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天祥的格言集锦5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关于文天祥的格言集锦5篇

文天祥的著名名言名句

文天祥是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他的名言名句你了解?

  文天祥名言名句一

【第1句】: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第2句】: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第3句】: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第4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第5句】: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第6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第7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第8句】: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第9句】: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第10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第11句】: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第12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第13句】: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第14句】: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第15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16句】: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文天祥名言名句二

【第1句】:月白沙明,云凝地裂,四野悲笳至。

【第2句】: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

【第3句】: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第4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第5句】: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第6句】: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第7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第8句】: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第9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第10句】: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第11句】: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第12句】:扬子江文天祥详细内容到百度里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第13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第14句】: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第15句】: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第16句】:遥想苏武穷边,霜鸿夜渡,蒿目吟寒视。

【第17句】:夜来早得东风信,潇湘一川新绿,柳色含晴,梅心沁暖,春浅千花如束。

【第18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19句】:南海文天祥详细内容到百度里查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第20句】: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

【第21句】: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第22句】:渔艇迷烟,樵柯失径,妆点风霜厉。

【第23句】:知已肝胆相照。

【第24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25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第26句】: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第27句】:此是冰天,谁言水国,千古孤臣涕。

【第28句】:袍锦风流,御仙花带瑞虹绕。

文天祥生平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中选吉州贡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

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德祐元年(1275年)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8年被俘,后来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监狱关了三年。元军屡次劝他投降,都被他坚决拒绝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终失败。1276年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的名言名句

导语:文天祥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一生致力抗金,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天祥名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句】: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第2句】: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第3句】: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第4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第5句】: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第6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第7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第8句】: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第9句】: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第10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第11句】: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第12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第13句】: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第14句】: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第15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16句】: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下面为您提供一些文天祥的知识

文天祥(1236~1283),小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字履善;后又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宝四年(1256年)进士。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任湖南提点刑狱,次年调任知赣州,得元军渡江的消息,立刻组织万人起兵勤王。德二年(1276年)正月,谢太后向元军投递降表,文天祥被派往元营谈判,被扣留,押解北上,后设法逃脱,再组织民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收复兴国等县,包围赣州,军势颇盛。不过,文天祥组织起来的民兵,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被元军击溃,文天祥的妻子也被元军俘掳。他只好收拾残兵奔循州,驻南岭。后在广东的潮州、惠州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宋廷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十二月,元军从海陆大举进攻,文天祥撤出潮阳,转移海丰。因叛徒的出卖,他在五坡岭再次被元军俘掳。次年正月,被移上海船,经珠江口零丁洋时,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诗中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宁死不屈之志。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北上,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初一抵达大都(今北京)。前宋丞相留梦炎、受元朝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先后向他劝降,都被拒绝。他身在狱中,但诗句墨迹传遍京城,被视同珍宝。又在狱中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历数各代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人物,以明自己准备随时为国捐躯的决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今北京东四北大街府学胡同,一说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就义,年四十七。文天祥的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他与张世杰、陆秀夫被称为“宋亡三杰”。

赣州父母官

咸淳十年(1274),文天祥被委任为赣州(今江西境内)知州。赣州紧邻他的家乡,在赣州期间,他办事分外勤谨,主张对人民少用刑罚,多用义理,所属10个县的人民对他非常爱戴,加以这年风调雨顺,稻谷丰收,出现了短暂的安乐景象。但不到一年,蒙古大举南侵,南宋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文天祥结束了15年的宦海浮沉,踏上戎马征途。

兴师救亡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本来是个文官,可为了反对异族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那时候,蒙元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文天祥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召募起3万壮士,组成义军,抗元救国。有人说:“元军人那么多,你这么点人怎么抵挡?不是虎羊相拚吗?”文天祥说:“国家有难而无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虽然单薄,也要为国尽力呀!”

后来,南宋统治者投降了元军,文天祥仍然坚持抗战。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不久,他兵败被俘,坚决不肯投降,还写下了有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决心。他拒绝了元朝的多次劝降,终于实现了舍身取义的理想,慷慨就义。多少年来,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起兵勤王

咸淳十年(1274)七月,度宗病死。贾似道抑长立幼,扶四岁的赵显继位,即宋恭帝。九月,二十万蒙古铁骑由丞相伯颜统领,分两路进攻南宋。淮西制置使夏贵不战而逃;而辞官十多年的江万载却毅然不顾朝庭反对毅然自组义军节节抵抗蒙元。十二月,鄂州失守,都统程鹏飞归降。各地宋军将官在铁骑压境时纷纷叛变,黄州、蕲州(今湖北蕲春南)、江州(今江西九江)、德安(今湖北安陆)、六安等地相继失陷,南宋兵败如山倒。

宋恭帝即位后,蒙古陷鄂州,京师震动,理宗的妻子谢道清下了一道《哀痛诏》,述说继君年幼,自己年迈,民生疾苦,国家艰危,希望各地文臣武将、豪杰义士,急王室之所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朝廷将不吝赏功赐爵。不知为何各地将官大都观望不前。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哀痛诏》,召集兵马,起兵勤王。宋庭危难之际,不得不承认了一直抗元的江万载义军的合法地位。

以死报国

德祐元年(1275)正月,文天祥接到小朝廷专旨,命他「疾速起发勤王义士,前赴行在(行在,指皇帝离京寄居之处)」。文天祥奉读诏书,痛哭流涕,立即发布榜文,征募义勇之士,同时筹集粮饷。他捐出全部家财作军费,把母亲和家人送到弟弟处赡养,以示毁家纾难。在文天祥的感召下,一支以农民为主、知识分子为辅的爱国义军在极短时间内组成,总数达三万人以上。起兵勤王在文天祥的生活中揭开了新的一页。

友人对文天祥说:“元军三路进兵,你以乌合之众迎敌,无异驱群羊斗猛虎。”文天祥回答:“我也知道如此。但国家养育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竟无一人一骑应召,我万分悲痛。所以不自量力,以身赴难,希望天下忠义之士闻风而起,聚集众人力量,也许能保存社稷。”他还说:“受君之恩,食国之禄,应该以死报国”。对此,由于后人为了感念文天祥的,往往不直呼其名,而称之为文山或文文山,以示敬意或尊重。

进军临安

文天祥起兵后,积极要求奔赴前线阻击蒙元,妄图扭转战局。但遭到朝廷中主和派权臣的阻挠,还有人诬告勤王军在乐安、宜黄一带抢劫。文天祥愤而上书抗辩,社会舆论普遍支持他,连太学生也上书抨击投降派。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朝廷终于颁旨召文天祥领兵入京。德祐元年(洋历1275年)八月,部队到达临安,一路秋毫无犯,文天祥声望大增。

文天祥不仅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也是一个政治家。他认为南宋的`危机主要在内部而非外部,因此积极要求改革。他批评大宋“守内虚外”(即镇内媚外)的方针,要求加强地方力量以抵御外侮。同时提出革除祖宗专制之法,通言路、集众思、从众谋,发挥中书枢密院的作用,主张用人必须举贤授能,收用君子,起用直言敢谏之士。

常州之役

十月,常州(今江苏常州)告急,朝廷命文天祥率军保卫平江,又派张全率两千兵增援常州。文天祥从大局出发,派义军重要将领尹玉、朱华、麻士龙率三千人归张全节制,增援常州的兵力。但张全卑鄙自私,当三位将领与蒙元苦战时,隔岸观火,坐视不救,在战斗中又乘夜逃跑,陷义军于孤立无援之地,遂使战斗失利。文天祥请斩张全,却遭到丞相陈宜中反对。文天祥对朝中赏罚不明感到十分愤慨,对国家的安危十分担忧。蒙古铁骑攻破常州、平江后,临安危急。主和、主战两派意见分歧,各行其是。江万载、文天祥、张世杰主战,三人联名奏请朝廷背城一战,危中求安。丞相陈宜中却加紧策划议降,太皇太后也准备“奉表(降书)称臣”、“乞存境土”、“封为小国”。张世杰对朝廷绝望,转到南方招兵,以图东山再起。文天祥的救国方略得不到支持,也想离开临安回江西继续抵抗。兵临城下,左丞相留梦炎、右丞相陈宜中先后逃走,小朝廷乱成一团。

出使元营

德祐二年(洋历1276年)正月,蒙古铁骑三路兵马围困临安,城内城外,宋朝将官降的降、逃的逃,全成汉奸。谢太皇太后暗命江万载摄行军中事,父子帅义军和殿前禁军保护益、广二王离开危城临安;又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由南宋末期抗元明暗两统帅收拾残局。文天祥见事已至此,不可推辞,答应出使蒙元大营,以便一窥虚实,见机行事。文天祥以堂堂然的态度和蒙古交涉,却被蒙古统帅伯颜扣留。太皇太后失去江万载、文天祥后,更无人可以依靠,终于向蒙古投降。

斥责降将

皇帝投降后,降将吕师孟挖苦文天祥:“丞相曾经上书请斩叛逆遗孽吕师孟,为什么不杀了我呢?”文天祥毫不客气地斥责他:“你叔侄都做了降将,没有杀死你们,是本朝失刑。你无耻苟活,有什么面目见人?你们投靠敌人,要杀我很容易,但却成全我当了南宋的忠臣,我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听了这话,吕师孟佩服文天祥的气概,并说:“骂得痛快!”

镇江逃脱

文天祥虽然被拘禁,但不甘心失败,又不肯归顺。伯颜没有办法,决定把他送往元大都。船到镇江(今江苏镇江) 靠岸,文天祥被囚禁在一户居民家中。他命随从暗中打探敌情,联络船只,计划逃走,还暗中藏了一把匕首,以备必要时自刎。逃走当晚,文天祥的船只被巡船发现,但因巡船追捕时搁浅,没法划动,而只能看着文天祥一行十二人逃去。

真州被疑

文天祥一行人到达真州(今江苏仪征市,即扬州市西南) (江苏省地图)后,受到真州军民的热情欢迎。守将苗再成认为,以文天祥的丞相、枢密使身份作号召,江淮合力,不难挽回大局。不料淮东制置使李庭芝中了敌人的反间计,以为文天祥已投降蒙古,到真州来攻城,要苗再成杀掉他。苗再成不忍,但上司的命令又不能置之不理,只好把文天祥暗地送到城外放走,文天祥不禁仰天长叹,大势已去。

扬州过客

从真州出来,文天祥一行人乘黑夜通过蒙古帝国控制的地界,到达扬州城下。名都扬州经过两次大寇灾,繁华的十里珠帘,秀丽的二十四桥,已无复旧观。城上守军盘查严密,形势紧张。进入李庭芝据守的扬州城,会是什么结局呢?文天祥无法预料。这时,一个卖柴人愿意带他们到江苏高邮(今江苏高邮)去,文天祥决定离开扬州,寻找二王行在,即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再为南宋效力。

文天祥一行人走到桂公塘(距扬州约十五里的小村庄)时,天已大亮。为躲避追杀,他们藏身于几道断墙后面。正要找点食物,忽然听见很多蒙古骑兵巡视而至。文天祥一行人赶紧贴墙根龟缩起来,一动也不敢动。这时,只要有一名士兵探头往里瞧一瞧,他们就会被发现,重做俘虏。而天上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士兵们急着躲雨,匆匆而过。事后才知道,这队骑兵就是押送他们到大都的那队人,因为在镇江走脱了文天祥,加强了戒备,沿途防范甚严。

从扬州到高邮,文天祥一路颠沛流离,饥寒交迫。随从的人逃的逃、死的死,十二人只剩下六个。疲惫不堪的文天祥再也走不动了,他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跌倒了又爬起来,咬着牙前进。幸好遇上一群樵夫,见他们是遇难的,就热情相助,拿来一个箩筐,让文天祥坐在里面,由六个人轮流抬着走。他们历尽艰险,才到达高邮。但高邮方面收到李庭芝的文书,严防文天祥攻城。文天祥不敢进城,又向泰州(今江苏泰州)前进。

夜走通州

泰州有船可到通州(今江苏南通),但沿路有蒙元大军出没,非常危险。文天祥以孤舟一叶,昼伏夜出,虽多次与对手遭遇,但还是有惊无险地到达通州。他在一首诗中风趣地说:“行客不知身世险,一窗春梦送轻舠。”经过九死一生的磨炼,文天祥已经把艰难险阻视作等闲了。

宦海南归

文天祥在通州听说益王、广王被江万载父子保护经婺州(今浙江金华)到达永嘉(今浙江温州)建立了元帅府,号召各地义兵勇士继续抗蒙,就马上决定投奔二王及江万载。德祐二年(1276)闰三月,他扬帆入海,回到南宋统治的地方。他计划在闽、广重举义旗,团结各方义兵,统一部署,复兴南宋。

关于文天祥的名言名句

【第1句】: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第2句】: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第3句】: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第4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第5句】: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第6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第7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第8句】: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第9句】: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第10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第11句】: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第12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第13句】: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第14句】: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第15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16句】: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文天祥的爱国名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中选吉州贡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

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德祐元年(1275年)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8年被俘,后来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监狱关了三年。元军屡次劝他投降,都被他坚决拒绝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终失败。1276年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