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见大卷一》译文与赏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智囊《见大卷一》译文与赏析

见大卷一

见大卷一

【原文】

一操一纵①,度越意表②;寻常所惊,豪杰所了。集《见大》。

【译文】

上等智慧的人对事情的一操一纵,往往出人意料;平常人感到惊讶的,豪杰之士却很明了。因此集《见大》卷。

【注释】

①一操一纵:指处理事情的不同方略。操,把持。纵,释舍。

②度越意表:指超出意料之外。

太公望诛杀华士 孔子处死少正卯

【原文】

太公望①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②曰:“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译文】

太公望吕尚被周天子封为齐国国君。齐国有一位名叫华士的人,立志不向周天子称臣,不与各诸侯国君交往,人们都称赞他很贤明。太公望三次派人召请他,他却一直不肯来,所以太公望就命人杀了他。周公问太公望:“此人是齐国一位品行高尚的贤士,为什么杀了他呢?”太公望说:“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国君交往的人,难道我还指望他会来向我称臣,并和我交往吗?我不能使他来称臣并与我交往,便一定要把这种人抛弃掉。我三次召请他不来,这种人必定是叛逆之人。如果树立这样的人作为品德高尚的榜样,我还能够与什么人来一起拥戴天子呢?”

【注释】

①太公望:即吕尚,西周初年的军事家、政治家。

②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辅佐成王为政。

【梦龙评】

齐所以无惰民,所以终不为弱国。韩非《五蠹》之论本此。

【原文】

少正卯①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孔子为大司寇②,戮之于两观之下。子贡③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夫子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此,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译文】

少正卯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孔子弟子数次挤满学堂,却又数次被少正卯的讲学吸引走光。后来孔子担任了大司寇官职,便让人把少正卯抓了起来,推到宫门前的望楼下杀掉。他的弟子子贡向孔子进言道:“少正卯是鲁国的大名人,老师您却杀了他,这样做是否不够妥当?”孔子说:“人有五种不可饶恕的罪过,即使抢劫和盗窃也不算在其中:第一种是很聪睿,却为人凶险;第二种是举止怪僻反常,却又玩冥不化;第三种是说话诡诈不实,却又巧言善辩;第四种是记写许多阴暗怪诞的事情,却能够旁征博引;第五种是支持别人做坏事,并替他解释、辩白。人假如犯了这五种罪恶的其中一种,便不免被国君杀掉。而少正卯兼有这所有的五种罪恶,这是坏人中最凶恶的人,绝不能不杀他!”

【注释】

①少正卯:春秋末期鲁国学者,聚重讲学,与孔子对立。少正,复姓;一说为官名。

②大司寇:春秋时鲁国官名,执掌一国司法、治安。

③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子贡为其字。

【梦龙评】

小人无过人之才,则不足以乱国。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驾驭,则又未尝无济于国,而君子亦必不概摈之矣。少正卯能煽惑孔门之弟子,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与同朝共事乎?孔子下狠手,不但为一时辩言乱政故,盖为后世以学术杀人者立防。

华士虚名而无用,少正卯似有大用而实不可用。壬人佥士,凡明主能诛之。闻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当诛也。唐萧瑶好奉佛,太宗令出家。玄宗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阳、丞郭仙舟投匦献诗。敕日:“观其文理,乃崇道教,于时用不切事情,宜各从所好,罢官度为道士。”此等作用亦与圣人暗合。如使佞佛者尽令出家,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解评】

人的才能不一,用处也就不一。所以作为领导,一定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合理地做好安排,使人的作用发挥到极佳,做到人尽其才。华士与少正卯的确是人才,但他们的才能没有正确地发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良好的道德,不在其位却想要谋其政,这当然会坏事。

宋太宗选押伴使

【原文】

“三徐”①名着江左,皆以博洽闻中朝,而骑省②铉尤最。会江左使铉来修贡例,差官押伴。朝臣皆以词令不及为惮,宰相亦艰其选,请于艺祖。艺祖曰:“姑退,朕自择之。”有顷,左珰③传宣殿前司④,具殿侍中不识字者十人以名入。宸笔⑤点其一,曰:“此人可!”在廷皆惊,中书不敢复请,趣使行。殿侍者莫知所以,弗获已⑥,竟往。渡江,始铉词锋如云,旁观骇愕,其人不能答,徒唯唯。铉不测,强聒而与之言。居数日,既无酬复,铉亦倦且默矣。

【译文】

南唐的徐铉、徐锴、徐延休这三个人在江南很有名气,被称为“三徐”,都以学识渊博而闻名于北宋,其中尤其以骑省徐铉的声望最高。一次正赶上江南派徐铉来朝纳贡,按照惯例,宋朝要差遣一位官员作为押伴使去南唐相迎,陪同徐铉前来。满朝大臣都觉得自己的言谈辞令无法和徐铉相比,而害怕担当这一使命。宰相赵普也觉得选押伴使的事很难办,就向宋太祖请示,宋太祖说:“你暂且退下,朕亲自来选择这个押伴使。”过了一会儿,太祖令朝中太监传旨宣召殿前司,命令其把殿前侍卫人员中不识字的人选出十人,开列名单交上去。太祖御笔亲点其中一人,说道:“这个人就行。”在朝的大臣都大吃一惊,中书也不敢再去请示太祖,便催促此人作为押伴使尽快出发。那位殿前侍卫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选中他担任押伴使,也没说什么就去南唐迎接徐铉了。过江到南唐后,起初徐铉在和这位押伴使谈话时,总是洋洋洒洒,妙语层出不穷,连旁观的人都听得十分惊讶。而这位使臣不知道如何对答,只是哼哼唧唧地含混应付。徐铉摸不透这人到底有多大学问,就竭力喋喋不休地和他交谈,住了几日他还是一直没说什么话来和徐铉应对。徐铉感到疲惫不堪,也就沉默不语了。

【注释】

①三徐:南唐大臣。即徐延休、徐铉、徐锴三人,宋朝初年着名学者。

②骑省:即散骑常侍,官名。三国魏置,由汉代散骑和中常侍合并而成。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③左珰(dāng):珰,即宦官的别称。这里指皇帝身边的亲信宦官。

④殿前司:宋代掌管宫殿前禁卫军之名籍的官署。

⑤宸笔:对皇帝亲笔的敬称。

⑥弗获已:不由己,不得已。

【梦龙评】

岳珂云:“当陶、窦诸名儒端委在朝,若令角辩骋词,庸讵不若铉?艺祖正以大国之体不当如此耳。其亦不战屈人,兵之上策欤?”孔子之使马圉,以愚应愚也。艺祖之遣殿侍者,以愚困智也。以智强愚,愚者不解;以智角智,智者不服。

白沙陈公甫,访定山庄孔易。庄携舟送之。中有一士人,素滑稽,肆谈亵昵,甚无忌惮。定山怒不能忍。白沙则当其谈时,若不闻其声,及其既去,若不识其人。定山大服。此即艺祖屈徐铉之术。

【解评】

很多时候,当我们不知所措时,沉默可能是最好的武器。因为沉默在此时会为我们的尴尬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即使是能说会道的人,遇上不善言谈、沉默寡言之人,最后也会选择沉默。

庄王绝缨 袁盎赦侍

【原文】

楚庄王宴群臣,命美人行酒。日暮,酒酣烛灭,有引美人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趣火视之。王曰:“奈何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命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欢。”群臣尽绝缨而火,极欢而罢。及围郑之役,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却敌,卒得胜。询之,则夜绝缨者也。

盎①先尝为吴相时,盎有从史私盎侍儿。盎知之,弗泄。有人以言恐从史,从史亡。盎亲追反之,竟以侍儿赐,遇之如故。景帝时,盎既入为太常②,复使吴。吴王时谋反,欲杀盎,以五百人围之。盎未觉也。会从史适为守盎校尉司马,乃置二百石醇醪③,尽饮五百人醉卧,辄夜引盎起,曰:“君可去矣,旦日王且斩君。”盎曰:“公何为者?”司马曰:“故从史盗君侍儿者也。”于是盎惊脱去。

【译文】

一次,楚庄王宴请朝中文武大臣,命令自己身边的美女来斟酒。夜幕降临,大家正在喝得酒酣耳热时,照明的蜡烛突然熄灭了,这时,酒席中有一臣子趁黑暗之机拉扯了一下美女的衣裙,美女则扯掉了那人的帽带,并催促楚庄王点明蜡烛寻人。楚庄王想:“怎么能为了显扬妇人的贞节,而使臣士当众遭受羞辱呢?于是命令说:“今天与朕一起喝酒的臣子,不扯掉帽带的人就是没有尽兴。”于是,群臣都把自己的帽带扯掉,然后再点上蜡烛,尽欢而散。后来,在楚国围攻郑国的战役中,有一个臣子每次都冲锋在前,五战五胜,斩获敌人众多首级,击败敌人取得胜利。楚庄王询问他的来历,原来他就是那位被美女扯掉帽带的臣子。

汉文帝时,袁盎曾经担任吴王濞的丞相,袁盎的一个侍从与他的侍女私通,袁盎知道这事后,却没有泄露出去。有人用言语恐吓侍从,侍从吓得被迫逃跑,袁盎亲自把侍从追回来,并把侍女赐给他,待他仍像从前一样。汉景帝时,袁盎升任太常,奉命出使吴国,吴王此时正在密谋造反,想要杀掉袁盎,派五百士兵将袁盎的住处围住,袁盎却丝毫没有察觉。这时,正值那个侍从担任看守袁盎的校尉司马,他就买了二百石美酒,将这五百士兵灌得烂醉如泥,卧地不起。到了半夜,他唤醒袁盎说:“你赶快离开这儿,明天天亮吴王就要杀你了。”袁盎问:“你是谁?为什么救我?”司马说:“我就是私通您府上侍女的那个侍从。”袁盎大惊并急忙逃走。

【注释】

①盎:袁盎,西汉文、景时人,字丝。文帝时为中郎,名重朝廷,曾任吴相。景帝时,与晁错不和,吴楚等七国反时,袁盎请诛错以与吴和。后为梁孝王遣刺客所杀。

②太常:汉朝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吏,六卿之一。

③醇醪:美酒。

【梦龙评】

梁之葛周、宋之种世衡,皆用此术克敌讨叛。着张说免祸,可谓转圜之福。兀术不杀小卒小妻,亦胡虏中之杰然者也。

葛周尝与所宠美姬同饮,有侍卒目视姬不辍,失答周问。既自觉,惧罪。周并不言。后与唐师战,失利,周呼此卒奋勇破敌,竟以美姬妻之。胡酋苏慕恩部落最强,种世衡尝夜与饮,出侍姬佐酒。既而世衡起入内,慕恩窃与姬戏。貂蝉事套此。世衡遽出掩之,慕恩惭愧请罪。世衡笑曰:“君欲之耶?”即以遗之,由是诸部有贰者,使慕恩讨之,无不克。

张说有门下生盗其宠婢,欲置之法。此生呼曰:“相公岂无缓急用人时耶?何惜一婢!”说奇其言,遂以赐而遣之。后杳不闻。及遭姚崇之构,祸且不测。此生夜至,请以夜明帘献九公主,为言于玄宗,得解。

金兀术爱一小卒之妻,杀卒而夺之,宠以专房。一日昼寝,觉忽见此妇持利刃欲向。惊起问之,曰:“欲为夫报仇耳。”术默然,麾使去。即日大享将士,召此妇出,谓曰:“杀汝则无罪,留汝则不可。任汝于诸将中自择所从。”妇指一人,术即赐之。

【解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犯错误,对别人的错误一定要记恨在心或者追究到底,这样做并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情况恶化。如果大家都只想到自己的情况而忽略他人的感受,那么往往会造成大家都吃亏的状况,因此只要不是原则上的事,就不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所谓“宽则得众”,只有懂得宽容的人才能拥有很多朋友,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大家的帮助。

屠枰石曲全酒色士

【原文】

屠枰石羲先生为浙中督学,持法严。按湖①时,群小望风搜诸生过失。一生宿娼家,保甲②昧爽两擒抵署门,无敢解者。门开,携以入。保甲大呼言状,屠佯为不见闻者,理文书自如。保甲膝行渐前,离两累③颇远。屠瞬门役,判其臂曰:“放秀才去。”〔边批:刚正人,却善谑。〕门役喻其意,潜趋下引出,保甲不知也。既出,屠昂首曰:“秀才安在?”保甲回顾失之,大惊,不能言。与大杖三十,荷枷;娼则逐去。保甲仓惶语人曰:“向殆执鬼!”诸生咸唾之,而感先生曲全一酒色士也。〔边批:趣甚,快甚!〕自是刁风顿息,而此士卒自惩,用贡为教官。

【译文】

屠枰石羲先生任浙江提督学道时,执法很严厉。他巡视湖州时,一些小人听到消息,就搜集秀才们的过失。有一个秀才在娼妓家夜宿,地方保甲在第二天清晨就把秀才和妓女抓住送到衙门,没有人敢释放他们。衙门一开,保甲就将二人带入公堂。保甲大声地禀告事情的经过。屠公假装没有听见,照常处理公文。保甲跪着渐渐地向前挪动,离秀才和妓女越来越远。屠公用眼光示意守门的差役,并在差役的臂上批了几个字:“放秀才走。”差役明白了他的意思,偷偷地放走了秀才,保甲却一点也不知道。秀才走了以后,屠公抬头问道:“秀才在哪里?”保甲一回头见秀才没影了,大吃一惊,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屠公下令将他责打三十大杖,带上枷锁示众;妓女也被赶出衙门。保甲神色仓皇地对人说:“我刚才逮住的秀才大概是个鬼吧!”秀才们都唾骂他,而感激屠公保全了一个贪恋酒色的秀才。自此以后,湖州刁恶的坏风气顿时平息下来,而那个秀才后来自责改过,由贡生出任了教官之职。

【注释】

①按湖:巡视湖州。

②保甲:封建时代的户籍编制。

③两累:两名被系者,指书生和妓女。

【梦龙评】

李西平携成都妓行,为节使张延赏追还,卒成仇隙。赵清献宰清城,而挈妓以归,胡铨浮海生还而恋黎倩。红颜殢人,贤者不免,以此裁士,士之能全者少矣。宋韩亿性方重,累官尚书左丞,每见诸路有奏拾官吏小过者,辄不怿曰:“天下太平,圣主之心,虽昆虫草木皆欲使之得所。今仕者大则望为公卿,次亦望为侍从、职司、二千石,奈何以微瑕薄罪锢人于盛世乎!”屠公颇得此意。

【解评】

古代书生与妓女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很多才子佳人的故事都与此有关。上面的这个故事主要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才能不一,应从大处判别短长,不能以小过错,抹杀别人的长处。人的能力有大小,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人。古人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

杨士奇智保众官

【原文】

广东布政①徐奇入觐,载岭南藤簟②,将以馈廷臣。逻者③获其单目以进。上视之,无杨士奇名,乃独召之,问故。士奇曰:“奇自都给事中受命赴广时,众皆作诗文赠行,故有此馈,臣时有病,无所作,不然,亦不免。今众名虽具,受否未可知。且物甚微,当以无他。”上意解,即以单目付中官令毁之,一无所问。

【译文】

明初广东布政使徐奇进京晋见皇帝,带了一些岭南出产的藤席,准备用来送给朝中大臣。厂卫特务人员截获了他的送礼名单交给了皇上。皇上见礼单上没有大臣杨士奇的名字,就单独召见他,询问其中的缘故。杨士奇回奏道:“徐奇当初在朝中,从都给事中职位上接受诏命,赴广东任新职时,众位朝臣都做诗文为他送行,所以这次来京他才带来这些回赠的礼品。臣当时有病,没有写诗文送他,不然的话,礼单上也免不了有我的名字。现在礼单上虽然有众位朝臣的名字,但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况且这些礼品很微薄,应该不会有其他用意。”皇上的疑虑这才打消了,随即把礼单交给了太监,下令烧掉,一概不予追究。

【注释】

①布政:即布政使,官名。明代分全国为十三布政使司,为管辖一方州府的高级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布政使,简称布政。

②藤簟(diàn):即用藤条做的席子。簟,席子。

③逻者:即巡逻的锦衣卫。明代设立锦衣卫机构,专门负责侦查官员行为,为皇帝的耳目。最初设立锦衣卫的是皇帝的侍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等事,后来完全成为特务机构,包括永乐年间设立的东厂,成化年间设立西厂,武宗时设立内行厂。

【梦龙评】

此单一焚,而逻者丧气,省缙绅中许多祸,且使人主无疑大臣之心。所全甚大。无智名,实大智也,岂唯厚道!宋真宗时,有上书言官禁事者。上怒,籍其家,得朝士所与往还、占问吉凶之说,欲付御史问状。王旦自取尝所占问之书进,请并付狱。上意浸解,公遂至中书,悉焚所得书。已而上悔,复驰取之。公对:“已焚讫”,乃止。此事与文贞相类,都是舍身救物。

【解评】

为人处世要有自己的主见,偏听偏信会给自己的前途和事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有些话,虽然顺耳,却不可轻信,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要偏信一面之词,要用自己的理性去全面地看待一切问题。

萧何弃财取书 任氏舍金藏粟

【原文】

沛公①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②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宣曲任氏,其先为督道仓吏③。秦之败也,豪杰④争取金玉,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荥阳,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

【译文】

沛公刘邦到达秦都咸阳后,他的部将们都争着跑到秦国府库中去瓜分金银财宝,只有萧何去收集秦丞相、御史制订的法律、典章、文书、档案,并妥善收藏好。后来刘邦之所以能全面了解全国的险要关塞、人口的多少、势力的强弱、人民的疾苦,都是得益于萧何所收集的秦朝图书典籍。

秦汉时期宣曲任氏是一个大富商,他的祖先是看管仓库的官吏。秦朝失败后,豪强之人都争着夺取金玉珍宝,只有任氏一家窖藏了许多粮食。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天下,相持于荥阳一带,老百姓无法耕种,一石米价涨至一万钱,从而豪强们的金玉珍宝又都归任氏手所有。

【注释】

①沛公:即汉高宗刘邦。刘邦秦末起事于沛县,杀沛县令,自立为沛公。

②何:萧何,汉初沛县人,官至丞相,曾对秦律删改订补,着有汉《九章律》。

③督道仓吏:督道为秦时官府名称,专负责督催四方诸道租赋者,设仓贮粮,而有仓吏主之。

④豪杰:古时以才过百人曰豪,过千人曰杰。此指拥有一定武装或势力的人。

【梦龙评】

二人之智无大小,易地则皆然也。又蜀卓氏,其先赵人,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之蜀,夫妻推辇行。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陋薄,吾闻氓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芋也)。至死不饥,民工作布,易贾。”乃求远迁,臻之临邛,即铁山鼓铸,运筹贸易,富至敌国。其识亦有过人者。

【解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我们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得失,要有远见。远见,就是目光为常人所不及,睿智为常人所不及,冷静为常人所不及。远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远见必犯错误。

张飞以礼教马超

【原文】

先主①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②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③。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④。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自后乃尊事⑤先主。

【译文】

刘备初见到马超,就任命他为平西将军,封为都亭侯。马超见刘备对他待遇优厚,就疏忽了君臣之礼,和刘备讲话,常常直呼其名字。关羽对此很生气,请求刘备杀掉马超,刘备没有同意。张飞见此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做个榜样,让他知道应当遵守礼法。”第二天,刘备召集全体部将,关羽、张飞带着刀站在刘备身边。马超入席后向两边看了看,不见关羽、张飞在座席上;抬头一看,见他俩侍立刘备身旁,不禁大吃一惊。从此以后,马超对刘备分外恭敬。

【注释】

①先主:三国时蜀汉创建者昭烈帝刘备,史称为先主。

②阔略:形容人豪放阔达,头脑简单,不拘小节。

③字:字讳,这里指刘备的字。

④直:当直,值班,值勤。

⑤尊事:即尊敬的对待。

【梦龙评】

释严颜、诲马超,都是细心作用。后世目飞为粗人,大枉。

【解评】

不能因为受人尊敬和宠信而失去了礼数,失去了做人的原则。任何人在这个社会上,绝不可以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应该有的一些礼节和规矩还是不容忽视的。请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同时要懂得去尊重别人。

吕许公办事思周全

【原文】

仁宗久病废朝①,一日疾差,思见执政,坐便殿,急召二府②。吕许公③闻命,移刻④方赴,同列赞公速行,公缓步自如。既见,上曰:“久病方平,喜与公等相见,何迟迟其来?”公从容奏曰:“陛下不豫⑤,中外颇忧。一旦急召近臣,臣等若奔驰以进,恐人惊动。”上以为得辅臣体。

庆历中,石介作《庆历圣德颂》,褒贬甚峻,于夏竦尤极诋斥。未几,党议起,介得罪罢归卒。会山东举子孔直温谋反,或言直温尝从介学,于是竦遂谓介实不死,北走胡矣。诏编管介之子于江淮,出中使,与京东刺史发介棺以验虚实。时吕夷简为京东转运使,谓中使曰:“若发棺空,而介果北走,虽孥戮⑥不为酷。万一介真死,朝廷无故剖人冢墓,非所以示后也。”中使曰:“然则何以应中旨?”夷简曰:“介死,必有棺敛之人,又内外亲族及会葬门生无虑数百,至于举柩室窆棺,必用凶肆⑦之人。今悉檄至劾问,苟无异说,即皆令具军令状以保结之。亦足以应诏也。”中使如其言。及入奏,仁宗亦悟竦之谮,寻有旨,放介妻子还乡。

【译文】

宋仁宗生病,很久没有上朝理政,有一天,他的病稍好一些,想见一见主持政务的大臣。于是他做在便殿上,急召中书省和枢密院的两位大臣进宫。吕许公接到诏令,过了一会儿才起身入宫,同行的枢密赞公快步行走,许公却仍慢步而行。见到仁宗以后,仁宗说:“久病刚愈,很高兴和你们见面,你为何姗姗来迟?”吕许公从容地奏道:“陛下身体不适,朝廷内外都很忧虑。一旦突然召见左右亲近的臣子,我等如果慌慌张张前来晋见,恐怕会惊动很多人。”仁宗认为他的表现很得体。

宋仁宗庆历年间,石介作《庆历圣德颂》,对当朝的人褒贬得很严厉,尤其对夏竦更是极尽诋毁斥责。不久,朝中发生党派之争。石介获罪,被免职回家,不久病逝。当时山东恰有一个举子孔直温谋反,有人说孔直温曾是石介的学生,于是夏竦就说石介实际上没有死,而是逃到北方契丹胡人那里去了,仁宗就下召将石介的儿子交由江淮地方管制,又派使者和京东刺史,挖开石介的棺材验尸查实。当时吕许公任京东转运使,就对使者说:“如果打开棺材是空的,表示石介真逃到北方胡人那里去了,这样就是将他的子孙斩尽杀绝也不算残酷。万一石介真的死了,朝廷无故挖开人家的坟墓,这是不能以此示范后人的。”使者说:“那又如何?这是皇上的圣旨。”吕许公说:“石介去世后,一定有为他办理殡殓的人,又有内外亲族以及参加丧礼的门生不下数百人,至于抬灵柩埋棺材,必然雇佣殡葬铺的人,现在你就发公文去询问他们,如果没有不同的说法,就命令他们立下军令状,写保证书加以证明,这样就可以对皇上有所交代了。”使者照他的话去做。待禀告仁宗后,仁宗也明白这件事是夏竦诬蔑之词,随即降下圣旨,释放石介的妻子儿女回乡。

【注释】

①废朝:停止百官朝见。

②二府:西汉时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府合称为二府。后以二府代指丞相和御史大夫。

③吕许公:吕夷简,真宗宰相吕蒙正之侄,多智数,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封许国公。

④移刻:过了一段时间。

⑤不豫:天子有病的讳称。

⑥孥戮:为奴隶或判为死刑。一说是诛及子孙。前说释孥为奴,后说释孥为子。

⑦凶肆:即古代出售丧葬用品并承办丧事的场所。

【梦龙评】

不为介雪,乃深于雪。当介作颂时,正吕许公罢相,而晏殊、章得象同升,许公不念私憾而念国体,真宰相度也!

李太后服未除,而夷简即劝仁宗立曹后。范仲淹进曰:“吕夷简又教陛下做一不好事矣。”他日夷简语韩琦曰:“此事外人不知,上春秋高,郭后、尚美人皆以失宠废,后宫以色进者不可胜数,不亟立后,无以正之。”每事自有深意,多此类也。

【解评】

为人处世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而恣意妄为,应该适当想想会不会给别人,甚至是一些无辜的人带来不便。要想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就要思虑周全。思虑周全就如同行军打仗,如何选点、如何驻军、如何指挥,“谋定而后动”,这样才能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冯谖为孟尝君买义

【原文】

孟尝君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收责①于薛者。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②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谖至薛,召诸民当偿者悉来,既合券,矫令③以责赐诸民,悉焚其券。民称“万岁”。长驱至齐,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之,曰:“责毕收乎?”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④,君家所寡有者,义耳!窃以为君市义。”〔边批:奇!〕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焚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疑孟尝,使就国⑤。未至薛百里,民扶老携幼争趋迎于道。孟尝君谓媛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译文】

孟尝君田文询问门下食客中谁熟悉账目,能替他去薛地讨债。冯谖在他名下写道:“能。”于是冯谖准备车辆,整理行装,带上债券契约出发了。临行前冯谖向孟尝君告别时问道:“债务收完以后,应买些什么东西带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到达薛地以后,将债务人全部召来,当他把债券核准以后,便假借孟尝君的指令把欠债全部赐给了百姓,并当场烧毁所有的债券,百姓们高呼“万岁”。冯谖很快就回到了齐国。孟尝君对他如此迅速返回感到奇怪,便穿戴好衣冠接见了他,问道:“债务收完了吗?”冯嫒答道:“收完了。”又问:“你买了什么东西回来?”冯谖说:“您说应买您家所缺少的东西。我看到您的家中金银珠宝堆积如山,牲畜狗马充实外厩,姬妾美女遍布庭院,您家中缺少的只有‘义’罢了,所以我为你买‘义’了。”孟尝君说:“你是怎样购买‘义’的?”冯谖说:“如今公子仅仅拥有一个薛地,不但不体恤这里的老百姓,反而放债搜刮他们,因此我就假借公子的名义,把欠债都赏赐给了百姓,并把债券全部焚毁,百姓高呼‘万岁’。这就是为臣为公子所买的仁义。”孟尝君听后不高兴地说道:“先生可以休息了。”一年以后,齐王对孟尝君产生了疑心,便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当孟尝君行到达距薛地还有一百里的地方时,百姓们便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前往迎接。这时孟尝君才对冯谖说:“先生为我所购买的义,今天我才真正见到了。”

【注释】

①责:同“债”,欠款。

②券契:债券。古时以木板书债券,分为两半,各执其一以作凭证,称契,亦称券。偿债时合券而焚之。

③矫令:假托命令以行事。

④下陈:宾主相接,陈列礼品之处,位于堂下,因称下陈。古时统治者以财务、婢妾充实官府后宫,炫耀权势,称为充下陈。

⑤就国:回到自己的封邑去。

【梦龙评】

谖使齐复相田文,及立宗庙于薛,皆纵横家熟套。唯“市义”一节高出千古,非战国策上所及。保国保家者,皆当取法。

【解评】

冯谖焚烧的是薛地百姓欠债的券契,而收回的是薛地百姓的人心。或许冯谖已经预料到孟尝君肯定会功高震主,必会遭到贬黜。这种以牺牲小利,来换取人心的做法,是很值得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