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五十六 受之未尝行色》译文与赏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忍学《五十六 受之未尝行色》译文与赏析

五十六 受之未尝行色

五十六 受之未尝行色

韩魏公因谕君子小人之际,皆应以诚待之。但知其为小人,则浅与之接耳。凡人之于小人欺己处,觉必露其明以破之,公独不然。明足以照小人之欺,然每受之,未尝形色也。

【译文】

魏公韩琦在谈论到君子还是小人的问题的时候说,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应当以诚相待。如果知道他是个小人,那么与他交往浅一点就可以了。一般人如果遇到小人欺负自己,发现后就一定要揭露这个小人,从而破坏小人的诡计,唯独韩琦不这样做。他的贤明足可以认清小人的欺人行为,但是他每次遇到小人欺负,都接受下来,从来不在神色上有所表现。

【评析】

对任何人我们都要做到以诚相待,不管他是君子还是小人。韩琦就是奉行这样的处世哲学。在遭到小人欺负的时候,他也不会试图揭露小人的卑劣行径和诡计,而是试图用自己的真诚来感化对方。

《颜氏家训》中有“巧诈不如拙诚”的教导。有些人很害怕自己吃亏,所以总是要欺骗别人,甚至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不肯说实话,好象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人占了大便宜。其实,采取机巧的欺诈行为,不如以拙笨的姿态表明自己的诚恳。这样,才有可能感动对方,使对方对你心存感激。欺诈别人,无论其方式有多么机巧、隐蔽,最终都会露馅,从而使自己名誉扫地,今后难以做人。

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误解,那么主动赔礼道歉就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它可以宽慰对方郁闷的心情,获得对方的谅解。在与客户洽谈业务的过程中,发自内心地赞美对方也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它可以使对方在内心深处感觉到一种浓浓的暖意,从而促进业务谈判的进展。

典例阐幽 为人处世要以和为贵

孔子的弟子冉有有句名言:“礼之用,和为贵。”继孔子之后的孟子,也倡导“和”,孟子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以民心的向背作为战争和政治成败的关键,做人也是如此。

清代着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深谙“和为贵”的道理,他生前名满天下,广结人缘。他与王有龄相识之时,王有龄正是落魄的时候。当时,胡雪岩还是钱庄的伙计,他冒着危险将钱庄的500两银子挪出来,慷慨赠予王有龄,让他打通关节做官,而自己却因此被逐出钱庄。王有龄得到胡雪岩资助的500两银子后,找到昔日的同窗何桂清,在何桂清的帮助下,他顺利当上了浙江海运局主办,专门主管海上运粮的船只,这个职位在清末算得上肥差,从此王有龄鸿运大发,后来还当上了杭州知府,在他的鼎力相助下,胡雪岩也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胡雪岩与左宗棠相遇之时,左宗棠正忙于攻陷杭州城,当时军队急需粮草和军饷。官兵吃不饱,没有力气作战,又没有钱发军饷。胡雪岩见情况紧急,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就出钱出力解决了这两项难题。从此,左宗棠与胡雪岩成为莫逆之交。

后来,左宗棠西征新疆之时,胡雪岩是左宗棠的“总后勤”,因屡建奇功,经左宗棠保荐,被朝廷赏赐二品顶戴和黄袍马褂。这也是他“红顶商人”之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