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戚”的成语(32个)
本文整理了戚戚具尔、自遗伊戚、宁戚叩牛等含“戚”的成语32个,其中“戚”开头的成语1个,“戚”结尾的成语19个,“戚”在中间的成语12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戚”开头的成语【第1句】:戚戚具尔[qī qī jù ěr]
【解释】戚戚:互相亲爱的样子。具:俱,都。尔:迩,靠近。指兄弟友爱。
【出处】《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示例】退省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 ——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
“戚”结尾的成语【第1句】:自遗伊戚[zì yí yī qī]
【解释】伊:是,此;戚:忧患。比喻自寻烦恼,自招灾祸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若公则自遗伊戚,可无庸诉也。”
【第2句】:无涯之戚[wú yá zhī qī]
【解释】无尽的忧伤。涯:边际。戚:忧伤。
【出处】唐·韩愈《蔡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示例】他陷入无涯之戚之中
【第3句】:自诒伊戚[zì yí yī qī]
【解释】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左传·宣公二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示例】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昊天寺在幽州,与萧后接壤境界,倘辽人知之,发兵劫驾,岂非自诒伊戚。”
【第4句】:终天之戚[zhōng tiān zhī qī]
【解释】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示例】他不会有终天之戚,因为他努力过
【第5句】:王孙贵戚[wáng sūn guì qī]
【解释】泛指皇亲国戚。同“王公贵戚”。
【出处】《群音类选·好事近·游春》:“觑雕鞍骏马,会王孙贵戚,谩把金尊倒,有时节沉醉花前,把金丸坠落飞鸟。”
【第6句】:王公贵戚[wáng gōng guì qī]
【解释】泛指皇亲国戚。
【出处】《宣和画谱·李成》:“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第7句】:皇亲国戚[huáng qīn guó qī]
【解释】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刀斧手且住者,不知是那个皇亲国戚来了也,等他过去了,才好杀人那!”
【示例】告爹妈,儿为两个朋友是皇亲国戚,要我陪宿,不免依他。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
【第8句】:同休等戚[tóng xiū děng qī]
【解释】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难。同“同休共戚”。
【出处】《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
【示例】陛下与高氏通和,岁逾一纪,舟车往复,相望道路,必将分灾卹患,同休等戚。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六十回
【第9句】:四姻九戚[sì yīn jiǔ qī]
【解释】比喻亲戚极多。
【第10句】:自贻伊戚[zì yí yī qī]
【解释】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示例】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皆自贻伊戚,无为可抵。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第11句】:鼓盆之戚[gǔ pén zhī qī]
【解释】旧指死了妻子。
【出处】《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示例】家綦贫,又有鼓盆之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
【第12句】:同休共戚[tóng xiū gòng qī]
【解释】①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亦作“同休等戚”。
【出处】《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
【示例】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周书·尉迟迥传》
【第13句】:兰友瓜戚[lán yǒu guā qī]
【解释】兰友:意气相投的至友;瓜戚:瓜葛相连的亲戚。形容亲戚、朋友关系亲近。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坐》:“吾辈得施为,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第14句】:内亲外戚[nèi qīn wài qī]
【解释】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
【第15句】:高朋故戚[gāo péng gù qī]
【解释】高贵的朋友,至近的亲戚。指至亲好友。
【出处】元·张可久《翻归去来辞》:“悦高朋故戚,共谈玄讲理,办登山玩水,早休官去职,远红尘是非。”
【第16句】:炊臼之戚[chuī jiù zhī qī]
【解释】比喻丧妻。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梦》:“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问王生。生言:'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无釜,谐音“无妇”。
【示例】令兄太守公行,不及躬送,闻有炊臼之戚。 ——明·李东阳《与顾天锡书》
【第17句】:朱干玉戚[zhū gān yù qī]
【解释】干:盾;戚:斧。朱红的盾牌、玉饰的斧头。原为古时礼器。后也作为仪仗之用。
【出处】《礼记·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
【示例】朱干玉戚,森耸以相参;龙旗豹韬,抑扬而相错。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一回
【第18句】:令原之戚[líng yuán zhī qī]
【解释】指兄、弟去世。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示例】绍定改元,适有令原之戚,闭门谢客,因追思,捉笔纪录。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序》
【第19句】:相关休戚[xiāng guān xiū qī]
【解释】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出处】《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示例】王亲信重臣,相关休戚,期望既厚,责备不得不严。 ——《清史稿·恭忠亲王奕?传》
“戚”在中间的成语【第1句】:宁戚叩牛[níng qī kòu niú]
【解释】比喻有才的人沦落做低贱的事情。
【示例】宁戚叩牛的现象并不奇怪。
【第2句】:休戚是同[xiū qī shì tóng]
【解释】休:喜庆;戚: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出处】《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示例】今既盟之后,言归其好,分灾恤患,休戚是同。 ——《魏书·许谦传》
【第3句】:哀戚之情[āi qī zhī qíng]
【解释】戚:悲哀。丧亲后的悲痛心情。
【出处】《孝经·丧亲章》:“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第4句】:亲戚朋友[qīn qī péng yǒu]
【解释】亲人、朋友及姻亲关系等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想着再弄几个钱好打点二舅太爷不生气,也不管亲戚朋友冬天夏天的,人家知道不知道,这么丢脸!”
【示例】他们又是直接联系群众的,亲戚朋友、各方面的人听到这些事,人心不安。 ——邓小平《克服当前困难的办法》
【第5句】:至戚世交[zhì qī shì jiāo]
【解释】至戚:关系很近的亲戚;世交:上代人就有交情的人家。最近的亲戚,最亲密的朋友。形容关系密切。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愚兄老拙株守,两家至戚世交,只和老弟气味还投合的来。”
【第6句】:休戚相关[xiū qī xiāng guān]
【解释】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出处】《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示例】岂可委之荒野,任凭暴露,全无一点休戚相关之意。 ——元·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
【第7句】:休戚共之[xiū qī gòng zhī]
【解释】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出处】《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
【示例】汝亲则同气,休戚共之,事不相涉,何烦致谢。 ——《周书·齐炀王宪传》
【第8句】:宁戚饭牛[nìng qī fàn niú]
【解释】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后成为齐桓公的重臣;饭:喂。宁戚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唱歌。比喻有才之士沦落而做低贱的事。
【出处】《淮南子·道应训》:“宁越(戚)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
【示例】尚鄙朱公养鱼术,肯为宁戚饭牛歌? ——宋·陆游《连日大雨门外湖水渺然》
【第9句】:休戚与共[xiū qī yǔ gòng]
【解释】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出处】《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示例】我们是休戚与共的好同学。
【第10句】: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pín jiàn qīn qī lí,fù guì tā rén hé]
【解释】他人:外人;合:聚合。贫贱时亲朋戚友都疏远你,富贵时素不相识的人都会来巴结你。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2卷:“有句古诗说得好,道是:'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贾似道做了国戚,朝廷恩宠曰隆,那一个不趋奉他?”
【第11句】:贫贱亲戚离[pín jiàn qīn qī lí]
【解释】一个人贫贱时,亲戚也会离开他。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以金钱多少和地位高低为转移。
【出处】晋·曹摅《感旧》诗:“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廉蔺门易轨,田窦相夺移。”
【第12句】:贵戚权门[guì qī quán mén]
【解释】高贵的皇亲国戚和有权势的豪门世族。
【出处】《汉书·息夫躬传》:“皆交游贵戚,奉趋权门。”
【示例】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唐·杜甫《韦风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