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爱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等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由于新党再次上台,苏轼又接连被贬了几次官,最后指定的安置地是惠州(今广东惠州市)。在到达惠州两个多月之后,于12月12日和幼子苏过一起游览了附近的白水山,晚上回到住所时已经是二更天了,和苏过喝了一回酒,又吃了点橄榄和煮菜。此刻,他的心境颇为凄凉,顾影自伤,不能成眠,于是灯下作文,将白天游览所见写成这篇游记,交给了他的幼子。

文中写了温泉、瀑布、佛迹、山烧等景物,都是三言两语,寥寥几笔就交代过去了。但我们也许不应该责怪他写得太简单,因为就在这次游山之后的一两天里,苏轼又接连写下了《白水山佛迹岩》和《咏汤泉》两首五古,运用大量比喻、典故,着力刻画了两处奇景。和诗相比,这篇文章只算得一个大纲。他写得随便,我们读起来也觉得轻松,毫不费力,从中更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直率和亲切。这反倒是那两首诗所未能达到的境界了。文中作者按时间先后,对所见景物都只抓住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来写,而剪尽枝叶,使这篇文章显得特别简练。如记温泉池水之热时写道:“其源殆可熟物。”想象深埋地下的源头很可能够得上把东西煮熟。而记瀑布的陡峭高悬和潭水的深不可测,也都非常简洁,着墨无多,而情景俱现。对瀑布倾泻而下注入深潭时的声势描写,也只用了八个字:“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后四字写的是内心的感受,因此实际写景的只是“雪溅雷怒”四字。这四字下得精妙贴切,“雪溅”指浪花;“雷怒”指水声,真可说是有声有色了。接下去写“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这两句交代佛迹岩和佛迹院得名的由来。对岩石上那几十个巨大的脚印似的凹陷,苏轼在诗里虽发挥了丰富的想象,说它是融岩尚未凝固时古佛踩下的脚印,但在本文中一概略去了。最后“暮归”以下,写归途所见。两段路程前陆后水。水路乘船自不必说,至于陆路使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文中却没有交代清楚。但他肯定是利用了某种交通工具的。不然,“倒行”两字就未免显得有点滑稽了。他所以要“倒行”自然是有原因的,就是为了观赏“山烧”奇观。古人常在冬天特地放一把火烧掉山野枯草,使明春草木可以长得更茂盛一些。苏轼那天正好看到了这种壮观的场面,通红的大火俯仰之间就跨越了好几个山谷,火势迅猛,火光冲天的景象,自在不言之中。当他们来到江边乘船时,正当日落月出,皎洁的明月从山顶升起,照耀着山谷、江面,银辉素波,清光悠悠,尤其是在船上,看到水月交相辉映,更足以使人荡涤烦忧,素来爱月的苏轼,此时更加流连忘返。文中用“击汰中流,掬弄珠璧”两句非常生动地写出了他中流击楫,掬水玩月的情景。当他捧起一抔江水时,“掬水月在手”,映照出一轮明月,光亮明洁,象是一块洁白的玉璧;当清澈的江水从手中滴落时,在明月的映照之下,晶莹光润,象是一串串美丽的珍珠。巧譬妙喻,景清思清,良多趣味。在尽兴地游玩了一整天之后,回到家里,追忆美景,想到仕途失意不无一些怅惘的感觉,因而篇末才有“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之语。最后又缀上“东坡翁”三字,表露出垂垂老矣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