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翻译与解读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翻译与解读

宠辱若惊01,贵身若大患0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0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身若大患?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04;及吾无身,吾有何患05?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06;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07

今 译

世俗之人得到宠爱、受到污辱都感到惊恐。看重自身就如同有大的祸患。什么叫得宠爱、受污辱都感到惊恐呢?得宠爱为至上,受污辱为卑下。得到宠爱会惊恐不安,失去宠爱也会惊恐不安,这就叫“宠辱若惊”。

什么叫看重自身就如同有了大的祸患呢?我所以会有大的祸患,就是因为我看重自身,假如我不看重自身,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能忘记自己而能贵重自身为天下百姓做事的人,才能把天下大任寄托给他;能忘记自己而爱惜自身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人,方可把天下大任付托给他。

评 议

本章是讲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才能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生哲学。具体地说,本章含有两层内涵:其一,含有宠辱不惊,不患得患失的思想。“宠辱若惊”,是指世俗患得患失而言。其二,含有老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思想。

老子认为,世俗之人,患得患失,得宠与受辱皆惊恐不安,故曰“宠辱若惊”。而有修养的至德之人,非同凡俗。“宠辱”一样,本不足言,世俗之人,“以宠为上,以辱为下,自萌好恶之心,故得之失之皆动其心”(林希逸说)。

老子曰“贵身若大患”,是从反面而言,其中含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哲理内涵。林希逸的训释极为明白,他说:“身者,我之累也,无身则无累矣。人反以为贵,是不知其真身之身也。知其真身之可贵,知其真身之可爱,虽得天下,不足以易之。人能如此,则可以寄托于天下之上矣。‘寄托’二字,便有天下不与之意。此章两‘何谓’自有两意,乃古文之妙处。”

注释



01 宠:宠爱。吴澄曰:“宠,犹爱也。”辱:污辱。若:乃,而,亦。惊:惊恐,惊慌。句谓:得到宠爱,受到污辱,皆感到惊恐。河上公曰:“身宠亦惊,身辱亦惊。”

02 贵:吴澄曰:“贵,犹重也。”若:犹如也。与前句“若”字意不同。患:祸患。按:楚简本《老子》、严遵本、帛书乙本、王弼本皆作“贵大患若身”。吴澄曰:“‘贵大患若身’,当云‘贵身若大患’。倒而言之,古语类如此。”

陈鼓应说:“王纯甫说:‘贵大患若身’,当云‘贵身若大患’。倒而言之,文之奇也。古语多类如此者。(《老子臆》)这句话,前人注解多不妥,王道 (字纯甫)的解释为优。焦竑《老子翼》录王纯甫之说。”(《老子注译与评介》)

03 宠为上,辱为下:谓得宠爱为至上,受污辱为卑下。按:此两句,楚简本、王弼本作“宠为下”,误。今据景福碑、陈景元本、李道纯本。

04 有身:即有自我,亦即没有忘掉自我。

05 及:假如。高亨说:“及,如果,假设之辞。”(《老子注译》)无身:即无自我,亦即忘我。

06 若:亦作乃、而解。寄:寄托。

07 托: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