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昌国君献书报燕王(燕策二)》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昌国君献书报燕王(燕策二)》原文鉴赏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①,下七十余城②,尽郡县之以属燕③。三城未下④,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⑤,用齐人反动闲疑乐毅⑥,而使骑劫代之将⑦。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⑧。齐田单诈骑劫⑨,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注释】 ①五国:燕、赵、楚、韩、魏。 ②下:攻陷。 ③郡县:作动词用。 ④三城:聊城、莒城、即墨城。实未下者为莒与即墨,聊城为燕将所守。 ⑤惠王:燕昭王之子。 ⑥闲:通“间”。疑,怀疑。 ⑦骑劫:燕将。 ⑧望诸君,赵王封乐毅于观津,号望诸君。 ⑨田单:齐将。以反间计使燕王撤换了乐毅。诈,骗。
【今译】 昌国君乐毅替燕昭王会合了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攻陷了七十多座城池,把它们当作郡县全部收入了燕国的版图。在还有三城未攻下的时候,燕昭王死了。燕惠王继承了王位,由于齐国人使用反问计,他对乐毅产生怀疑,就派骑劫去代替乐毅统帅军队。乐毅闻讯逃往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齐将田单以诈术对付骑劫,终于打败了燕军,把七十多座城池重新收回给齐国。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敝以伐燕①。燕王乃使人让乐毅②,且谢之曰③:“先王举国而委将军④,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雠⑤,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⑥,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者,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⑦。将军过听⑧,以与寡人有隙⑨,遂捐燕而归赵⑩。将军自为计则可矣,(11)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遇将军之意乎(12)?”
【注释】 ①敝:衰弱。 ②让:责备。 ③谢:道歉。 ④委:托。 ⑤ :同“仇” ⑥会:适逢。弃群臣,死的委婉说法。 ⑦且:暂且。计事:考虑工作。 ⑧过:误。 ⑨隙:裂缝,指不合。 ⑩捐:弃。 (11)自为计:为自己打算。 (12)遇:待。
【今译】 燕惠王有些后悔,害怕赵国任用乐毅,趁燕国衰弱之机进攻燕国。于是他派人去责备乐毅,并且向乐毅道歉说:“先王把整个国家都托付给将军,将军替燕国战败了齐国,为先王报了仇,天下之人没有不感到震惊的,我每日每天都不敢忘记将军的功劳。适逢先王去世,我刚登王位,左右的人贻误了我。我之所以派骑劫去代替将军领兵,是因为将军长期在外顶风冒雨地奔波。因此想召回将军,暂且不要谋划国事,好好休息一下。没想到将军误会了我的意思,以致与我产生不合,竟然抛弃燕国投奔了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还倒可以,但这样一来您又怎么报答先王对您的一片宠遇之心呢?”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①,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②。恐抵斧质之罪③,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④,故不敢为辞说⑤。今王使使者数之罪⑥,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⑦,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⑧,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⑨,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11),有高世之心(12),故假节于魏王(13),而以身得察于燕(14)。先王过举(15),擢之乎宾客之中(16),而立之乎君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17)。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18),而欲以齐为事(19)。’ 臣对曰: ‘夫齐,霸国之余教(20),而骤胜之遗事也(21)。闲于兵甲(22),习于战攻。王若欲攻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23)。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24)。且又淮北宋地(25),楚魏之所同愿也(26)。赵若许约,楚、魏、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27),具符节(28),南使臣于赵;顾反命(29),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30),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31)。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率锐兵,长驱至国(32),齐王逃循走莒(33),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八燕。大吕陈于元英(34),故鼎反乎历室(35),齐器设于宁台(36)。蓟邱之植(37),植于汶篁(38)。自五伯以来(39),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40),故裂地而封之(41),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42)。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43);蚤知之士(44),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45),收入百岁之蓄积(46),乃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余义(47),执政任事之臣(48),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49),施及萌隶(50),皆可以教于后世。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于胥说听乎阖闾(51),故吴王远迹至于郢(52)。夫差弗是也(53),赐之鸱夷而浮之江(54)。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55),故入江而不改(56)。夫免身全功(57),以明先王之迹者(58),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59),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60),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61)。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62)。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63)。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64),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注译】 ①不佞:不才。 ②顺:不违。 ③抵:触犯。斧质:古时刑具。质:砧板。 ④不肖:不贤。 ⑤说:辩。⑥数:数说,列举。 ⑦侍御者:侍从,借指燕惠王。畜:养。幸:宠爱。 ⑧私:偏爱。 ⑨随:随意送给。 ⑩能:才能。当:相当。(11⑩举错:行为。错:通“措”。 (12)高世:出类拔萃。 (13)假:借。节:符节。魏王:魏昭王。 (14)得察:得到详察。 (15)过举:破格提拔。 (16)擢(zhuo,音浊):拔。 (17)亚卿:次卿,位居正卿之次。(18)轻弱,微弱。 (19)为事:指以报仇为事。 (20)霸国:春秋时齐桓公为五霸之一。余教:留存的教化。 (21)骤:屡。 (22)闲:通“娴”,熟习。 (23)图:算计。 (24)径:直捷。 (25)淮北:淮河以北地区,宋地,辖今豫及鲁、苏、皖三省间的地区。 (25)同愿,同有所欲。 (27)口:当为缺字“囗”。 (28)具:准备好。 (29)顾反命:等到回来覆命。顾,及。 (30)河北之地:黄河以北的齐地。 (31)举:全。济水之上,济水边。 (32)国:齐都临淄。 (33)莒(ju,音举):今山东莒县。 (34)大吕:齐钟名。元英,燕宫殿名。 (35)故鼎:齐国掠去的燕鼎。历室,燕宫殿名。 (36)宁台,台名。在今河北蓟县西。 (37)蓟丘:地名,今北京德胜门外。植,指树木。 (38)汶:水名,在今山东中部。篁,竹田。 (39)五伯:春秋五霸,齐桓、晋文、宋襄、秦穆、楚庄。 (40)顿命:有损君命。顿,坠。 (41)裂地而封之,指封乐毅为昌国君。 (42)比:并列 (43)春秋:指历史。 (44)蚤知:先见。蚤,通“早”。 (45)夷:平。万乘,拥有万辆战车。 (46)八百岁:齐国自姜尚立国至齐滑王,历时约八百年。 (47)余义:遗训。 (48)任事:担任政事。 (49)顺庶孽:使庶子顺从。庶孽,非嫡妻所生之子。 (50)萌隶:百姓。萌,通“氓”。(51)伍子胥:名员,春秋楚人。阖闾。吴王夫差之父。 (52)郢: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伍员曾佐阖闾攻入楚国郢都。 (53)夫差:吴王,阖闾之子。 (54)鸱夷:皮囊。夫差迫伍员自杀,盛其尸于鸱夷中,投至江里。(55)量:气度,气量。 (56)不改:犹不化,传伍员怨限,虽投江而神不化,犹为波神。 (57)免身:身免于祸。全功,保全功名。 (58)迹:功业。 (59)离:通“罹”,遭。非,指错误处置。 (60)临:面对。 (61)出:为:做 (62)不洁其名:毁其君而自洁。 (63)数:屡次。 (64)亲:近,指听信
【今译】 望诸君于是派人给燕惠王送上一封书信,信中写道:“我不才无用,不能遵从先王的教导,做到使大王的左右顺心。我害怕触犯了死罪,会伤害先王明察臣子的声誉,又会损害足下坚持正义的形象,所以逃亡到赵国。自己身上背着不贤的罪名,因此不敢陈述辩解。现在大王派使者数说我的罪行,我怕您左右的人不能体察先王畜养宠幸我的道理,又不明白我为何侍奉先王的用心,听以斗胆以这封书信回答大王。我听说,贤德圣明的君主:不把禄位送给偏爱的亲信,而是把它授与功劳多的人;不把官职随便赠给宠儿,而是把它授与才能相当的人。所以考察才能后委任官职的,是成功的君主,根据操行来结交朋友的,是成名的士人。我拿所学的来观察,先王的行为举止,有超尘绝俗的动机,因而我凭借魏王使节的身份来到燕国,从而得到先王的明察。先王破格举用,把我从宾客之中擢拔上来,让我位居群臣之上,不让父兄当亚卿,却让我当了亚卿。我自认为遵从命令秉承教导,可以幸免于罪,因此才接受任命而没有推辞。先王命令我道:‘我对齐国抱有的深仇大恨,由来已久。不管我国弱小不弱小,反正要与齐国大干一场。’我回答道:‘齐国,称霸诸侯的遗业犹存,多次胜仗的事迹尚在。他们熟习军事,精通争战。大王如果想进攻齐国,那一定要发动所有国家来算计它。要这样干,联合赵国则是一条最快的捷径。况且淮北、宋地,又都是楚、魏都想得到的地方。赵国如果同意联合,楚国、魏国、宋人又同心协力,四国一起发动进攻,那齐国就可以彻底被打败。’先王道:‘好。’我这才接受命令,准备好符节,南下出使赵国;一等回来报告后,便随即发兵攻打齐国。赖有天道相助.凭借先王的圣明,齐国黄河以北地区,随着先王发兵到济水边,一举全部占领了。进发到济水边上的军队,奉命攻击齐军,将他们打得大败。轻装的战士们手持精锐武器,长驱直入,打到齐国的都城,齐王逃窜到莒,仅仅保留了一条性命。珠玉财物,战车盔甲,以及各种珍贵器物,全都被搬回了燕国。大吕钟陈设在元英宫,夺回的旧鼎放回到历室殿,齐国的器物摆在了宁台上。燕国蓟丘的树术栽到了汶水边的竹田里。自从春秋五霸以来,没有人功绩能赶得上先王的。先王认为我实现了他的志愿。认为我没有废弃他的命令,所以封我为昌国君,使我能与小国诸侯同列。我不才无能,自队为遵从命令秉承教导,可以幸免于罪,因此才接受任命,没有推辞。我听说,贤明的君主,功业建成了,不去废弃它,所以载记于历史;有先见之明的士人,名声确立了,不去败坏它,所以著称于后世。至于先王,他报仇雪恨,荡平拥有万辆战车的强大齐国,收缴了齐国八百年的积蓄。等到他去世那一天,留下昭示后嗣的遗嘱,居官执政的臣子能据以遵循法令、安抚庶子,实行于治理百姓方面,完全可以垂教于后世。我听说,善于制作的不一定善于完成,善于开始的不一定善于终结。从前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主张,所以吴王的足迹远到楚国的郢都。夫差却不这样,他赐给伍子胥一个皮囊,装上五子胥的尸体投入江中。所以吴王夫差不理解于言可以建功立业,把伍子胥沉入江中并不后悔;伍子骨未能予见君主的不同气量,因而被投入江也难消一腔怨恨。身免于祸,保全功名,借以彰明先王的功业,这是我的上策。遭受毁谤屈辱的错误处置,败坏先王的声誉,这是我最害怕的。面临不测之罪,靠侥幸心理获得好处,讲究义的人是不愿干的,我听说古时候的君子,断绝交往时不说恶言恶语;忠臣离去时,不以诽谤君主来博得好名声。我虽不才,但也多次受过君子的教诲。我担心阁下听信左石的话,不能体察我这被疏远之人的行为,所以斗胆以书信奉答,谨请您予以留意。”
【集评】 清·金对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善读此文者,必能知其为诸葛《出师》之蓝本也。其起首、结尾,比《出师》更自胜无数倍。”“叙得甚婉、甚峭、甚详、甚省。”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察能论行,则始进必严;善成善终,则末路必审。乐毅可谓明哲之士矣。至其书辞,情致委曲,犹存忠厚之遗。其品望固在战国以上。”
滑·张星徵《国策评林》引张子登语:“凄惋感恻,所谓长歌之悲,过于恸哭。”
清·储欣《国策选》:“书词婉雅,比诸策士为醇。或曰当与前后出师表一例,或曰是国策第一篇文字,予俱不谓然。”
清·张星徵《国策评林》:“若必自谓去国为无罪,则浅丈夫之言耳。此叙破齐之功,独归先王,不敢居功也。不敢居功者,不敢辞罪也。不敢辞罪者,荷先王之知遇,而不能全终始于后王也。凡用十四个‘先王,字,进出无限血泪。而己之不忍去,与不得不去者,其故都在个中。”
【总案】 战国时代,臣僚的升沉荣辱全系于君王一身,随着君王的易人,一些忠臣良将往往会由权势人物沦为死囚逃犯。本文所写的乐毅便是这样一个悲剧性人物。燕昭王在位时,乐毅颇受赏识重用,他也披肝沥胆地为昭王报了一箭之仇。燕惠王登台后,这位功臣却身受猜忌,不得不逃往赵国,以避杀身之祸。乐毅的遭遇,控诉了昏君惠王的虚伪与狡诈,暴露了君主专制的黑暗与残忍。
乐毅答复燕惠王的书信,历来传颂不已。它曾令汉人“未尝不废书而泣”,也曾被清人举至孔明《出师表》之上。它之所以见重于后世,主要是因为文中字里行间凝聚着一位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满腔忧愤之情。乐毅对燕国赤胆忠心,随昭王浴血征战,却无端受到惠王的猜疑;他无奈去国奔赵,惠王却又致书“数之罪”。本来坚持忠臣去国不洁其名的乐毅,迫不得已,才修书作答,剖白自己委曲的心境。其中忧深愤广的真情透纸而出,读之令人扼腕。本文不仅以情见长,而且善于叙事说理。叙事围绕先王对自己的信任,集中铺叙君臣同心破齐的经过;说理则依据当时的价值观、道德观,引证伍子胥的历史事实,着重阐述自己奔赵的动机。同时,情、事、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文章益发显得情辞并茂,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