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的”的成语(31个)
本文整理了的的确确、没有说的、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等含“的”的成语31个,其中“的”开头的成语2个,“的”结尾的成语8个,“的”在中间的成语21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的”开头的成语【第1句】:的的确确[dí dí què què]
【解释】指真实的,毫无疑问。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
【示例】她是的的确确有话要对我讲,还是句对我生死攸关的话。 ——王朔《空中小姐》
【第2句】:的一确二[dí yī què èr]
【解释】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确二,早招承死罪无辞。”
【示例】这是的一确二的事情。
“的”结尾的成语【第1句】:没有说的[méi yǒu shuō de]
【解释】指没有可以指责的缺点。或指不成问题,没有申说的必要。
【示例】他思想进步,工作积极,真是没有说的。
【第2句】:众怨之的[zhòng yuàn zhī dì]
【解释】众人怨恨的目标。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可见得我们就这大关的事不是好事,我这当督检的,还是众怨之的呢。”
【第3句】:众矢之的[zhòng shǐ zhī dì]
【解释】矢:箭;的:箭靶的中心。众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
【出处】清·李渔《义士李伦表传》:“是此四孤者,实为众射之地。”
【示例】语堂为提倡语录体,在此几成众矢之的。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
【第4句】:一发破的[yī fā pò dì]
【解释】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出处】《晋书·王济传》:“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
【第5句】:集矢之的[jí shǐ zhī dì]
【解释】集矢,指箭射中目标。比喻众人所指责的对象。
【出处】《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疾,子驷请息肩于晋。公曰:'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李大钊《国情》:“自《临时约法》为集矢之的,而世之谈国情者众。”
【示例】今日为国民集矢之的,喧传其为卖国贼者,不外曹也,章也,陆也。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章宗祥之返国》
【第6句】:一语破的[yī yǔ pò dì]
【解释】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出处】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品藻类》:“此跋论东坡,语语破的。”
【示例】倒是“忠孝不能两全”真正一语破的了。 ——闻一多《家庭主义与民族主义》
【第7句】:一语中的[yī yǔ zhōng dì]
【解释】一句话就说中要害。同“一语破的”。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示例】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还得属冯先生,一语中的。’丁小鲁笑问美萍:'还走的动道么?’”
【第8句】:一言中的[yī yán zhōng dì]
【解释】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出处】《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的”在中间的成语【第1句】: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shuō bù chū de kǔ]
【解释】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国不知地理,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第2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bān qǐ shí tóu zá zì jǐ de jiǎo]
【解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出处】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这在物理上叫'变压器效应’,在俗话上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示例】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他哭笑不得
【第3句】:搬石头砸自己的脚[bān shí tóu zá zì jǐ de jiǎo]
【解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示例】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第4句】:天下无不散的宴席[tiān xià wú bù sàn de yàn xí]
【解释】事情总会有终结,热闹场面不会持续太久。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三娘子,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第5句】:冰解的破[bīng jiě dì pò]
【解释】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出处】清·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序》:“惟校雠之学,我朝独为卓绝,乾嘉间巨儒辈出,讲求音声故训,校勘疑误,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第6句】:无的放矢[wú dì fàng shǐ]
【解释】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出处】清·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吾深望西国当局者声明一言以解众惑,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示例】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第7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yán luó wáng miàn qián xū méi fàng huíde guǐ]
【解释】人死后就不会复活。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话却似放屁!做公人的'那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第8句】:强扭的瓜不甜[qiǎng niǔ de guā bù tián]
【解释】比喻强人所难,非两厢情愿而办成的事情不可能美满。
【出处】明·刘效祖《词脔·满庭芳》:“相思病染,前生欠少,今世加添。无明烈火心头焰,恨蹙眉尖。霹雳性生来好闪,强扭瓜到底难甜。”
【示例】王朔《谁比谁傻多少》:“强扭的瓜不甜,我等你想通了——过这村可没这店了。”
【第9句】:切近的当[qiē jìn de dāng]
【解释】①恰切得当。②指意浅语实。
【第10句】:移的就箭[yí dì jiù jiàn]
【解释】移动箭靶靠近箭。比喻曲意迁就。
【出处】唐·刘知幾《史通·书志》:“移的就箭,曲取相谐。”
【第11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jiù de bù qù xīn de bù lái]
【解释】旧的没有了,只好被迫去买新的,坏事变成了好事。
【示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也是一件好事。
【第12句】:苍蝇不抱没缝的蛋[cāng yíng bù bào méi féng de dàn]
【解释】形容自身不正,坏事才会找到头上。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苍蝇不抱没缝的鸡蛋’,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
【第13句】:扶不起的阿斗[fú bù qǐ de ā dǒu]
【解释】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示例】他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第14句】:有的放矢[yǒu dì fàng shǐ]
【解释】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出处】宋·叶适《水心别集·十五·终论》:“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
【示例】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第15句】: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quán tóu shàng zhàn de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e mǎ]
【解释】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出处】元·李文蔚《燕青捕鱼》第三折:“我是个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不带头巾男子汉,丁丁当当的老婆。”
【第16句】:远来的和尚会念经[yuǎn lái dé hé shàng huì niàn jīng]
【解释】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示例】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你们就犯了大错
【第17句】:得胜的猫儿欢似虎[dé shèng de máo ér huān sì hǔ]
【解释】形容由于取得了胜利而得意忘形,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一回:“古人云:'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也,只倚着强能,更不察来人的意思。”
【第18句】:没嘴的葫芦[méi zuǐ dé hú lú]
【解释】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第19句】:热锅上的蚂蚁[rè guō shàng de mǎ yǐ]
【解释】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回:“溜进容府,往那夹道中屋子里来等着,热锅上蚂蚁一般。”
【示例】把个赵氏在屏风后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见众人都不说话,自己隔着屏风请教大爷,数说这些从前已往的话。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
【第20句】: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
【解释】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示例】他这样做无疑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第21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jiā jiā yǒu běn nán niàn de jīng]
【解释】比喻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与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