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夏”的成语(46个)
本文整理了夏虫不可语寒、无间冬夏、冬暖夏凊等含“夏”的成语46个,其中“夏”开头的成语13个,“夏”结尾的成语6个,“夏”在中间的成语27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夏”开头的成语【第1句】:夏虫不可语寒[xià chóng bù kě yǔ hán]
【解释】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寒冷。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夫井鱼不可与语大,拘于隘也;夏虫不可与语寒,笃于时也。”
【示例】真是夏虫不可语寒,说得再多,你也没见过
【第2句】:夏虫不可言冰[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
【解释】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第3句】:夏虫语冰[xià chóng yǔ bīng]
【解释】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出处】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示例】不审倚伏之机,不明顺逆之故,是犹醯鸡处瓮,别有一天,夏虫语冰,莫知其候也。 ——清王韬《六合将混为一》
【第4句】:夏雨雨人[xià yǔ yǔ rén]
【解释】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第5句】:夏虫不可语冰[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
【解释】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示例】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语冰。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
【第6句】:夏鼎商彝[xià dǐng shāng yí]
【解释】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出处】元汤式《一枝花·赠王马杓》套曲:“纵然道夏鼎商彝休将做宝贝啶,也不似他情忺。”
【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5回:“入到内进,只见一律都是红木家伙,摆设的都是夏鼎商彝。”
【第7句】:夏屋渠渠[xià wū qú qú]
【解释】夏:通“厦”;渠渠:高大的样子。形容房屋高大而深广。
【出处】《诗经·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示例】时年三十六,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
【第8句】:夏日可畏[xià rì kě wèi]
【解释】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第9句】:夏炉冬扇[xià lú dōng shàn]
【解释】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第10句】:夏虫朝菌[xià chóng zhāo jūn]
【解释】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出处】语出《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又《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示例】谛而念之,亦无以笑彼夏虫朝菌也。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
【第11句】:夏五郭公[xià wǔ guō gōng]
【解释】《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第12句】:夏虫不可以语冰[xià chóng bù kě yǐ yǔ bīng]
【解释】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出处】《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示例】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
【第13句】:夏虫疑冰[xià chóng yí bīng]
【解释】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出处】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示例】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夏”结尾的成语【第1句】:无间冬夏[wú jiān dōng xià]
【解释】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无间冬夏,读书恒至夜半。”
【第2句】:三冬二夏[sān dōng èr xià]
【解释】犹言三两年。
【第3句】:小冠子夏[xiǎo guān zǐ xià]
【解释】指汉代杜钦。比喻眼睛不好的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杜钦传》:“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
【示例】患目者谓之'小冠子夏’。 ——宋·无名氏《释常谈》
【第4句】:无冬无夏[wú dōng wú xià]
【解释】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出处】《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示例】爱情本来是无日无夜,无冬无夏的,但萧涧秋好像没有爱情。 ——柔石《二月》五
【第5句】:五冬六夏[wǔ dōng liù xià]
【解释】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出处】魏巍《山雨》:“不论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那儿放哨。”
【第6句】:无冬历夏[wú dōng lì xià]
【解释】指一年到头。
【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天池水》:“这水呀,无冬历夏,总是一个劲儿地淌。”
“夏”在中间的成语【第1句】:冬暖夏凊[dōng nuǎn xià jìng]
【解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古圣人制衣服也冬轻而暖,夏轻而凊。”
【第2句】:冬裘夏葛[dōng qiú xià gě]
【解释】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示例】举得起,放得下,以便冬裘夏葛的同它换衣服。 ——清·吴趼人《痛史》第一回
【第3句】:用夏变夷[yòng xià biàn yí]
【解释】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示例】平时守着用夏变夷的古训,把新政、新学批驳得一钱不值。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13回
【第4句】:春风风人,夏雨雨人[chūn fēng fèng rén,xià yǔ yǔ rén]
【解释】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第5句】:冬温夏清[dōng wēn xià qīng]
【解释】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第6句】:冬夏青青[dōng xià qīng qīng]
【解释】指松柏的颜色无论冬夏都是青色的。比喻人的节操终生不变。
【出处】《庄子·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
【第7句】:春去夏来[chūn qù xià lái]
【解释】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示例】春去夏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第8句】:秋行夏令[qiū xíng xià líng]
【解释】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出处】鲁迅《阿Q正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示例】秋行夏令的做法滑稽可笑。
【第9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chūn shēng xià zhǎng,qiū shōu dōng cáng]
【解释】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第10句】:冬扇夏炉[dōng shàn xià lú]
【解释】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佑之有乎。”
【示例】他经常干冬扇夏炉般的蠢事。
【第11句】:广夏细旃[guǎng xià xì zhān]
【解释】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氈毯。指居住条件优越。
【出处】语出《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在前,劝诵在后。”颜师古注:“广夏,大屋也。旃,与氈同。”
【示例】其视欧美之民,广夏细旃,膳饮精洁。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
【第12句】:严霜夏零[yán shuāng xià líng]
【解释】零:凋零。由于受寒霜摧残,夏季的草木都凋零了。比喻无道的君王恣意暴虐。
【出处】《隋书·梁毗传》:“忤意者严霜夏零,阿旨者膏雨冬澍,荣枯由其脣吻,废兴候其指麾。”
【第13句】:春夏秋冬[chūn xià qiū dōng]
【解释】指四季或一年。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只见绿一团,红一簇,也不分春夏秋冬,万卉千花,尽皆铺缀。”
【示例】钱钟书《围城》:“好比女人穿中西各色春夏秋冬的服装,做出支颐扭额、行立坐卧种种姿态,照成一张张送人留念的照相。”
【第14句】:行得春风望夏雨[xíng dé chū fēng wàng xià yǔ]
【解释】行:施。比喻要先给别人好处,然后别人才会给自己好处。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我本是好人家孩儿,不是娼人家妇女,也是行下春风望夏雨。待要做眷属,枉坏了少俊前程,辱没了你裴家上祖!”
【第15句】:冬箑夏裘[dōng zhá xià qiú]
【解释】比喻不合时宜。
【出处】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於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
【第16句】:随车夏雨[suí chē xià yǔ]
【解释】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同“随车致雨”。
【出处】清·钱谦益《陕西道监察史……加赠奉直大夫制》:“赈凶灾则随车夏雨,诚感人穷。”
【第17句】:冬温夏凊[dōng wēn xià qìng]
【解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
【示例】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群山,人喜从天降。宫阙常年观白浪,冬温夏凊真佳况。 ——陈毅《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一)》词
【第18句】:冬寒抱冰,夏热握火[dōng hán bào bīng,xià rè wò huǒ]
【解释】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第19句】:行下春风望夏雨[xíng xià chū fēng wàng xià yǔ]
【解释】行:施。比喻要先给别人好处,然后别人才会给自己好处。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我本是好人家孩儿,不是娼人家妇女,也是行下春风望夏雨。待要做眷属,枉坏了少俊前程,辱没了你裴家上祖!”
【第20句】:子夏悬鹑[zǐ xià xuán chún]
【解释】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出处】《荀子·大略》:“子夏家贫,衣若悬鹑。”
【第21句】:霜凋夏绿[shuāng diāo xià lǜ]
【解释】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王金英]撰有诗句数卷,尚未成书,霜凋夏绿,其稿不知流落何所。”
【第22句】:商彝夏鼎[shāng yí xià dǐng]
【解释】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出处】清·沈起凤《谐铎·吕仙宝筏》:“君文气息逼似《两京》,次者亦韩潮苏海,若以此猎取功名,譬犹执商彝夏鼎鬻诸五都之肆,非弗宝贵,而无如识者希也。”
【示例】其为害也,惊心振耳,污商彝夏鼎之光。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
【第23句】:冬日夏云[dōng rì xià yún]
【解释】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改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第24句】:冬箑夏炉[dōng zhá xià lú]
【解释】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
【示例】左春右秋,冰虫之见,生今反古,是冬箑夏炉,乌乎能。 ——清·张祥龄《词论》
【第25句】:郭公夏五[guō gōng xià wǔ]
【解释】《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
【第26句】:春风夏雨[chūn fēng xià yǔ]
【解释】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第27句】:春诵夏弦[chūn sòng xià xián]
【解释】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示例】入于门墙,如造阙里。春诵夏弦,载飏淑声。 ——唐·刘禹锡《许州文宣王新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