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格言成语典故汇集80句
家风家训的故事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家风家训的故事,欢迎阅读。
我出生在教师世家,从祖父吕瑞往下排,老少四代有十人当过教师。爷爷在庄河“昌隆义”大户人家教私塾,家训自然离不开“四书五经”。爷爷过世太早,伯父和父亲继承了儒家思想,在教学之余,便用孔子和《论语》的思想来教育儿女子孙。孔子宗尚仁、义、礼、知、信和温、良、恭、俭、让,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有封建糟粕,应当批判剔除;但他在做人,为学,从政等方面的论说,精华的格言、警句,仍不乏有益于社会的内涵。我的兄弟姐妹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童年时,因为家贫,常穿带补丁的衣裳上学,冬天还要穿“乌拉”鞋(猪皮缝的,里边楦草的鞋子)。在同学中间显得格外寒碜。回家就哭着、闹着向妈妈要好衣服、好鞋子穿。父亲就把我拉过来说:“孔夫子讲,读书人追求的是做人的道理,总是认为破衣糙食是可耻的事儿,不足以和他谈论大道理”(论语《里仁》第四:“土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讲孔子学生颜回苦学的.故事来教育我:颜回居在贫民窟中,用竹筒盛饭,用瓢饮水(没有水碗),别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不改其乐。(《雍也》第六:“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来想想,是这么个理儿,穿小“乌拉”上学也不以为耻,就发愤读书,在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我14岁那年,哥哥参加人民解放军,爹爹行医,家里地没人种,我只好辍学在家种地,铲地、扶犁都会。闲暇时,总爱和农家小朋友下“五福棋”玩,爹爹看我学业荒疏,又引孔子的话“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子罕》第九)来开导我,爹爹说:“做人要向圣人学,你种地是暂时的,你要立志学习,不能再贪玩了。听村上人说军属可以享受代耕,那时你就可以上学了,不能再贪玩。咱家有的是书,你要抓住古人诗文、数学两门,不懂就问我。《礼记》上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读书人的愿望,你应该怀抱这样的理想。”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爹爹年青时,曾做教师,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先生,口碑极佳。日本鬼子侵占东三省,爹爹反对教日语而弃教学中医,但他对子女的教育依然是那样认真仔细,不厌其烦。
爹爹时常叫几个孩子和他一起干农活,一般是拔草间菜。这时他的兴致最好,就出小账让我们算。什么“鸡兔同笼”,“蜗牛上树”、“行程问题”等等。他对家庭教学喜形于色,不是等你去问他,总是带启发式先来问你。譬如“树高一丈,蜗牛日上三尺夜退二尺,问几天可以上到树顶?”这自然是小儿科,但需脑筋急转弯。妹妹抢着答:“九天。”爹爹说:“你的脑筋还没转过弯来,最后一天,蜗牛已经上到树顶了,上了三尺等于一天,你让它退回二尺干什么?所以多算了一天。又让我列个公式,我想:蜗牛日上三尺夜退二尺,等于一天只上一尺;最后上三尺,等于一天。我列出公式:10-3+1=8,爹爹会心地笑了。
爹爹这种“诲人不倦”地教学方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点点滴滴,潜易默化影响了我,我后来在庄河高中教书,我对学生的辅导也能见缝插针,诲人不倦。记得1977年恢复高考前夕,几年前的(庄河)高中毕业生,一帮一帮地,前来找我辅导语文,白天上课,晚上专场给他们补课,批改作文。有一天,我患病实在不能起身,就躺在土炕上为全宝武(当年考在“东财大”)辅导古文,全宝武半蹲半跪在地上记着笔记,倾心谛听,36年过去了,那场面依然历历在目。我是从来不收辅导费的。
“劝君莫打枝头鸟”
14岁以前,我也淘气,夏天里,好到粳池坝边摸青蛙,有一次,用柳条串了十几只青蛙拿到爹爹面前显摆,自以为摸给鸭子吃,爹爹会表扬我,谁知,却遭到爹爹的严厉斥责:“你臭美呀,是不是?把你也串起来,好不好?”稍顷,父亲消了消气说:“青蛙有益于人类呀,它吃害虫,保护庄稼。一只青蛙每年可吃掉一万多只害虫,青蛙一般可活五年,能消灭五~六万只害虫呢!白居易诗云:‘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鸟儿也是益禽,青蛙和它一样,都是人们消灭害虫的好帮手。
住了一会儿,爹爹讲故事给我听:孔子周游列国,与弟子过一道山梁,见到雌野鸡在飞就说:“时哉,时哉!”孔子是赞叹野鸡得其时的,反衬自己生不逢时,子路(孔子弟子)理解错了,以为老师要尝时鲜,就打来一只野鸡烧成菜,端给孔子吃,孔子不高兴,只是闻了几闻,就起身走了[《乡党》第十:子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共,通供;作,起身)]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能爱护鸟,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爱护青蛙一类小动物呢?这年冬天,屯里猎户用网捕到一对小狐狸,战战兢兢地,爹爹不忍见其被残杀,用钱买下来放到狐狸洞里。哥哥和我放晚学去狐狸洞为其送食喂养。也真怪,我们到达洞口,只要敲敲瓢缽,狐狸就会到洞口把瓢缽叨到洞里去吃,吃完再把瓢缽送回来。
……
想起来,这些都是6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我在父亲长期的儒教过程中渐次长大,慢慢地接受了孔子,他的做人之道、为学之道、从政之道,论述得相当精辟、具体,切实可行,许多都是有益的教诲。他的学说,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也是凤毛麟角,绝无仅有。这也成为“孔子学院”凤靡全球的缘由,成语词典里,像见贤思齐、温故知新、当仁不让、杀身成仁、发愤忘食、温良恭俭让等上百条成语皆出自《论语》,《论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汇总
【第1句】: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第2句】: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第3句】: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第4句】:鲁迅教子顺其自然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第5句】: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第6句】:梁启超全方位爱子女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之余,梁任公没忘了夸一夸女婿、儿媳。
【第7句】:梁济对梁漱溟“信任且放任”
1918年11月7日,自杀前三天,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时在北京大学任哲学讲师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说罢,梁济离开了家。
梁漱溟亦两度欲自杀,但最终,现实中国的问题和人生问题萦绕着他,他不停思考,积极奔走。梁漱溟育有二子梁培宽、梁培恕,对于他们,给予最大自由空间。接受采访时,梁培恕说:“我们受到的可能是最自由的教育,拥有了别人没有的最大的.自主权。”这种教育,也与梁漱溟受到梁济的影响有关,梁济对他就是“信任且放任”的。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中国式传家”。
梁培宽追忆梁漱溟时,时常会提到一次考试。当时,梁培宽考了59分,内心忐忑地拿着学校要求补考的通知给父亲看。“他只看了一眼,就又还给了我。”梁培宽说,他后来明白父亲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相比于课堂成绩,梁漱溟更在意教人过社会生活,“生活本身的教育”。
【第8句】:胡适倡导“独立、合群、重学”
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时夭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杜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公务,无暇顾及。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母,独自在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会感到“压力山大”。次年,胡适即大失所望,接到学校发来的“成绩欠佳”的报告单,怒道:“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
最终,胡祖望虽然上过大学,但远未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思杜读了两所大学都未能毕业,却染上了不少坏习气。晚年,胡适对秘书说:“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可谓沉痛之语,意味深长。
在给江冬秀的信中,胡适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点不配做老子。平时不同他们亲热,只晓得责怪他们功课不好,习气不好。祖望你交给我,不要骂他,要同他做朋友。”
【第9句】:丰子恺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名人的家风家训的故事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小编收集名人的家风家训的故事,欢迎阅读。
【第1句】: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第2句】: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家风家训的故事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家风家训的故事,欢迎阅读。
我出生在教师世家,从祖父吕瑞往下排,老少四代有十人当过教师。爷爷在庄河“昌隆义”大户人家教私塾,家训自然离不开“四书五经”。爷爷过世太早,伯父和父亲继承了儒家思想,在教学之余,便用孔子和《论语》的思想来教育儿女子孙。孔子宗尚仁、义、礼、知、信和温、良、恭、俭、让,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有封建糟粕,应当批判剔除;但他在做人,为学,从政等方面的论说,精华的格言、警句,仍不乏有益于社会的内涵。我的兄弟姐妹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童年时,因为家贫,常穿带补丁的衣裳上学,冬天还要穿“乌拉”鞋(猪皮缝的,里边楦草的鞋子)。在同学中间显得格外寒碜。回家就哭着、闹着向妈妈要好衣服、好鞋子穿。父亲就把我拉过来说:“孔夫子讲,读书人追求的是做人的道理,总是认为破衣糙食是可耻的事儿,不足以和他谈论大道理”(论语《里仁》第四:“土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讲孔子学生颜回苦学的.故事来教育我:颜回居在贫民窟中,用竹筒盛饭,用瓢饮水(没有水碗),别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不改其乐。(《雍也》第六:“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来想想,是这么个理儿,穿小“乌拉”上学也不以为耻,就发愤读书,在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我14岁那年,哥哥参加人民解放军,爹爹行医,家里地没人种,我只好辍学在家种地,铲地、扶犁都会。闲暇时,总爱和农家小朋友下“五福棋”玩,爹爹看我学业荒疏,又引孔子的话“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子罕》第九)来开导我,爹爹说:“做人要向圣人学,你种地是暂时的,你要立志学习,不能再贪玩了。听村上人说军属可以享受代耕,那时你就可以上学了,不能再贪玩。咱家有的是书,你要抓住古人诗文、数学两门,不懂就问我。《礼记》上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读书人的愿望,你应该怀抱这样的理想。”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爹爹年青时,曾做教师,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先生,口碑极佳。日本鬼子侵占东三省,爹爹反对教日语而弃教学中医,但他对子女的教育依然是那样认真仔细,不厌其烦。
爹爹时常叫几个孩子和他一起干农活,一般是拔草间菜。这时他的兴致最好,就出小账让我们算。什么“鸡兔同笼”,“蜗牛上树”、“行程问题”等等。他对家庭教学喜形于色,不是等你去问他,总是带启发式先来问你。譬如“树高一丈,蜗牛日上三尺夜退二尺,问几天可以上到树顶?”这自然是小儿科,但需脑筋急转弯。妹妹抢着答:“九天。”爹爹说:“你的脑筋还没转过弯来,最后一天,蜗牛已经上到树顶了,上了三尺等于一天,你让它退回二尺干什么?所以多算了一天。又让我列个公式,我想:蜗牛日上三尺夜退二尺,等于一天只上一尺;最后上三尺,等于一天。我列出公式:10-3+1=8,爹爹会心地笑了。
爹爹这种“诲人不倦”地教学方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点点滴滴,潜易默化影响了我,我后来在庄河高中教书,我对学生的辅导也能见缝插针,诲人不倦。记得1977年恢复高考前夕,几年前的(庄河)高中毕业生,一帮一帮地,前来找我辅导语文,白天上课,晚上专场给他们补课,批改作文。有一天,我患病实在不能起身,就躺在土炕上为全宝武(当年考在“东财大”)辅导古文,全宝武半蹲半跪在地上记着笔记,倾心谛听,36年过去了,那场面依然历历在目。我是从来不收辅导费的。
“劝君莫打枝头鸟”
14岁以前,我也淘气,夏天里,好到粳池坝边摸青蛙,有一次,用柳条串了十几只青蛙拿到爹爹面前显摆,自以为摸给鸭子吃,爹爹会表扬我,谁知,却遭到爹爹的严厉斥责:“你臭美呀,是不是?把你也串起来,好不好?”稍顷,父亲消了消气说:“青蛙有益于人类呀,它吃害虫,保护庄稼。一只青蛙每年可吃掉一万多只害虫,青蛙一般可活五年,能消灭五~六万只害虫呢!白居易诗云:‘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鸟儿也是益禽,青蛙和它一样,都是人们消灭害虫的好帮手。
住了一会儿,爹爹讲故事给我听:孔子周游列国,与弟子过一道山梁,见到雌野鸡在飞就说:“时哉,时哉!”孔子是赞叹野鸡得其时的,反衬自己生不逢时,子路(孔子弟子)理解错了,以为老师要尝时鲜,就打来一只野鸡烧成菜,端给孔子吃,孔子不高兴,只是闻了几闻,就起身走了[《乡党》第十:子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共,通供;作,起身)]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能爱护鸟,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爱护青蛙一类小动物呢?这年冬天,屯里猎户用网捕到一对小狐狸,战战兢兢地,爹爹不忍见其被残杀,用钱买下来放到狐狸洞里。哥哥和我放晚学去狐狸洞为其送食喂养。也真怪,我们到达洞口,只要敲敲瓢缽,狐狸就会到洞口把瓢缽叨到洞里去吃,吃完再把瓢缽送回来。
……
想起来,这些都是6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我在父亲长期的儒教过程中渐次长大,慢慢地接受了孔子,他的做人之道、为学之道、从政之道,论述得相当精辟、具体,切实可行,许多都是有益的教诲。他的学说,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也是凤毛麟角,绝无仅有。这也成为“孔子学院”凤靡全球的缘由,成语词典里,像见贤思齐、温故知新、当仁不让、杀身成仁、发愤忘食、温良恭俭让等上百条成语皆出自《论语》,《论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