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哀”的成语大全(59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哀毁瘠立、罔极之哀、于呼哀哉等含“哀”的成语59个,其中“哀”开头的30个,“哀”结尾的9个,“哀”在中间的20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哀”开头的成语
【第1句】:哀毁瘠立[āi huǐ jī lì]
【解释】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补辑》:“(崔浑)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
【示例】现在丧亲不会像古代那样哀毁瘠立了。
【第2句】:哀痛欲绝[āi tòng yù jué]
【解释】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示例】宝庆给大哥唱了一曲挽歌,直唱得泣不成声,哀痛欲绝。——老舍《鼓书艺人》十七
【第3句】:哀乐中节[āi lè zhōng jié]
【解释】中:合乎;节:适度。指哀伤和欢乐都适度,抒发感情不过分。
【出处】清·刘熙载《艺概·诗概》:“不发乎情,即非礼义,故诗要有乐有哀;发乎情,未必即礼义,故诗要哀乐中节。”
【第4句】:哀哀欲绝[āi āi yù jué]
【解释】哀哀:极度悲哀;绝:断气,死。形容极其悲痛。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示例】那安太太进门,一眼便看见姑娘,哀哀欲绝的跪在那里……便一直的奔了姑娘去。——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第5句】:哀感天地[āi gǎn tiān dì]
【解释】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示例】她那哀感天地的哭号让人震惊。
【第6句】:哀鸿满路[āi hóng mǎn lù]
【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
【示例】一旦爆发战争就会出现哀鸿满路的局面。
【第7句】:哀丝豪竹[āi sī háo zhú]
【解释】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出处】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示例】哀丝豪竹颂英烈,此是北昆跃进花。——茅盾《观北昆剧院初演〈红霞〉》
【第8句】:哀思如潮[āi sī rú cháo]
【解释】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出处】京剧《平原作战》第五场:“赵勇刚(唱)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示例】丈夫遭遇不幸,她哀思如潮。
【第9句】:哀戚之情[āi qī zhī qíng]
【解释】戚:悲哀。丧亲后的悲痛心情。
【出处】《孝经·丧亲章》:“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第10句】:哀死事生[āi sǐ shì shēng]
【解释】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出处】西汉·司马迁《吴太伯世家》:“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示例】复命哭墓,哀死事生,孰与先衅而动,治其未乱? ——唐·独孤及《吴季子札论》
【第11句】:哀毁骨立[āi huǐ gǔ lì]
【解释】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示例】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第12句】:哀梨蒸食[āi lí zhēng shí]
【解释】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示例】这年头大有“哀梨蒸食”的人在。
【第13句】:哀矜勿喜[āi jīn wù xǐ]
【解释】矜:怜悯。对落难者要同情而不要幸灾乐祸。
【出处】《论语·子张》:“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
【示例】屡劝他缓狱恤刑,哀矜勿喜,偏姑父习以为常,遂致怨家挟恨。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七回
【第14句】:哀感中年[āi gǎn zhōng nián]
【解释】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示例】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清·丘逢甲《东北感春诗》
【第15句】:哀喜交并[āi xǐ jiāo bìng]
【解释】悲伤和喜悦交织在一起。
【出处】《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示例】我一时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第16句】:哀告宾服[āi gào bīn fú]
【解释】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出处】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宾服。”
【示例】他已经哀告宾服了,我们接受他的投降吧。
【第17句】:哀天叫地[āi tiān jiào dì]
【解释】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着了忙。”
【示例】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着了忙。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第18句】:哀乐相生[āi lè xiāng shēng]
【解释】悲哀与欢乐可以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示例】要记住哀乐相生的道理,避免乐极生悲。
【第19句】:哀哀父母[āi āi fù mǔ]
【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示例】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哀哀父母情肠!——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
【第20句】:哀感顽艳[āi gǎn wán yàn]
【解释】顽:愚顽。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出处】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嘶,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示例】这封信却是骈四骈六的,足有三千多字,写得异常的哀感顽艳。——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一回
【第21句】:哀矜惩创[āi jīn chěng chuàng]
【解释】哀、矜:怜悯;创:惩罚。爱怜而又责罚。
【出处】宋·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示例】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哀矜惩创的现象时而有之。
【第22句】:哀鸿遍地[āi hóng biàn dì]
【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示例】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 ——黄侃《水龙吟·秋花》词
【第23句】:哀兵必胜[āi bīng bì shèng]
【解释】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示例】不,哀兵必胜!不要乐,要哀,何小姐能弹《易水吟》的谱子吗? ——张恨水《啼笑因缘续集》第十回
【第24句】:哀穷悼屈[āi qióng dào qū]
【解释】哀:怜恤;穷:境遇不好,指不得志;悼:伤心;屈:冤屈。对身处逆境的人,表示怜恤和伤感。
【出处】唐·韩愈《上书部李侍郎书》:“尚贤而与能,哀穷而悼屈。”
【第25句】:哀莫大于心死[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解释】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示例】人说:“哀莫大于心死。”我的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巴金《家》二回
【第26句】:哀丝豪肉[āi sī háo ròu]
【解释】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弦乐;肉:指喉咙,歌喉。悲切的弦乐,洪亮的歌喉。
【出处】清·黄景仁《柳初新·七月初二日夜宴》:“无端乙夜,哀丝豪肉,激得异乡愁断。”
【第27句】:哀而不伤[āi ér bù shāng]
【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示例】她喜欢打扮,愿意有朋友,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哀而不伤的、青春的游戏。——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
【第28句】:哀梨并剪[āi lí bìng jiǎn]
【解释】并剪:并州产的锋利剪刀。比喻言语、文章流畅爽利。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
【第29句】:哀声叹气[āi shēng tàn qì]
【解释】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示例】老实说,什么“合作”事业,危小姐完全是哀声叹气。 ——丁易《择婿》
【第30句】: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
【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示例】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怎么今日却是哀鸿遍野,春燕无归,满眼凄惶。——清·梁启超《新罗马》
“哀”结尾的成语
【第1句】:罔极之哀[wǎng jí zhī āi]
【解释】罔:无,没有;极:尽头;哀:悲哀。哀伤以了极点,没有更悲哀的了。指失去父母的悲哀。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远慕《鹿鸣》君臣之宴,中咏《棠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友生之义,终怀《蓼莪》罔极之哀。”
【示例】少遭罔极之哀,未受过庭之训。 ——唐·陈子昂《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
【第2句】:生荣没哀[shēng róng mò āi]
【解释】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同“生荣死哀”。
【出处】唐·申堂构《唐故内常侍孙府君墓志铭》:“生荣没哀,身沉誉在。”
【第3句】:乐极生哀[lè jí shēng āi]
【解释】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出处】宋·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中年后,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
【第4句】:生荣亡哀[shēng róng wáng āi]
【解释】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同“生荣死哀”。
【出处】《隶释·汉刘宽后碑》:“生荣亡哀,厥声载路。”
【第5句】:感旧之哀[gǎn jiù zhī āi]
【解释】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表示怀旧。
【出处】《后汉书·荀彧传》:“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怀感旧之哀。”
【第6句】:生荣死哀[shēng róng sǐ āi]
【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出处】语出《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人谁不没,达士徇名,生荣死哀,亦孔之荣,呜呼哀哉。”
【示例】夫人开国分齐魏,生荣死哀送天地。 ——宋·文天祥《哭母大祥》诗
【第7句】:怨怨哀哀[yuàn yuàn āi āi]
【解释】形容哀怨的样子。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空教我闷转加、愁无奈,只落得哭哭啼啼、怨怨哀哀。”
【示例】没来由怨怨哀哀,我这里七林林转过庭槐,慢腾腾行过厅阶,孤椿椿靠定明亮隔。 ——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二折
【第8句】:存荣没哀[cún róng mò āi]
【解释】存:生存;荣:光耀;哀:悲伤。活着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
【出处】汉·蔡邕《陈太丘碑文》:“斯可谓存荣没哀,死而不朽者矣。”
【第9句】:生荣殁哀[shēng róng mò āi]
【解释】荣:荣誉;哀:哀悼。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哀”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于呼哀哉[yú hū āi zāi]
【解释】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出处】《诗·大雅·召旻》:“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荀子·乐论》:“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淤乎哀哉,不得成也。”
【第2句】:喜怒哀惧[xǐ nù āi jù]
【解释】喜欢、恼怒、悲哀、恐惧。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出处】《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示例】性者,仁义礼智信也;情者,喜怒哀惧好恶欲也。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
【第3句】: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解释】呜呼:叹词;哉:语气助词。原为表示哀痛的感叹语,旧时祭文中常用。现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出处】《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左传·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示例】那婆娘精神恍惚,自觉无颜。解腰间绣带,悬梁自缢,呜呼哀哉。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
【第4句】:豪管哀弦[háo guǎn āi xián]
【解释】指管弦乐。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变形》:“在红氍毹上,在豪管哀弦之中,要演出的是许多热耳酸心、悲欢离合的故事。”
【示例】我喜欢听豪管哀弦
【第5句】:如食哀梨[rú shí āi lí]
【解释】哀梨:传说哀仲家的梨,味道很好。好像吃到哀梨一样。比喻言辞、文章浏爽利。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第6句】:乐往哀来[lè wǎng āi lái]
【解释】欢乐逝去,悲哀到来。
【出处】汉·张衡《思玄赋》:“惟盘逸之无瞋兮,惧乐往而哀来。”
【示例】虽行幸道路,或时马上奏之,乐往哀来,竟以亡国。 ——《隋书·音乐志》
【第7句】:擗踊哀号[pǐ yǒng āi háo]
【解释】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出处】《淮南子·主术训》:“衰绖菅屦,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
【示例】王冕擗踊哀号,哭得那邻舍之人,无不落泪。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第8句】:喜怒哀乐[xǐ nù āi lè]
【解释】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出处】《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示例】虽是海外之邦,不过言语不同,衣服有异,那喜怒哀乐的人情,原是一样的。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
【第9句】:节哀顺变[jié āi shùn biàn]
【解释】节:节制;变:事变。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出处】《礼记·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示例】吾兄节哀顺变,保全金玉之躯。 ——清·无名氏《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
【第10句】:忧国哀民[yōu guó āi mín]
【解释】担心国事,为百姓的安危担心。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救边》:“羌独往来,深入多杀,己乃陆陆,相将诣阙,谐辞礼谢,退云状,会坐朝堂,则无忧国哀民恳恻之诚,苟转相顾望,莫肯违止,日晏时移,议无所定,己且须后。”
【第11句】:乐极哀生[lè jí āi shēng]
【解释】乐:快乐。欢乐过度就会招致悲哀的事情。
【出处】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极哀生,古来常事。”
【第12句】:独弦哀歌[dú xián āi gē]
【解释】独自弹着弦子,唱着悲哀的歌调。指故意不按通常规律办事,以示自己与众不同,从而借此沽名钓誉。
【出处】《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于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
【第13句】:於乎哀哉[wū hū āi zāi]
【解释】於乎:文言叹词;哉:语助词。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出处】《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示例】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於乎哀哉,不得成也。 ——战国·荀况《荀子·乐论》
【第14句】:乐极哀来[lè jí āi lái]
【解释】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出处】晋·陶潜《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示例】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
【第15句】:豪竹哀丝[háo zhú āi sī]
【解释】指管弦乐。
【出处】宋·陆游《东津》诗:“打鱼斫脍修故事,豪竹哀丝奉欢乐。”
【示例】想当年那种门卷珠帘,河泊画舫,豪竹哀丝,玉软香温的旖旎风光,不知迷醉了多少王孙公子。 ——石三友《金陵野史·武定桥边》
【第16句】:鸿雁哀鸣[hóng yàn āi míng]
【解释】哀:悲哀。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鸿雁哀鸣,此小民之失所;狡兔三窟,诮贪人之巧营。”
【第17句】:乐尽哀生[lè jìn āi shēng]
【解释】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出处】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尽哀生,古来常事。”
【第18句】:告哀乞怜[gào āi qǐ lián]
【解释】告:请求;乞:求,讨。向别人乞求怜悯、帮助。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杜又派人分头疏通,告哀乞怜地请求他们勿再辞勋。”
【示例】男人不能靠告哀乞怜过日子。
【第19句】:乞哀告怜[qǐ āi gào lián]
【解释】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出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示例】人得有骨气,不要乞哀告怜。
【第20句】:衔哀致诚[xián āi zhì chéng]
【解释】衔:含着。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
【出处】唐·韩愈《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