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为政用典名句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为政用典名句

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所谓“时”,不仅是“天时”“地利”,更是“人和”。习近平同志引用《荀子》中的这句话,正是为了说明,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广大群众是支持和拥护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中国道路”,是亿万人民走出来的道路;“中国奇迹”,是亿万人民共同书写的奇迹。我们的制度构建、道路选择,正是建立在这种深厚的民意基础之上。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只要党态度鲜明了,群众也就清楚了,各种不正确的思想也自然就站不住脚了;如果党态度不鲜明,群众就会群龙无首、无所适从。不管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还是地方的发展思路,只有想明白、讲清楚,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才能真正贯彻下去、落实起来。

■原典

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战国﹞荀子《荀子·王制》

■释义

《荀子·王制》记录了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在上面这段话中,荀子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其平衡与协调发展。

荀子认为:“君者,善群也。”君,就是善于把百姓组织起来并使之群聚在自己周围的人,喻“得民心”的君主。用“群”来解释“君”,在训诂学上叫作声训,即以语音相近的字来训释,揭示词汇之间的同源现象。“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就是说,如果组织方式恰当,那么万物皆可安排合宜,六畜亦能繁衍生息,一切生物都能得享寿命。怎样才算是“群道当”呢?荀子认为:“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时:适时。意思是,饲养牲畜适时,六畜就生育兴旺;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荣茂盛;政令颁布适时,百姓就能被统一起来,有德才的人才会心悦诚服。荀子强调,处理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都必须顺“时”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