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蹈”的成语大全(69个)

8021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含“蹈”的成语大全(69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蹈常袭故、手舞足蹈、赴蹈汤火等含“蹈”的成语69个,其中“蹈”开头的23个,“蹈”结尾的4个,“蹈”在中间的42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蹈”开头的成语

【第1句】:蹈常袭故[dǎo cháng xí gù]

【解释】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袭:沿袭;故:老办法。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出处】明·焦竑《焦氏笔乘·<尚书>叙录》:“学者蹈常袭故,漫不复有所寻者。”

【示例】即唐诗亦非无蹈常袭故,充其肤廓,而神理蔑如者。 ——清·黄宗羲《张心友诗序》

【第2句】:蹈厉奋发[dǎo lì fèn fā]

【解释】蹈:踩,引伸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奋:振作;发:激励。精神振奋,行动迅猛。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9回:“吾父老子弟,尤当蹈厉奋发,为民前躯。”

【示例】我们要蹈厉奋发,刻苦学习。

【第3句】:蹈火赴汤[dǎo huǒ fù tāng]

【解释】比喻不避艰险。

【出处】李瑛《深夜里发生的故事》诗:“五里远的山路,真正似蹈火赴汤。”

【第4句】:蹈仁履义[dǎo rén lǚ yì]

【解释】遵循仁义之道。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第5句】:蹈厉发扬[dǎo lì fā yáng]

【解释】蹈厉:踏地猛厉;发扬:奋发。比喻奋勇直前。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大公之志也。”

【示例】梅圣俞,苏子美起而矫之,尽翻科臼,蹈厉发扬,才力体制,非不高于前人。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下卷

【第6句】:蹈矩循彟[dǎo jǔ xún yuē]

【解释】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出处】明·宋濂《佛慧圆明无边广照普利大禅师塔铭》:“七岁即就外傅,诸书经目辄成诵,出入蹈矩循彟,有若成人。”

【第7句】:蹈故习常[dǎo gù xí cháng]

【解释】指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同“蹈常习故”。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八回:“生死存亡,近在眉睫,岂可蹈故习常,依违容忍?”

【第8句】:蹈袭前人[dǎo xí qián rén]

【解释】蹈袭:因袭,沿用。因袭前人,缺乏创新。

【出处】《宋史·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

【示例】作诗极刻苦,喜出奇语,不蹈袭前人。 ——《金史·李经传》

【第9句】:蹈机握杼[dǎo jī wò zhù]

【解释】脚踩布机,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枢键。

【出处】汉·徐幹《中论·爵禄》:“位也者,立德之机也;势也者,行义之杼也。圣人蹈机握杼,织成天地之化,使万物顺焉。”

【第10句】:蹈人旧辙[dǎo rén jiù zhé]

【解释】辙:车迹,指道路。走别人走过的路。指因循旧说,无主见地人云亦云。

【出处】宋·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秉笔之士所用故实,有淹贯所不究者,有蹈前人旧辙而不讨论所从来者,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

【示例】蹈人旧辙的人是蠢蛋。

【第11句】:蹈袭覆辙[dǎo xí fù zhé]

【解释】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出处】《宋史·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轧辙。”

【第12句】:蹈其覆辙[dǎo qì fù zhé]

【解释】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出处】《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示例】实因鉴于自己看了翻版之《芥子园》而恨及创始之王氏兄弟,不俗自蹈其覆辙也。 ——鲁迅《书信·致郑正铎》

【第13句】:蹈规循矩[dǎo guī xún jǔ]

【解释】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出处】明·徐霖《绣襦记·伪儒乐聘》:“空穷读数行书,蹈规循矩没是非。”

【第14句】:蹈锋饮血[dǎo fēng yǐn xuè]

【解释】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出处】清·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公骤起乡闾,捐家室,誓徒旅,蹈锋饮血,其军最为雄健矣。”

【第15句】:蹈矩践墨[dǎo jǔ jiàn mò]

【解释】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出处】明·唐顺之《与严介溪相公书》:“其如某最迂阔樗散,徒有蹈矩践墨之小节,本无经时理物之长才。”

【第16句】:蹈赴汤火[dǎo fù tāng huǒ]

【解释】比喻不避艰险。同“蹈汤赴火”。

【出处】唐·孙揆《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

【示例】犬马之报,惟力是视,虽蹈赴汤火所不辞。 ——清·王韬《代上广府冯太守书》

【第17句】:蹈刃不旋[dǎo rèn bù xuán]

【解释】蹈:踩;刃:刀刃;旋:回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

【出处】《孙膑兵法·善者》:“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旋踵。”

【第18句】:蹈常习故[dǎo cháng xí gù]

【解释】指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

【出处】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示例】而旧有的文学则蹈常习故,始终不脱古人的窠臼。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二

【第19句】:蹈厉之志[dǎo lì zhī zhì]

【解释】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

【出处】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

【示例】他从小就有蹈厉之志。

【第20句】:蹈汤赴火[dǎo tāng fù huǒ]

【解释】比喻不避艰险。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示例】他张迪,官家的这条忠实走狗,蹈汤赴火,也要去竭力办到。 ——徐兴业《金瓯缺》第一部第三章

【第21句】:蹈矩循规[dǎo jǔ xún guī]

【解释】指遵守规矩。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积善存仁,蹈矩循规太古民。”

【第22句】:蹈火探汤[dǎo huǒ tàn tāng]

【解释】比喻不避艰险。同“蹈汤赴火”。

【第23句】:蹈节死义[dǎo jié sǐ yì]

【解释】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蹈”结尾的成语

【第1句】:手舞足蹈[shǒu wǔ zú dǎo]

【解释】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示例】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第2句】:高举远蹈[gāo jǔ yuǎn dǎo]

【解释】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柳先生上》:“唯其高举远蹈,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

【第3句】:循规矩蹈[xún guī jǔ dǎo]

【解释】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处】宋·苏轼《拟进士御试策》:“敬无知人之明,则循规蹈矩,绳墨以求寡过。”

【第4句】:择地而蹈[zé dì ér dǎo]

【解释】选择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谨慎。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

【示例】学生定要择地而蹈,宁可失之严,不可失之纵也!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八回

“蹈”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赴蹈汤火[fù dǎo tāng huǒ]

【解释】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示例】臣是顾命大臣,义当以死报国,虽赴蹈汤火,皆所不避。 ——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

【第2句】:复蹈其辙[fù dǎo qí zhé]

【解释】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出处】《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示例】孟尝、平原,皆为秦所羁,幸而得免,公子不可复蹈其辙。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

【第3句】:履险蹈危[lǚ xiǎn dǎo wēi]

【解释】指经历危险。

【出处】宋·欧阳修《画坊斋记》:“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

【示例】大要料敌欲审,见机欲决,原非履险蹈危幸功于万一者也。 ——明·无名氏《草庐经略·迅速》

【第4句】:复蹈前辙[fù dǎo qián zhé]

【解释】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示例】文帝阴灵,白日显现,故此炀帝也觉寒心,不敢复蹈前辙。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九回

【第5句】:发奋蹈厉[fā fèn dǎo lì]

【解释】发:奋发,振作;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出处】邹韬奋《萍踪寄语》:“总以为社会大众谋幸福为第一义;发奋蹈厉,艰苦备尝,为的是这件事。”

【第6句】:袭蹈前人[xí dǎo qián rén]

【解释】袭:因袭;蹈:踩,引申为遵循。因袭前人,缺乏创新。

【出处】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然而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

【示例】至它文,造端置辞,要为不袭蹈前人者。 ——《新唐书·韩愈传》

【第7句】:羽蹈烈火[yǔ dǎo liè huǒ]

【解释】比喻不自量力而自取灾祸。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三》:“若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若以指绕沸,入则焦没耳。”

【第8句】:高蹈远引[gāo dǎo yuǎn yǐn]

【解释】蹈:踩上;引:避开。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出处】明·李贽《焚书·复焦弱侯》:“况乎以一时之喜怒,以一人之爱憎,而欲视天下高蹈远引之士,混俗和光之徒,皮毛臭秽之夫,如周丘其人者哉!”

【第9句】:履汤蹈火[lǚ tāng dǎo huǒ]

【解释】身入汤火。比喻处苦难之境。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李从俊传》:“复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汤蹈火,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第10句】:循规蹈矩[xún guī dǎo jǔ]

【解释】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示例】这唐僧循规蹈矩,同悟空、悟能、悟净,牵马挑担,径入山门。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第11句】:乘虚蹈隙[chéng xū dǎo xì]

【解释】犹言切中窾窍。比喻叩击中节。

【出处】《老残游记》第十回:“黄龙举起磬击子来,在磬上铿铿锵锵的乱击,协律谐声,乘虚蹈隙。”

【第12句】:拾陈蹈故[shí chén dǎo gù]

【解释】因袭陈词滥调。

【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三》:“观其妙趣天得,自成一家,不肯拾陈蹈故。”

【第13句】:师心而不蹈迹[shī xīn ér bù dǎo jì]

【解释】师:效法;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出处】宋·晁补之《跋董元画》:“乃知自昔学者皆师心而不蹈迹。”

【第14句】:高蹈远举[gāo dǎo yuǎn jǔ]

【解释】意为隐居避世。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非知几畴克尔哉。”

【示例】是以高蹈远举,全身远害,飘然不恋爵禄,走上太行。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五十八回

【第15句】: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

【解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示例】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第16句】:发扬蹈厉[fā yáng dǎo lì]

【解释】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出处】《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示例】优游国域决行藏,搅海翻江惊天地。发扬蹈厉,功名万里。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五十五回

【第17句】:奋发蹈厉[fèn fā dǎo lì]

【解释】奋:振作;发:激励;蹈:踩,引申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精神振奋,行动迅猛。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示例】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线,不让男同胞专美。 ——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

【第18句】:履常蹈故[lǚ cháng dǎo gù]

【解释】指因袭保守,不求建树。

【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又中世之选三公也,务于清箻谨慎,循常习故者。”

【示例】溺于所习,履常蹈故;读书缀文,趣了目前。 ——宋·孙觌《鸿庄庄士集·切韵类例子》

【第19句】:循蹈规矩[xún dǎo guī jǔ]

【解释】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处】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九:“近岁有一二少年,虽开言有可喜者,而不肯循蹈规矩,好奇尚怪,遇事辄发。”

【第20句】:鲁连蹈海[lǔ lián dǎo hǎi]

【解释】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之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出处】明·许时泉《武陵春》:“弃礼义而尚有功,鲁连蹈海;堕名城以杀豪杰,李耳出关。”

【示例】毕竟此生耻秦帝,忍学鲁连蹈海计。 ——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征诗敬赋》

【第21句】:发扬蹈励[fā yáng dǎo lì]

【解释】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出处】明·唐顺之《寄赵浚谷》:“至若老吕,以鹰扬称,以发扬蹈励称,未免露出将才气象,此老吕不及老伊处也。”

【第22句】:足蹈手舞[zú dǎo shǒu wǔ]

【解释】犹言手舞足蹈。形容喜悦到极点时的样子。

【出处】唐·陆贽《圣人苑中射落飞雁赋》:“闻之者足蹈手舞,睹之者目骇心惕。”

【示例】闻者欠伸屡作,欲睡欲遁,而诵者足蹈手舞,茫不自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苗生》

【第23句】:重蹈覆辙[chóng dǎo fù zhé]

【解释】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示例】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第24句】:抵瑕蹈隙[dǐ xiá dǎo xì]

【解释】隙:裂缝,间隙。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出处】唐·柳宗元《答问》:“而仆乃蹇浅窄僻,跳浮嚄唶,抵瑕陷厄。”

【示例】要请人帮忙,想抵瑕蹈隙拣人的便宜,要先懂万国公法,不然处处授人权柄。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第25句】:攻瑕蹈隙[gōng xiá dǎo xì]

【解释】瑕:瑕疵;蹈:踩。攻击瑕疵,蹈住缝隙。比喻利用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

【出处】章炳麟《读<日本国治>》:“忠愤者因是以攻瑕蹈隙,欲致届幕府而先倡攮夷之议。”

【第26句】:再蹈覆辙[zài dǎo fù zhé]

【解释】再:重复;蹈:踩、踏;辙:车迹、道路。重复走翻车的道路,指不接受教训

【出处】郭沫若《抱箭集·第二辑·曼陀罗华》:“这也是一种经验呢,我们都是年青人,将来还有生育的机会,我们可以不再蹈覆辙了。”

【第27句】:如蹈汤火[rú dǎo tāng huǒ]

【解释】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示例】入入公门,如蹈汤火。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

【第28句】:窒隙蹈瑕[zhì xì dǎo xiá]

【解释】窒:阻塞不通;隙:缝;蹈:踩;瑕:污点。堵塞缝隙,踩住短处。比喻抓住别人缺点趁机谋利。

【出处】汉·扬雄《解嘲》:“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诎也。”

【示例】矫情役智,扬逸名利之间;窒隙蹈瑕,干没翘之地。(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褒客七》)

【第29句】:袭凡蹈故[xí fán dǎo gù]

【解释】因袭俗套,遵循旧规。

【出处】明·方孝孺《与舒君书》:“世人或不察其立辞之说,而徒取其所谓袭凡蹈故,缀辑成篇者。”

【第30句】:辞金蹈海[cí jīn dǎo hǎi]

【解释】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示例】受爵能让,怀辞金蹈海之风;成功不居,从辟谷封留之请。 ——明·武宗《刘基赠谥太师文成诰》

【第31句】:履险蹈难[lǚ xiǎn dǎo nàn]

【解释】履:行走;蹈:踩、踏。指走险路,过难关。比喻冒险前进,历尽艰辛。

【出处】宋·欧阳修《画坊斋记》:“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

【第32句】:袭故蹈常[xí gù dǎo cháng]

【解释】袭:沿袭;故:老办法;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出处】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第33句】:临危蹈难[lín wēi dǎo nàn]

【解释】临:面对、靠近;蹈:用脚踩。面对危险的局势,勇于赴汤蹈火,慷慨就义。

【出处】唐·韩愈《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敌攻无坚,城守必完,临危蹈难,歔欷感发。”

【第34句】:应规蹈矩[yìng guī dǎo jǔ]

【解释】应:顺应;规:圆规;蹈:履行;矩:角尺。夫和矩分别是定圆和方的标准工具,借指礼仪、法度。指谨遵礼法,不越分寸。

【出处】《隋书·音乐志中》:“齐之以礼,相趋帝庭,应规蹈矩,玉色金声。”

【第35句】:赴火蹈刃[fù huǒ dǎo rèn]

【解释】冲入火海,踏上尖刃。形容奋勇向前,不惜生命。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教也。”

【示例】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军之法令,赏罚之数,使士赴火蹈刃,陷阵取将,死不旋踵者。”

【第36句】:躬蹈矢石[gōng dǎo shǐ shí]

【解释】指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

【出处】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年征辄克。”

【第37句】:履盈蹈满[lǚ yíng dǎo mǎn]

【解释】指荣显至极。

【出处】《明史·邵经邦传》:“如徒加以非分之任,使之履盈蹈满,犯天人之怒,亦非璁等福也。”

【第38句】:如蹈水火[rú dǎo shuǐ huǒ]

【解释】像走入水火之中。比喻处境艰难。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示例】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 ——《元史·张德辉传》

【第39句】:探汤蹈火[tàn tāng dǎo huǒ]

【解释】犹言赴汤蹈火。比喻不怕任何艰险。

【出处】《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第40句】:涤瑕蹈隙[dí xiá dǎo xī]

【解释】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第41句】:践律蹈礼[jiàn lǜ dǎo lǐ]

【解释】指遵循礼法。

【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以王践律蹈礼,轨物苍生。”

【第42句】:履仁蹈义[lǚ rén dǎo yì]

【解释】履、蹈:执行。指实行仁义之道。

【出处】三国·魏·应璩《荐和虑则笺》:“切见同郡和模,字虑则,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