧阳修对他的好评,但直到嘉祐初年才登门拜访。欧阳修对他的姗姗来迟并不介意,“倒屣相迎”,延之于广座之中。后又有《赠王介甫》诗:“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这位不阿权贵的翰林学士,以一代文宗之尊,竟对当时一名默默无闻的后生晚辈以李白、韩愈期许,实是难能可贵。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典句札记】

此句说的是民心相背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和百姓的喜好、憎恶相反,违背了人的本性的话,就会有灾难降临。这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意思相近。

“好人之恶”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于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行为,“秦人纷爱骄奢”秦朝便二世而亡。“恶人之所好”,古来奸佞之臣对于忠臣总是水火不容,百般的陷害诬陷,无所不用其极。如果重用这些奸佞之臣,国家就会很快垮掉。

“拂人之性”,是对前句补充,如果只注意前句一味的不“好人之所恶”则容易犯人云亦云的错误。所以说此处也暗含了不人云亦云,坚持原则的意思。当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多数人的观点是正确,这就提醒人们,如果要提出和大多数人相左的意见,一定要慎重考虑,莫要妄下结论。

史例解读

做人要坚持原则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龙门人。夏阳,县名,今韩城,靠近龙门。祖辈世代都担任着史官,他的父亲司马谈任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38岁时(即父亲去世后三年)在丞相的举荐下继任父职。司马迁42岁那年,汉武帝下令实行太初历,他开始着手写作《史记》。司马迁夜以继日地写作,几年以后,写出了《史记》的部分手稿。司马迁把它呈给武帝。武帝翻阅后,大发雷霆。因为司马迁在书稿中毫不避讳地记载了武帝的错误。武帝的宠妃懿妃曾经想让司马迁为她写赋,因遭拒绝而记恨司马迁,这时便趁机进谗言:“听说司马迁恃才自傲,自比圣人,根本不把陛下放在眼里。”武帝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向司马迁问罪。大臣们都沉默着不敢讲话,只有一位大臣因受懿妃的指使极力怂恿武帝严惩司马迁。但老丞相仗义为司马迁求情,御史大夫也支持丞相,武帝便只好从轻发落,责令司马迁重新修改《史记》。

司马迁痛苦愤怒之下要辞官:“不求苟活于世,但求无愧我心!”当他来到父亲灵位前禀告时,想起了对父亲的承诺:“一定要完成老人家著史的遗愿!”于是,他决心忍辱发愤,对《史记》进行修改,将历史的事实分散写在诸多章节中。不久,汉军北伐匈奴胜利而归,武帝吩咐司马迁将此事记入史书。司马迁本来只为卫青立传,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李广威武无敌,战功显赫,却含恨而死,决定也为他立传。有人提醒司马迁:“你这样做,只怕又会引来祸端。”司马迁一笑置之,坚持为李广作传。

司马迁正在写《李广传》时,一个朋友来看他,顺手拿起刚写出的部分手稿看起来。朋友发现,司马迁对李广打仗退敌、脱险、射虎等细节,写得神采飞扬,但后面又写李广心胸不宽,公报私仇,于是就问司马迁:“你后面这样写李广,不是有损他的形象吗?”司马迁说道:“我写历史,真实是第一原则,不能以个人好恶而隐匿真相。”

《李广传》写得文辞华美,武帝看后非常满意。但是懿妃又无事生非:“李广如此勇猛善战、战功卓著却未能得以封侯,而且在战场上只让他起辅助作用,这不是批评朝廷用人不当吗?还有,他自刎而死,这不是说朝廷逼害忠良吗?”

事隔不久,李陵兵败被俘,投降了匈奴。武帝盛怒之下,下令诛杀其全家。有一武将冒死求情,武帝也将其斩首。于是,文武官员没有人敢为李陵说话。武帝命令司马迁将此事写入史书,以警后世。

司马迁四处寻访,得知李家世代忠良,一心为国,李陵投降匈奴也是为了救所属士兵的性命。司马迁又找到李陵的旧部,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于是,他心里有了底,毅然决定要写出真相,决不让忠良之人蒙受不白之冤。

他的朋友就又提醒他,要三思而后行,不然,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但司马迁却不改初衷。他说:“先父在世,曾谆谆教诲我,史须采实,著史须以事实为准,我也深知此理。所以,我怎么能违背父训和良知,不让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呢?”

武帝看了司马迁的手稿之后,立刻下令将司马迁投入大牢,定为死罪。后来连同丞相在内的诸多大臣为司马迁求情,武帝才免去了他的死罪,但条件是要求司马迁用钱财或接受宫刑代替死罪。

可是,司马迁却一脸无奈:钱财——家徒四壁,没钱可用来抵罪;宫刑——士可杀不可辱,无法接受!他就只有等着被处死。

这天夜里,司马迁思前想后,久久不能入睡。天快亮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见父亲言之谆谆地对他说:“忍辱方能负重!我辈著史,只为传真相于后世。你如此撒手自去,谁能担著史之重任?”司马迁惊醒了,陷入了沉思……司马迁接受了宫刑,忍辱负重,发愤写作,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史学巨著——《史记》。

做人必须遵循是非原则。“著史须以事实为准”,“不能以个人好恶而隐匿真相”,这是司马迁坚持的职业道德原则。为了实践这一道德原则,他忍辱负重,承受了一般人难以忍受的耻辱和酷刑。一部《史记》,不仅记载了历史的真相,而且记载了司马迁的血泪心路,为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树立了一个楷模。

卖友升官,不得好报

李燮,字德公,东汉汉中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人。灵帝时,拜安平相,复为议郎,迁河南尹。

李燮是谏臣李固的儿子。当初,李固罢官,自知不能免于灾祸,将三个儿子送回家乡。当时李燮才13岁。李燮的姐姐文姬,贤惠有智,默然独悲,说:“李氏将面临灭门的祸患了!自太公以来,积德累仁,为什么却会如此呢?”然后她秘密地与二位哥哥谋划先将李燮隐藏起来,就说送李燮回京师,人们都信以为真。很快灾难发生,李固遇害,朝廷下达命令,让州郡逮捕李固的三个儿子。文姬就求告父亲李固的学生王成,说:“君执义先公,有古人之节。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灭,其在君矣。”王成被她的义节感动,于是带着李燮乘船顺着长江东去,在徐州隐姓埋名。李燮改名换姓做酒店的伙计,王成则在街上摆摊算卦为生。两人平时互不相认,只在暗中往来,相互照应。

十多年后,梁冀被诛除,于是大赦天下,李燮才得以回到家乡,为父兄服孝。

姐弟相见,悲感天地。姐姐训诫李燮说:“先公正直,为汉忠臣,而遇朝廷倾乱,梁冀肆虐,令吾宗祀血食将绝。今弟幸而得济,岂非天邪!宜杜绝众人,勿妄往来,慎无一言加于梁氏。加梁氏则连主上,祸重至矣。唯引咎而已。”李燮认真地听从姐姐的教诲,谨言慎行。王成终老后,李燮以礼埋葬,感念旧恩,四季设位祭祀。

李燮在灵帝时,升任河南府尹。当时已经形成了买官的风气,诏书又命令征用三亿钱,用以修建西园。李燮上书陈言劝谏,辞议恳切,于是皇帝下令停止修建。在此之前,颍川郡的甄邵阿附梁冀,当上了邺县县令。他的一位朋友因为得罪了梁冀,走投无路之际投奔甄邵。甄邵表面上装着答应帮助他,但是暗中却派人告诉梁冀。朋友从而遭到杀害。甄邵卖友求荣,得到晋升,任为太守。这时,偏偏他的母亲病故。为了当官,甄邵就把母亲埋在马厩之内,直到任命的文书下达,他去上任以后才正式发丧。后来,甄邵去洛阳的路上,被李燮碰到了。李燮命令军兵把甄邵的车轿推翻到沟里,鞭棰齐下,一顿乱打,最后在他的脊梁上贴上布条说:“卖友升官,贪官埋母”。然后,把甄邵的恶行全部上报朝廷,朝廷免去甄邵的官职,判处终身监禁,使这种势利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典句札记】

此句是规劝君王的一句话,也就是说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好君王:“遵循忠诚信义,以获得天下;若骄奢放纵,便会失去天下”。其实不光是国君,作为普通人也应该以诚信为本,懂得忠诚,讲信用。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根基。一个人只有以诚信之心,信守道德,仁善处世,诚信做人而不伪,不欺心,也不欺人,不失其道,不损己德,方不辜负天道自然赋予人的本性。

史例解读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隋文帝杨坚(541-604)登上皇位后,能够自律自警,生活节俭,勤政爱民。他告诫自己的孩子说:“治理国家,必须树立法制的权威,取信于民。我朝的法律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不管是谁犯了法,都要受到惩处。”他的五个儿子中,三皇子杨俊无视国法,仗势欺人,霸占别人田产,抢夺百姓妻女,干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事。隋文帝知道后,断然下令削去杨俊的官职,依法惩处。这件事在朝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治理国家,必须取信于民。

正义无畏

黄龟年(1080-1143),字德邵,号竹溪先生。南宋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南宋崇宁五年进士,累官侍御史、中书舍人。

黄龟年还没有做官时,永福县的主簿李朝旌认为黄龟年才华出众,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黄龟年也答应了这门亲事。后来黄龟年考中进士,李朝旌已经去世,家境贫穷,就有人劝请黄龟年辞掉这门亲事,另选权门富户女子为妻。黄龟年说:“当时我答应了这门亲事,不能现在因为人家贫穷就辜负人家,撕毁前盟。做人应当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否则,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人世呢?”于是迎娶李朝旌的女儿为妻。

黄龟年为官不计安危,不惧权贵,以国为重,刚直不阿。据史书记载:绍兴元年秦桧升任参知政事,很快又升任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是宰相的职位,秦桧力主与金朝议和。绍兴二年使臣王伦被金朝放回,建议警惕金朝和议的诚意,遭到秦桧压制。在举朝皆未知其奸的境况下,黄龟年冒着生命危险,连奏三本弹劾秦桧“专主和议,阻止恢复,植党专权,徇私欺君,合正典刑”,表现了“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绍兴八年,秦桧再次登上宰相之位,“对凡主战之臣,诛锄殆尽”,黄龟年被免职,移居湖州。

后来,英宗皇帝御制《五伦书》,把黄龟年弹劾秦桧的语言载入“臣道篇”,以风励天下。

张良拾鞋

张良(前?-前186),西汉初年的重要谋臣。字子房。先世为战国时韩国人。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恰巧,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老人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张良觉得很惊讶,很不愿意,心想:你算老几呀?让我帮你捡鞋子?甚至想揍对方,但看到老翁年老体衰,而自己却年轻力壮,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到桥下帮老人捡回了鞋子。

谁知道,这位老人不仅不道谢,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脚来说:“替我把鞋穿上!”张良心中大怒,想到:这糟老头子,我好心帮你把鞋捡回来了,居然还得寸进尺,要让我帮你穿鞋,真是过分!

张良正想脱口大骂,但又转念一想,反正鞋子都捡起来了,干脆送佛送到西天,好人做到底。于是默不作声地替老人穿上了鞋。

老人连一句客气话都不说,边走边说:“孺子可教。五天后,一大早你到这里等我,我要教给你兵法。”过五天,天刚亮的时候,张良如约前往,老人已经在那里等着。老人说:“与长辈约,你却后到,这是为什么?”说着扬长而去,临走,对张良说:“过五天再来,早来一点。”五天后张良还没有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不久那老人就来了,看到张良先到,高兴地说:“应该这样。”于是拿出一册书交给了张良说:“此书能够让你辅佐别人成王称帝,成为帝王之师。”说罢飘然而去。

天亮了,张良看到这册老人用自己用毕生心血注释而成的《太公兵法》。张良经过一番刻苦的钻研,学到了真正的本领。后来帮助汉王刘邦成就了帝业。

怎么治理国家

子贡问孔子怎么治理国家。孔子说:“使粮食充足,军队强盛,人民信任。”

子贡又问:“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去掉一些,在这三者之中应先去掉哪一个。”

孔子回答说:“先去掉军队。”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了,应去掉什么呢?”

孔子说:“去掉粮食。”接着又说,“自古以来人都会死,但是没有老百姓的信任就不能立国,这就是说老百姓把粮食作为生存的根本,没有粮食就会死,但是自古以来哪个不会死呢?而且人是万物的主宰,如果没有信任来守身,即使活着又用什么来立身呢?还不如死了好。”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曾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茍。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于是,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

一次,私塾里,小公权又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小公权感到十分得意。

放学以后,小公权发现一棵大树下面,有几个孩子在玩耍。他想加入,结果遭到大家的拒绝,原来老师经常表扬他,他很得意看不起大家。孩子们就不喜欢他,当然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柳公权很生气,于是用激将法说:“我知道你们比不过我,不敢和我玩!”孩子们不服气,决定和他比试。但是比什么呢?柳公权很狡猾,就说:“我们比字!谁写得好,谁就当将军,写得不好的就当马,给将军骑!”孩子们居然答应了。

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以为自己是第一个,但是抬头一看,却发现有一个孩子也写好了。

这时,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的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老头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值不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脑儿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几个小伙伴都停住笔仔细听老人的品评,小公权见老头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头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宇。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里看看去吧!”

最后,小公权只好被人当马骑了,他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屈辱和委屈,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了。后来他决定到华京城里去看看。华京城离柳家塬有四十多里路。第二天,他起了个五更,悄悄给家里人留了纸条,背着馍布袋就独自往华京城去了。

柳公权一进华京城寿门,见北街一颗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去看,不禁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地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的老汉没有说假话,他惭愧极了,心想:和字画汤老爷爷比起来,我真是差得太远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字画汤面前,说:“我愿拜你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秘诀……”字画汤慌忙放下脚中的笔,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畸形人,生来没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脚巧来谋生。虽能写几个歪字,怎配为人师表?”

小公权一再苦苦哀求,字画汤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道: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

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向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已练了五十多个年头了。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乌黑了。可是,我的字练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谢过字画汤,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麋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熔铸到书法艺术里去。

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结构严谨,刚柔相济,疏朗开阔,为书法界所珍视,素有“颜筋柳骨”的美称。可以说是戒骄成就了柳公权,如果柳公权一味的自满,那么他写字的才能只可能埋没于乡间。不会有提升,更别说成为名家了。

诸葛恪骄失人心

诸葛恪,三国时吴国大臣诸葛瑾的长子,蜀国丞相诸葛亮的侄子,自幼聪慧过人,深得孙权的欣赏。成年后,即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向太子孙登待讲道艺,并为宾友,为左辅都尉。

诸葛恪曾多次要求自己领兵平定居于丹阳山上的山越人,虽然当时的人皆认为不太可能,连父亲诸葛谨亦认为不会成功,更说:“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诸葛恪不会令诸葛家兴盛,反而会令家族遭到诛杀。)”。可是,由于诸葛恪坚称他必会成功,孙权于是在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提拔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诸葛恪上任后实行坚壁清野政策,成功逼山越人向朝廷投降;诸葛恪更下令不得对投降的山越人有所怀疑或拘禁他们。后来臼阳长胡伉拘禁投降的山越人周遗,诸葛恪以违令为由将胡伉处死,其余未投降的山越人见此,认为朝廷只想他们出降,并无加害的意图,于是不论老幼都相继出降。孙权为嘉状诸葛恪平定山越的功绩,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候。公元243年,诸葛恪出兵袭击舒县。后来更曾意图攻击寿春,因孙权认为不可能成功而被阻止。

公元245年,吴国重臣陆逊病故,诸葛恪升为大将军,驻武昌,并代替陆逊领荆州事。

后来孙权不适,见太子孙亮年幼,便令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兼任太子少傅。公元252年,孙权病危,又遗诏诸葛恪、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以及侍中孙峻处理身后事。孙权死后,孙弘意图除去诸葛恪,被孙峻知悉并告诉诸葛恪,于是诸葛恪将孙弘杀死。诸葛恪升任太傅后,消除监视官民的官员和制度,免去拖欠的赋税和取消关税。此举广受臣民欢迎,亦令诸葛恪深受人民爱戴。

会稽王建兴元年冬(公元252年),魏国进攻东兴,诸葛恪等领军击退魏国的进攻,进封阳都候,加任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但此战获胜后,诸葛恪有轻敌之心,翌年(公元253年)就打算出兵攻打魏国。他不听其他官员的劝谏,率二十万人出征,因此渐失民心。诸葛恪围攻合肥新城但不能攻破,军中于此时爆发疾病,很多将士病倒,诸葛恪以为是谎报,不作理会。后来魏国救兵赶至,诸葛恪才撤军,但吴军已因疾病而伤亡惨重,官民怨声载道。很快,诸葛恪又打算出兵青、徐州。孙峻见诸葛恪民心渐失,发动政变,设酒宴伏兵杀死诸葛恪,诛灭三族。诸葛恪死时51岁。

宋濂好学守信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大文学家,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宋濂小时候家境贫寒,但是喜欢读书。因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大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由衷地称赞说:“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宋濂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后来,到了明朝宋濂接受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礼聘入朝为官,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被尊为“五经”师,并且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魏文侯冒雨应约

魏文侯(前?-前396),名斯,战国时期魏国的创立者,公元前445至前396年在位。有一次,魏文侯与掌管山泽园圃和田猎的官员虞人约定,将于某一天一同去附近的一个山上打猎。二人说好不见不散。

这一天到了,几个大臣在宫里陪着魏文侯,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歌舞。文候很高兴,大臣们看到文候高兴,自然也很愉快。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下起雨来。文侯也突然想起来,今天是他与虞人约好打猎的日子。于是他就命令下人赶快为他准备马和弓箭,他要去打猎。

左右的官员们都非常不解,问道:“主公,刚才我们一起喝酒,欣赏歌舞,大家都很高兴,何不继续呢。更何况现在下起雨来,您这要去哪里啊!”文侯说:“刚才我忽然想起来,今天是我和虞人约好去打猎的日子。我不能违约啊,虽然刚才我们在一起喝酒欣赏歌舞,也很快乐,但是既然我和人家约好了,而且说定不见不散,那么我就一定要去的。”大臣们都劝他说:“主公,现在下雨了,您不去的话,虞人不会有什么意见的。更何况您是主,他是臣子,主人做什么都是对的,臣子不能对主人挑毛病。您还是不要去了。”

魏文侯不肯,仍旧让下人们赶快准备马匹、弓箭,自己到内室换上了打猎的行装,准备出发。大臣们还想说什么,可是魏文侯一句都不听,坚持去履约。此时,虞人正在他和魏文侯约定的地点等候,看到突然下起雨来,他想,文侯肯定不会来了。可是就在这时,听到远处有马蹄的声音,接着就看到文侯骑着马向自己跑来。虞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赶忙上前给文侯行礼,对他说:“主公,下雨了,您不必来赴约啊,”文侯却说:“我和你约好的,即使下再大的雨我也得来啊,否则就是不讲信用啊。”说完就拍拍马屁股,往树林中打猎去了。

守约是诚信的要求和表现,魏文侯信守约定,冒雨打猎,体现了他的诚信。君王的诚信对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强大,与魏文侯的诚信不无关系。

郭震冒雪访可汗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北)人。18岁举进士,任通泉尉。后升为都督加安西大都护,他来到唐朝边界河西走廊后,立足发展生产、围垦荒地,从此军粮充足、士气旺盛,获得众人欢心。他还在南境峡口建筑和戌城,控制了深州南北通路,使原来僻静的深州城成为中原通往西域的一大重镇。郭震又特别注意和西域各族部落交好,尊重他们的民俗习惯,使玉门关内外羌笛悠扬,杨柳夹行,一派友好和平的气氛。

唐中宗神龙二年的冬天,郭震准备出关拜访西突厥可汗乌质勒。年过七旬的乌质勒,多年以来与唐王朝一直都保持着友好关系。因此,郭震很尊重他,约定日子前去作一次礼节性的拜访。

这是郭震以封疆重臣的身份首次和可汗见面。副使解琬建议送去一份最好的礼物,这样可以使可汗感受大唐的真情实意。那么,送什么礼物呢?那当然总离不开黄金、珠宝和蜀锦绸缎。可是,郭震觉得送这些都不太好。“乌质勒贵为可汗,哪能没有这些金帛呢?”郭震解释说,“送得过多,反而被他轻视,过少嘛,也会让他认为是小看了他。”

“都督的意见,还是不送的好?”解琬疑惑地向。“乌质勒是很讲情义的,我们步行几百里去拜访他,就是最好礼物。”郭震谐趣地说,“如果要礼物,我这柄宝刀,是天后(武则天)赐予的,转送给他,岂不是最好的礼物吗?”

就这样,郭震拒绝了用金珠玉帛充当礼物的方法。郭震和解琬一行打点行装,准备启程。突然,风云四起,万里长空飘起鹅毛般的大雪。“此雪什么时候可以停止?”郭震抬头仰望,问解琬。“看来不要多久。塞上风云,一日数变,稍过些时候就会停止了。”解琬答。他在边城住了多年,见多识广。

可是,正午时分。风助雪威,雪下得更大了。漫山遍野,一望无涯,都是白茫茫。这是塞上多年来少见的大雪。郭震望望天空,果断地下令,立刻上马出发。“都督,雪路难行,何不另行改期。”解琬劝阻说,“我想可汗也能估计到我们不会去的。”

“不行。我们双方既已讲定时刻,怎么可以背信失约?’郭震摇摇头,表示不同意,“何况又是我先提出的。要知道,突厥人最讲情义,如果连这么小的事都失信于他,今后他还敢相信你吗?‘民无信不立’,副使博学,必定知道魏文侯的故事吧。”

“知道!知道!”解琬见主官如此认真,连忙应诺。

“当年魏文侯尚且能按约见山村隐士,我们作为大唐官员更不能失信突厥可汗。”郭震言之凿凿,“否则又怎能统率军民。”

郭震等一行人终于启程了。马蹄踏着三五寸厚的雪,过了一个丘陵又一个丘陵。当天晚上,郭震来到了突厥可汗驻地。

乌质勒和太子婆葛早在幕帐外恭候多时,见郭震冒雪来到,赶忙迎上前去。“可汗,让你久等。雪深马行迟,路上耽误了时间。”郭震颇感歉意,忙鞠躬作揖。

“无妨!无妨!大都督大唐贵人,事务繁忙,尚且如此讲信守义,我十分敬佩,”乌质勒出自肺腑,满怀兴奋地说,“百闻不如一见,都督果然名不虚传,真是相见恨晚啊!”

“岂敢,岂敢。”郭震更加谦恭地说,“能与可汗竭诚相见,我也不虚此行了。”雪下得更猛烈了,乌质勒站在雪里过久,有点头晕,他为了不失主礼,请郭震进帐,促膝长谈,十分融洽。

天刚拂挠,郭震尚未起床,副使解琬突然闯进,一把抓住他的手臂说:“都督快走!乌质勒中寒暴死,听说,他的太子说是我们害了他。”“我诚心对待突厥,乌质勒虽死,他儿子总不能不讲理吧。”郭震稍稍一惊,但立刻冷静下来,“我们到这里来是为了友好,要让他们知道。”

郭震立即赶到乌质勒灵堂,跪拜大哭。“我这次来,本意是和可汗长谈,哪里想到可汗竟不幸故去,”郭震沉痛地对小可汗婆葛说,随手摘下了腰上系的宝刀,“我没有祭吊礼品,现在只能将这把刀献给您,这把刀乃是则天皇帝所赐,权表示我的心意吧。

婆葛被郭震的诚心感动了,抹着眼泪说,“都督大人真是有信有义之人,难怪我父王再三夸奖,要我唯大人马首是瞻。”

当天,郭震和小可汗婆葛继续在融洽的气氛里进行了会淡。婆葛接受了郭震邀请,约定在丧事结束之后,他将到深州回拜。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典句札记】

此句讲的是怎么样才能获得财富。《大学》中“财”的出现可谓频繁,和后来的腐儒,不谈钱、不敢谈钱不一样,因为“财”直接关系的是民生的问题,如果要齐家治国是不能够回避财的。此处提出的关于生财之道,在千百年来的今天也是适用的,“生产的多,消耗的少”,这条生财之道被普通的老百姓经常运用;另外,“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意思是生产时勤奋,消费的时候节俭,说的是“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的道理,一个人一个国家如果“开源节流”做得好那么就会富裕强盛起来。

为政重在理财,财政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发展。国库殷实,财用充足,则国力强盛。

国家的一切费用皆来源于民众,治国者既要能以德化民,又要能广开财源,注重培育壮大各种经济成分,增加收入,使国库储备宽裕充足。在治理政事中,免去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廉洁自律,勤俭理政,不挥霍民脂,不私吞民膏,从而实现国富民强。

史例解读

不私吞民膏

归融(?-853),字章之。唐代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唐元和年中进士。历官左拾遗、翰林学士,累官兵部尚书,封晋陵公。为官廉正刚直,不附权要。

归融升任御史中丞。湖南观察使卢周仁因为南方屡次发生天灾,想转调其他地方任职,于是拿取湖南地方的羡余钱十万贯向朝廷送礼。归融弹劾说:“当今天下,本是一家。朝廷中的财富与地方上的财富,都属于国家所有。卢周仁为了个人的图谋,将百姓的血汗公然行贿,违犯禁令,以收买个人私恩。传播出去,天下人争相效法,将会令百姓受到更深的侵害,这种事情从卢周仁开始,请求皇上严加惩戒,把他所送的礼物退还,以代替穷苦百姓应上交的租赋,以正风气,杜绝后患。”于是,皇上把卢周仁所献的钱物收缴,用于应对水旱灾害。

自力更生

拓跋嗣,北魏明元帝,享年32岁,在位15年(409年十月至423年),有一次,全国连着几年发生霜旱等灾害,农民没有收成。于是,太史令王亮就向拓跋嗣上书,要求迁都邺地,解救饥荒,躲避灾难。

但是博士祭酒崔浩说:“如果把都城迁到邺地,虽然能够躲避这次饥荒,却不是长久之计。现在迁都,要留下军队守旧都,这样只能有少数一部分人向南迁,这些人住不满几个州的土地,要和汉人杂居。这样一来,就会暴露我们人口少的实情,四方邻国会轻视我们。再一个,我们的百姓也不习惯那里的水土,害病伤亡的人会很多。第三,旧都的守兵减少之后,临近的柔然等国就会攻击我们,他们一旦领兵前来,云中、平城一定会发生危机。我们居住在北方,崤山之东发生变乱,我们派遣轻装骑兵向南进攻,把部队分布在山林中,就没有人能知道我们人数。第四,老百姓看到我们征战就会慑服。明年春天,杂草生长起来,家畜能够吃饱,牛奶能够供应上,又有蔬菜水果,就可以维持到秋天粮食成熟,我们面临的暂时的灾难就能够克服了。”

拓跋嗣听后说:“现在国库已经空了,没有办法等到明年秋天了,如果明年秋天再发生饥荒,怎么应付呢?”

崔浩说:“挑选最贫寒的饥民,让他们去太行山以东的地区谋生,如果明年再发生饥荒,到时候再想办法,只是现在不可迁都。”

拓跋嗣同意了他的意见。挑选百姓中的贫寒人家前往太行山以东的三个州去谋生,并派左部尚书代郡人周几统率军队镇守鲁口,安抚他们。拓跋嗣自己也耕种农田,又命令官员劝勉指导人们从事农耕和种桑养蚕。第二年庄家丰收,百姓富足安定。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典句札记】

此句讲的是仁人和不仁的人对于财富的态度:仗义疏财与唯利是图。其实就是讲怎么样才能保有财富。

仁德是永远享用不尽的财富。

如何保持财富?财富藏在哪里最安全?答曰:藏在民间。仁德之君,以百姓利益为重,没有私心私欲,他对待财富的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贪不吝,以自身的德才治国理财,以求得民富国强的长治久安。

没有仁德修养的人,为了自己的贪欲和享受,不顾生财为公的道义,只是攫取和侵吞,这样无德、缺德、损德而得来的财富,虽然也可暴富,但是不可能长久,迟早终会散去。民间说“富不过三代”,现在很多是富不过一代,甚至富不过三年。

由此可见,只有仁德才能长久保有财富,才能享有财富。

史例解读

仁德才是传家宝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和包拯同朝,吴县(今属江苏)人。他做穷秀才的时候,心中就念念在救济众人;后来做了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族的贫寒。先买了苏州的南园作为自己的住宅;后来听见风水家说:“此屋风水极好,后代会出公卿。”他想,这屋子既然会兴发显贵,不如当作学堂,使苏州人的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么多数人都兴发显贵,就更好了;所以就立刻将房子捐出来,作为学宫。

他一心想有利于群众,不愿自己一家独得好处。结果,自己的四个儿子,作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他的儿子们曾经请他在京里购买花园宅第一所,以便退休养老时娱乐,他却说:“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园林甚多,而园主人自己又不能时常的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何必自己要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仲淹的几个儿子,平日在家,都是穿着布素衣服。范公出将入相几十年,所得的俸钱,也都作了布施救济之用;所以家用极为节俭,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照普通人的心理,以为这样,太不替子孙打算了,谁知道这才是替子孙打算最好的法子。不单是四个儿子都做了公卿,而且能继承他父亲的传统,舍财救济众人。

所以,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传到了数十代的子孙,直到现在,已经是八百年了,苏州的范坟一带,仍然有很多范氏的后人,并且还时常有优秀的人才出现。世人若是想替子孙打算,想留饭给子孙吃,按照范文正公的存心行事,将会是最好的方法。

淡泊名利,则名利自来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耶律楚材后来做了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世祖的军师,军国大事多数是由他来决策,他借此而救护了无数的人民。因为元太祖好杀,他能够劝谏太祖不要滥杀。他身为宰相,却是布衣蔬食,自己生活非常的刻苦。耶律楚材还是个大佛学家,利欲心极为淡泊:在攻破燕京的时候,诸位将领都到府库里收取财宝,而他却只吩咐将库存的大黄数十担,送到他的营中;不久,就发生了瘟疫,他用大黄治疗疫病,获得了很大的效果。他不积钱财,但是他的子孙,数代做宰相的,却有十三人之多。

不以利易赏

叶禺页是宋高宗绍兴初年的进士,在常州做知州。有人劝他把地方上赋税的盈余,献给上司,以博得上司的欢心,说不定可做一个更大的官。

叶禺页说:“名义上说是盈余,实际上如果不是重复(加重)的征收,那就是横暴的取了。用利去交换奖赏,我的内心实在很羞耻!”

后来,叶禺页做到宰相,他的为政识得大体,抑止了官场上贪图侥幸的人。

叶禺页当宰相时,穿着、饮食以及服侍他的僮仆婢妾,跟从前完全一样。他做了20年的官,到了死的时候,只有一亩的地,由此可以晓得他生平的廉洁清白。

叶禺页死了后,被谥封“正简”。林光朝写了一首诗去哀吊他,诗中有两句话说:“传家惟俭德,无地着楼台”。大家都认为这是真实的情形。

为国理财

程琳(988-1056),字天球。北宋中山博野(今河北省蠡县)人。仁宗时任参知政事、拜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谥文简。程琳为人敏锐严厉,为政持重不扰。

延州府东北群山绵延,无法建立城郭,因而外族的骑兵很容易侵扰流窜。知州程琳曾经捕获西夏的军事首领,只是对其训诫后放其回国,由此,西夏也声称不再捕虏汉人。后来,西夏设计侵扰,先让五百户西夏人驱赶着牛羊,请求边关守将放行来投降,并说:“契丹的军队已经到了附近,国内大乱,自愿来归降。”程琳说:“这是诈降之计。如果契丹的军队侵入,应当举国御敌,怎么能允许他们来投降?最近刚听说西夏正在捕捉叛逃的,就是这些人吧?否则,就是用来诱我上当的。”拒不接纳。过了不久,果然有三万西夏骑兵逼临边境,声称要追捕叛降者。程琳命令全力戒备,不要轻举妄动,只是关闭城垒,静观其变。西夏军怀疑宋军已经有所戒备,只好撤回。

程琳改任三司使,上任后对官府仓库中的物品管理得特别严,对于收入、支出的审核格外慎重。凡是宫中取用物品,稍有不符合手续之处,就坚决不予承办;有些手续虽然完备,但是并非急需的,仍然上奏皇上,然后决定是否支出。因此宫中宦官都说程琳专横不讲理。程琳听到以后说:“三司府库中的财赋不是哪个人所私有,而是属于整个国家的,为朝廷所有。我为皇上珍惜这些钱物,与我个人有什么关系呢?”

王翦置家产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铜川)人。生卒年不详,秦始皇时期将领。

有一年秦始皇派李信及蒙恬率军20万伐楚。结果由于李信轻敌,导致秦军大败,楚军在打败李信军后,还一直向西进军,大有反攻秦国的势头。秦王政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于是亲自赶往频阳,请王翦出来率领大军攻楚。王翦起先假意推辞,说自己年老体弱,又有病在身,疲乏无力,实在不能担当重任,请秦王另选良将。秦王政执意要王翦为将。王翦说:“如果大王一定要任用我为大将,非60万人不可。”秦王政立即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并表示愿意听从王翦的谋划。

王翦率领秦国60万大军准备出发了,秦王政亲自到灞上为王翦送行。王翦临行时,请求秦王先行赏赐了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为国作战,以后有的是赏赐,还用得着害怕家里会穷困?”王翦说:“作为大王的将军,有功劳才可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顾念我的时候,我就应该及时向大王请求赏赐一些产业来留给子孙后代。”秦王听后大笑。

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在这期间,连续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请求赏赐良田。有人觉得王翦索取无度,应该适可而止,就对王翦说:“将军连续请求赐予家业,太过分了吧。”王翦说:“不对。秦王暴魇疑人,现在这支60万的大军几乎是秦国的全部军力,如果我不多次请求赏赐来表示自己的意志,秦王不会怀疑我吗?”秦始皇为人多疑,王翦请田只是为了明哲保身,王翦几乎带走大部分秦军兵力,而没有引得秦始皇起疑,实属难得。

家富国穷者不值得道贺

周朝时,有个人名叫陶答子,在陶城(今山西永济县北边)做了三年官,名誉并不很好,可是家产却比以前富了三倍。他的妻子屡次规谏他,陶答子都不听从他妻子的忠告。

过了五年以后,跟随他的车乘多达一百辆。当他休假还乡时,族里的人都杀牛宰羊来恭贺陶答子。只有他的妻子抱着儿子哭泣。婆婆看了,很生气,认为这样是不吉祥的。

陶答子的妻子说:“我丈夫在陶城做官,家里变富,国却穷了。上上下下的人都要唾弃他,他败亡的现象已经可以看得见了,我情愿和孩子一起逃避!”婆婆听了非常愤怒,就把陶答子的妻子赶出了家门。

过了一年后,陶答子因罪而被处死刑。他的母亲因为年老而免受刑罚,可是变得无依无靠。陶答子的妻子就回来赡养婆婆,一直到婆婆逝世。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典句札记】

此处讲的是仁和义对于国君的重要性,如果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那么在下位的人就会喜爱忠义的;而喜爱忠义的人做事不会半途而废的;如果能够实行仁义的话,就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了。此处,还体现了儒家“仁义”治国的思想。

聚财为民。德义相辅,上下同心。

为政者的德行,对社会风气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能够处处以民为重,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谋利益,人民必会受到感化而忠信仁义。就会上下同心,为国家创造财富,积累财富,为国所用,为民所用。

史例解读

宽国利民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夏,包拯调任为三司户部判官。当时的三司是中央财政机构,户部掌管全国户口、两税等,户部判官协助三司使的工作。不久,包拯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转运使负责一路(相当于省)的财政、监察等行政事务。在地方,包拯十分重视体察民情,要求朝廷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安居乐业。两年之后,包拯被召回开封,提升为户部副使。在此期间,他曾前往河北解决军粮问题,又曾到陕西解决运城(今属山西)盐业问题。在河北,他奏请将用作养马的田地,还给地方和农民。在运城,他改革盐税法令,以便利于商贩经营盐业。

为了利国利民,包拯积极推进改革,在经济方面,包拯一方面主张压缩开支,另一方面又主张不能苛剥平民。当时有一种政策,由政府向城镇百姓强行购买国家需要的物资,价格比市场价格低。这就成了剥削民众的一种手段。包拯坚决反对这种害民政策。他列举陕西强购军用物资的危害,“前后人户破蔼家产不少”,因而要求废除这种办法。包拯建议,国家急需物资应该“置场收买”,以公平的价格,自由收购。这一建议,无论对减轻百姓负担,还是对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都是有利的。前面提到的运城解盐问题,也是由于包拯极力支持改革,使解盐的生产与销售,由原来官方垄断,改革为允许商人买卖。这一改革,不仅解除了百姓为政府搬运官盐之苦,而且同样有利于食盐的流通。沈括称赞这种“通商法”,“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此外,包拯还曾主张方田均税,即丈量地主豪强的土地,防止他们漏税逃役。他还曾鼓励民间采矿炼铁等等。可见,包拯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改革,目的在于“宽国利民”。

义姑弃子,齐军退兵

齐国军队去攻打鲁国,到了鲁国郊外的地方,看见有一位妇女走在路上,妇女的一只手牵了一个孩子,另一只手抱了一个孩子。齐国的士兵就去追她。那位妇女就把手里抱着的小孩子丢掉,跟了牵着的孩子一同逃跑。

士兵把那位妇女追到了,就问她:“你丢弃手里抱着的孩子,却带了牵着的孩子一同逃走,这是什么缘故呢?”

那位妇人回答:“刚才带着走的,是我哥哥的儿子。被抛弃的那一个是我自己的儿子。我看当时的情势,这两个孩子是不能共同存活的,所以我宁可把自己的儿子丢了!”

齐国的将官听了不解地问道:“哥哥的儿子和自己的儿子,那一个比较亲呢?”

那妇人答道:“对于自己的儿子,是一种私爱。对于哥哥的儿子,是一种公义。抛弃自己的亲骨肉,虽然心中痛苦,可是从公义上来说,这是对的!”

齐国的将官就叫自己的军队停止前进,不再去攻打鲁国。他感叹地说:“鲁国的妇女尚且晓得行义,这种仁义的国家,那里可以去攻打他们呢?”于是便带兵回齐国。

那位妇女先前丢掉的孩子的性命,也得以保全了。

鲁国国君知道了这一件事后,就送给那位妇人许多礼物,并且尊称为“义姑姊”。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典句札记】

此处借用孟献子的话,“具备车马的士大夫家不去计较养鸡养猪的事情”,来说明:一个国家应该以道义为利益,而不应该以财利为利益。另外,此处还蕴含了不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的道理。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应该并重。德政理论的缺陷就是重政治、轻经济,过分强调义利之分,片面要求人们舍利取义、克制私欲、清心寡欲、逆来顺受,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殊不知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雄厚的物质财富的支持,这种稳定只是暂时的、表面的,也是脆弱的,甚至是虚假的。

史例解读

君子不营小利

柳元景(406-465),字孝仁,河东解县(今山东临朐西南)人,南北朝时期宋朝名将。柳元景自幼善于骑马射箭,以勇猛著称。为人“寡言有器质”。应召到刘义恭部下,任中军将军,迁殿中将军,司空行参军,开府仪同三司。

柳元景宽宏高雅,升任开府仪同三司,加南豫州刺史,位显权重。但柳元景出身行伍,当朝理事,非其所长。当时朝中权要和达官贵人都在经营产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谋求财富,只有柳元景一无所有,廉洁清慎。他家有数十亩菜园,除供自己家吃用以外,种菜人便将吃不了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出售。日积月累,竟有数万钱。种菜人就把钱送到家里,向柳元景交账。柳元景听说后,很不高兴地说:“我之所以开辟这个菜园,目的是让您种植,供给家里吃用的,并不是用来取利的。现在,你却拿到市场上去卖,与老百姓竞争,损害百姓的利益,这怎么能行呢?”于是就将这些钱送给了种菜人。

楚王因贪婪丢失汉中

张仪,生年不详,卒于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年)秦惠王想攻伐齐国,但忧虑齐、楚结成联盟,便派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张仪利诱楚怀王说,“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此言,与齐断绝关系,并派人入秦受地,张仪对楚使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兵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南丹水之北),虏楚将屈丐等70多人,攻占了楚的汉中,取地600里,置汉中郡(今陕西汉中东)。这样秦国的巴蜀与汉中连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也使秦国的疆土更加扩大,国力更加强盛。

用财买官,不如施散家财

有一次,鲁国的南宫敬叔,跟孔夫子到周朝去,在老聃那儿问礼,在苌弘那儿访求古乐。

当初,南宫敬叔因为家里太有钱了,在国内犯了罪,逃到卫国去了。等过一段时间,他又返回鲁国,在朝廷里用许多贵重的物品贿赂官员,想要恢复原来的官职。

孔夫子知道这件事,就说:“像他这样买官做,那么失去禄位的人,还不如早点穷了,来得好!”

子游听了,问道:“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夫子说:“有钱的人不讲究礼法,是一种祸殃啊!南宫敬叔由于有钱的缘故,失去他的官位,可是他仍然不肯改过,我恐怕他将来还有祸患哩!”

南宫敬叔得知了孔夫子的这一番话,便立刻遵循礼法,把财产施舍掉了。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

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典句札记】

此句是大学最末一段,也是对上段引用孟献子的话做议论。着重论述了管理国家应该重义轻利。如果国政交给见利忘义的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考虑长远的发展,灾害就会随之而来。也就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对于当今着重于经济发展的当政者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以义为利,以德治国。

作为执掌国家政权的执政者,应当以德治国,施仁德之政,以仁德教化民心,最大限度地造福百姓。因为,人心如果失去了道德制约,就会见利忘义,失去良知,社会风尚就会趋向奢靡败坏,于是贪污腐败、坑蒙拐骗、偷盗抢劫,乃至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各种社会犯罪都将泛滥。因此,治理国家者,不能丢弃道德这个治国之本;平民百姓,更不能丢弃道德修养这个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义与利是辩证的统一,以利养民与以义教民,不可偏废;以德化民与为人民谋福利,不可武断地割裂;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是和谐发展的核心。道德养性,财利养命。只讲道德精神,忽视经济发展,生活贫穷,那么这个“道德”就是空话,是空头政治,是不会长久的。但是,如果只注重金钱物质的占有,否定道德的建设,那么,人们就会丧失灵魂,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发展方向。

国家是全体公民共同的国家,天下是天下人共有的天下,不是属于某一姓、某一家私有。古人说:“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孙中山也说:“天下为公。”因此选贤与能,以德治国,才是真正的“治国”之大道。

史例解读

天下为公

高柔,字文惠,三国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县)人。历任尚书郎、丞相理曹掾、颍川太守、侍御史、廷尉,赐爵关内侯,后封延寿亭侯。

高柔在家乡时,曾对人说:“当今英雄并起,陈留是四方争战的战略要地。曹将军虽然占据兖州,本有四方之图,只是未能得以安坐自守。而张府君先前得志于陈留,我忧虑事变会突然发生,所以,想与大家共同避难。”众人都以张邈与太祖关系很好,高柔又年少,不在意他说的这些话。高柔的父亲高靖,任蜀郡都尉,在西州去世。当时路途艰险,兵寇纵横,高柔冒着危险到蜀都迎丧,辛苦荼毒,无所不尝,三年才得以返回。

高柔后来升任廷尉。魏国初年时,三公很少参与朝政。高柔上疏说:“天地依靠四时来成就其功德,国君依靠大臣的辅佐来振兴治理国家。成汤倚重伊尹的辅助,成就功业;周文王、周武王凭借周公、吕望的才智,建立大业。及至汉朝初期,萧何、曹参等人都是以元勋来做皇帝的心腹。这些都是开明贤圣的君王能够赏识信任大臣,而贤明有才能的大臣倾力辅佐君王的例证。当今的三公辅佐大臣,都是国家的栋梁,是黎民百姓所敬仰的人。把他们安置在三公的位置上,却不让他们参与国政,于是他们只好在家各自修养,很少对国家政事提出意见,这实在不是朝廷尊敬任用大臣的大义,也不是大臣出谋献策、辅佐君主的道理。古时刑律、政事疑而难决时,就在槐树下、草野中公开讨论。今后,朝廷遇有什么疑问难题或者刑狱大事,应该及时虚心地向三公咨问。三公可在每月的初一、十五这两天上朝议事,也特别延请他们参与时政的讨论议定,放开言论,让他们尽情议论政治的得失。这样对皇上的决策以及国家政局的稳定,都会有很大好处。”文帝赞赏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做事正义而有利可图

狐偃,戎国人,重耳的舅舅,又名舅犯、咎犯,智计过人,帮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想要会合诸侯,咎犯说:“不可以,天下人还不知道你的大义。”文公说:“那怎么办?”咎犯说:“天子因为叔带发难,躲在郑国。你为什么不接待他,借这个机会行大义?而且还能树立你的威信。”文公说:“我能够做得到吗?”咎犯说:“事情若是能够成功,就是继承了文王的事业,立下了武王的功绩,扩充土地,安定了边疆,都在这一举了;事情若不成功,挽救了周室,让天子脱了难,成就了教化,名垂青史,也在此一举。你不要犹豫了!”文公听从了他,于是和骊戎国,使天子在成周安定下来。天子将南阳的地方赐给了他,于是称霸诸侯。做事正义而有利可图,建立大功业,文公可以说是聪明的了。

李林甫误国

李林甫,(?-752)唐玄宗李隆基时著名奸相。他收买嫔妃宦官,探得玄宗动静,迎合意旨,因而获得信任,掌握大权。他为人忌刻阴险,对于才名高和受到玄宗重视的官员,必设法排斥,表面上甜言蜜语相结,背后却阴谋暗害,时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同时为相的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皆被他排挤罢相。

李林甫对于那些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宰相地位的人,必欲除之而后快,在他的观念中,官场上只有利害关系,没有亲情可言。韦坚的妻子是李林甫的舅舅姜皎的女儿,所以当韦坚受到皇上倚重时,李林甫便亲近他,巴结他,讨好他。韦坚因为在漕运方面成绩突出,受到玄宗的赏识,有入相之心,又和李适之关系亲密,李林甫便讨厌他。在李林甫的授意下,朝廷罢免了韦坚江淮租庸使等使职,任命他为刑部尚书,而让杨慎矜接替他。提升为尚书,好像安排了他一个美官,实际上却夺了韦坚的实权,使他失去了继续取得更大成绩的机会,同时也就丧失了入相的机会。

李适之因为没有提防李林甫而中了他的圈套,被排挤。李适之为人随便,不够慎重。天宝五载(746年)正月,李林甫对李适之说:“华山有金矿,开矿采金可以增加国家财富,皇上还不知道这件事。”李适之见玄宗奏事时便建议在华山开矿。玄宗问李林甫,李林甫说:“我早就知道,但华山是陛下本命和王气所在,开凿不吉利,所以从来不敢提议在华山开矿。”玄宗写过《华岳碑》,其中说过:“予小子之生也,岁景戌,月仲秋,膺少皞之盛德,协太华之本命,故常寤寐灵岳,肸(xī)向神交。”李林甫知道玄宗迷信卜卦者的话,认为华山乃自己的本命所在,所以让李适之发生这样的失误。玄宗则认为李林甫爱护自己,看不起李适之虑事不周,对李适之说:“从今以后,有事上奏,应该先跟林甫商量商量,不要太随便了。”从此李适之对朝廷的事没有什么发言权了。

有一个官员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地当刺史。后来,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以用。”李林甫当天下午就邀请严挺之的胞弟严损之“叙故”,李林甫满脸笑容地亲自出迎,还亲热地拉着严损之的手哈哈一笑,嘘寒问暖:“哎呀,损之兄,近来好吗?嘿,你看我,整天瞎忙,好几次都想过来看看你,总脱不开身,今天好不容易休息,请你大驾光临,得罪得罪呀,呵呵。”

他最后表示:“关于你大哥的事情,我向皇上谈了几次,皇上也很重视,现在有个机会,我想让他找个借口回京一次,皇上必有重任。”

严损之受宠若惊,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噙着泪水,紧紧地抓着李林甫的双手,连表谢意。

李林甫也很激动,嘴巴贴近严损之的耳朵,嘀嘀咕咕地给严损之搞策划,让严损之替兄写一状纸,借口是“奏称风疾,求还京师就医”,这样肯定能回京城。

严损之依计行事后,李林甫立即拿着奏折,面奏唐玄宗,说我也想提拔严挺之,但他“年事已高,近来又患风疾,授其闲职以便就医”。玄宗闻奏,嗟叹良久,只好授严挺之以员外詹事,到东都洛阳养病去了。

李林甫还极力支持玄宗废太子瑛,劝立武惠妃子寿王瑁,玄宗却立了忠王玙(后改名亨,即肃宗)。他怕太子即位后于己不利,屡兴大狱,以动摇太子根基。他促使杨国忠诛杀太子亲戚和不附己的臣僚,株连数百家。他久踞相位,自张九龄罢相后,独揽朝政,同列宰相牛仙客、陈希烈都怕他而不敢问事。天宝八载(749),咸宁太守赵奉璋拟揭发林甫罪状二十余条,被他指使御史台以妖言逮捕杖杀。天宝十一载,林甫死。此前,他已和杨国忠有隙,死后,国忠唆使安禄山诬告林甫与番将阿布思谋反,玄宗追削林甫官爵,籍没其家产,子婿流配。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玄宗晚年政治腐败,朝政腐败,国无良臣,以致后来发生安史之乱,唐王朝迅速衰落,跟李林甫有很大的关系。

曾国藩受骗于小人

曾国藩在与太平军作战、攻克金陵时,有人自称是某部队的教官,来见曾国藩。那人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有不可一世的气概,曾国藩很是欣赏他。

谈话中,论及用人必须杜绝欺骗,那人义正词严:“会被欺骗或者不会被欺骗,完全看人而定。在下衡量当今人物,说说自己的看法。像中堂(曾国藩)的至诚与盛德,他人自然不忍心欺骗;像左宗棠的公正严明,他人也不敢欺骗;至于其他人,有的别人不敢欺骗他,他却怀疑别人欺骗他,有的已经被欺骗却还不知受骗。”

曾国藩听后非常高兴,待之上宾。

由于一时没有恰当的位置安置,曾国藩就命他去督造炮船。过了没多久,那人就盗取千金逃跑了。

丑事暴露后,部属向曾国藩请示下令捉人。曾国藩沉默很久后说:“算了,不要追了。”部属告退之后,曾国藩不禁自嘲道:“他人不忍心欺骗?他人不忍心欺骗。”

管仲识小人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名相,颍上(今安徽颍上)人。

管仲为周天子平定了戎族的叛乱,从周地返回齐国后就病倒了。齐桓公到处为管仲寻医问药,常常去看望他,但管仲的病情却不见好。

有一天,他看管仲的精神好转,便坐到床头,拉着管仲的手说:“仲父!您的病没有什么好转。以后万一有什么意外,你看谁在大臣当中,合适接替您的位置呢?”

管仲慢慢地坐起来,惭愧地说:“以前臣下竭尽一切精力和智慧,还没有物色到一个理想的人呢!今天重病之中,不久就要归天,还能说什么呢!何况对大臣的了解,臣下不如国君啊!”

齐桓公恳求地说:“仲父!这是国家大事,希望你教导寡人。”

于是管仲微微点头,然后轻声地问道:“那么主公打算拜谁为相呢?”

齐桓公暗自思忖:鲍叔牙是自己的老师,为人正直,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而且自己即位之初,就要拜他为相,可是他一定要举荐管仲,以“五不如”管仲为由坚决辞让相位,这样的人实在难得。同时他是齐国的元老重臣,对国家有很大的功劳,又是管仲的好朋友、大恩人。于是便说:“鲍叔牙可以吗?”

不料管仲回答说:“鲍叔牙是我的知交,确实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称得上清正廉洁。但是,他的毛病是爱憎过于分明,对于别人的过错总是牢记在心,这样谁能受得了呢?做国相的人肚量一定要大啊!”

齐桓公沉思了一会说:“那么隰朋怎么样呢?”管仲马上说:“隰朋为人非常谦虚,遇事能够不耻下问,又能因公废私,关心百姓。凡事用道德来教化人的,便称之为仁;用财物接济人的,便称之为良。隰朋具有仁与良的品德。他做事情,又量力而行,讲求方法。所以任相是完全可以的。国相是最大的官职,国君对于大官,不求细查,不要注意一些小的事情,应该懂得‘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用不斗,大兵不寇。”

说完,管仲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可惜隰朋的年纪太大了,恐怕也时间不长了。”

管仲突然板起脸孔,皱起眉头,严肃地回答说:“易牙、竖刁、常之巫、开方这伙人,你就是不问,我也是要说的。这都是一些危险的人物,你可千万不能亲近他们。”

易牙本来是齐桓公很普通的一个臣子,但心肠毒辣,野心很大。他为了往上爬,获取高位,便想办法接近齐桓公。他有一手高超的厨艺,通过竖刁的关系,开始做了许多美味佳肴送给齐桓公的宠妃卫公姬吃,极力奉承讨好。慢慢地,他就到了内宫为齐桓公烹调。后来听说齐桓公想尝一尝人肉,就把自己三岁的儿子给杀了,做成肉酱献给齐桓公品尝,从而获得了齐桓公的信赖。竖刁,原来是个低下的臣僚。他为了能够接近齐桓公,博得宠信,获取高位,竟然阉割了自己,从而经常跟随齐桓公左右自由进出宫门。常之巫是个巫师,开方原来是卫国的公子,他们都是一些野心勃勃的无耻之徒。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便奇怪地问道:“易牙为了让我尝尝人肉的味道,把自己的儿子都杀了,这说明他尊敬我超过了爱他的儿子,这样忠的人,难道还有什么可以怀疑?”

管仲呆呆地看着齐桓公,然后苦笑了一声说:“人们最疼爱的莫过于自己的儿女。易牙对自己最心爱的幼儿,竟能残忍的宰杀,说明他的残忍超过了一切。这种连牲畜都不如的东西,难道对国君会有什么真心吗?没有人情的人,千万不可重用。”

齐桓公又问:“那么竖刁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吗?他为了侍奉我把自己都阉割了,对我的忠诚难道不是超过了爱惜自己的身体吗?”

管仲语重心长地说:“人们最宝贵的莫过于爱护自己的身体,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惜,难道还能对你尽忠吗?这种人绝不能亲近。”

齐桓公感到有些道理,于是又问:“那么开方?他是卫国的公子,侍奉寡人也有15年了。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都不去奔丧,说明他侍奉我,超过了对他自己的父亲。这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呀!”

这时管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人们最孝敬的莫过于自己的双亲,开方对自己的父亲如此残忍,连死都不看一下,难道对您还会忠心吗?他放弃千乘之国的太子地位,前来侍奉国君,可见他的野心也不止是做千乘之国的太子,您可千万不要重用他,否则会给国家带来祸乱啊。”

齐桓公想了一想,又问道:“常之巫能知人的死生,可以除去顽疾,这难道也值得怀疑?”

管仲说:“生与死,是由命运决定的,重病只有经过医治才会好转。国君不命他去守本业,反而听任他搞什么巫术。这样,他借此机会什么坏事情都能干出来,你要警惕啊!”

齐桓公听完管仲这番辩论的话,又追问:“竖刁这伙人在我身边已经有些年头了,为什么仲父以前不说呢?”

管仲低下头沉思片刻然后回答说:“河岸的大堤坝可以挡住大水,不让它泛滥成灾。我管理政事好比大堤坝一样,多少能够挡住他们一点,不让他们在您的面前胡作非为。现在大堤就要垮了,水就要泛滥成灾,所以您得当心啊!”

齐桓公只是点头不语。

过了几天,管仲的话传到了易牙的耳朵里,易牙气得咬牙切齿。他马上跑到鲍叔牙家里,对鲍叔牙说:“您是世上最公正的人,谁不知道管仲做国相是您的推荐,可是管仲这个人却忘恩负义,国君让您做国相,他却说了一大堆的坏话,还极力推荐隰朋,我真为你打抱不平啊!”

易牙满以为鲍叔牙会记恨管仲的。谁知道鲍叔牙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竖起大拇指夸奖管仲说:“管仲忠于国家,不讲私人交情,这正是我当初推荐管仲的缘故啊,隰朋是个人才,确实比我强得多,应该由他来担当大任!”易牙听了灰溜溜的走了。

管仲病故以后,齐桓公依照他的遗言,任命公孙隰朋为相。但是只过了十个月,隰朋又去世了。

这时,齐桓公就请鲍叔牙出来主持国政,但鲍叔牙仍然是推辞再三,齐桓公再三恳求,鲍叔牙只得出来任相,但要求齐桓公把易牙、竖刁、开方和常之巫这伙人赶走。

齐桓公就说:“这件事仲父和我说过,就照仲父的话做吧!”当即齐桓公把这四个人驱逐出了朝廷。鲍叔牙治理齐国,齐国依然保持着霸主的地位。

但是,齐桓公始终没有看清楚竖刁一伙人的险恶用心和伪善的面目。在他们被逐的三年中,齐桓公竟然不理朝政,生了大病。加上常之巫等人到处活动,齐桓公反而认为管仲有偏见,把他们说得太过分了。

这样,到了公元前643年,他又将竖刁这伙人召进了宫廷。不久,齐桓公患病卧床不起,常之巫就放出谣言,说国君将于某日薨。接着易牙、竖刁、开方发动宫廷政变。他们堵塞宫门,筑起高墙,禁止通行,矫发诏令,屠杀齐桓公手下的一批大臣,并将齐桓公禁闭起来,不给吃喝。不久,齐桓公被活活饿死。一直过了三个月,公子无亏夺得君位后,才将桓公的尸体收葬入土。从此,齐国中衰,失去了霸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