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谜的结构 字谜的构字方式及其语言文化思考.docx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字谜的结构 字谜的构字方式及其语言文化思考.docx

字谜的构字方式及其语言文化思考“谜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孔子时代,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1]谜语作为一种传统语言形式,历来并不是主流语言学家的研究重点所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王希杰、曹石珠等也只是在阐述自己的语言学思想时,将谜语作为例证引用进自己的专著中,严格来讲这些都不是纯粹的谜语语言研究。自2000年以来,陆续有硕士论文专门研究过谜语这一语言形式,但所涉及的范围、深度都还是有限的。青山隐隐水迢迢,天山一色白练伊伊,八百里清江画廊北岸坐落着一个神奇而又充满文化底蕴的村落——青林寺。自2003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第一个“中国谜语村”称号以来,青林寺成为世界闻名的谜语之村。“青林寺谜语”则被誉为“具有世界意义,值得我国和有关国际组织认真关注的口述和非物质性人类文化宝贵遗产”[2]。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守华称青林寺谜语为“活态的文化”。“青林寺谜语”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其独特的谜语语言构成的方式,其谜语产生的浓厚的乡土农耕文明背景显然是一个亟待我们去研究去发现的命题。一.青林寺字谜的构成方式一般认为,广义上的“字谜”包含“字谜”和“词谜”;狭义上的“字谜”是和“词谜”相对而言的[3]。

本文所采用的“字迷”的概念正是从狭义的“字谜”角度出发,与“词谜”相对而提出的。在青林寺谜语中,无论是“字谜”或者是“词谜”,其谜语谜面的构成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仅就“字谜”构成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展开论述。(一)纵观覃兴龙主编的《青林寺谜语新选》,我们会发现以下一类“字谜”是比较多长蛇老壳(脑袋)扬的高,一根尾巴后头吊,无角山羊背上坐,四只脚在腾空跑。(谜底:馬)[5]显然,以上这一类青林寺“字迷”谜语的构造中,使用的是“象形”的构造方法。“象形”是属于中国古代造字“六法”之一。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就是造字时,用描摹客观实体的外形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方法。用“象形法”创造汉字,在摹写客观事物时,只勾勒其轮廓,注重字形的简约性和典型性。“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础。例(1)中,谜底“田”字在谜面中被“画”了出来,首先是“无头也无脚”,给我们构筑了“田”字比较封闭的一个整体印象,“四个眼睛四个角”,“田”字内部被形象化地变成了“四个眼睛”和“四个角”,后面两句“外四角来内是角,外角内角角对角”给我们强化“画”了“田”字的整个印象,避免产生歧义。

例(2)中,谜底繁体字“馬”,首先在谜面中所给出的是“一条扬着脑袋的长蛇”,尾巴弯弯曲曲头上扬,“画出”了繁体“马”的整体印象,紧接着给出的是“四只脚在蛇上奔跑的山羊”的画面,整个繁体“马”(馬)字的形象栩栩如生。(二)青林寺谜语中另有一类谜语是比较常见的。例:天下有一安,女子把家搬,玉兔进屋来,一杠把门关。(谜底:宜)[6]原住小姐姓鄧,后来搬去登州;新来一个儿子字谜的结构,顶着一个老头。(谜底:都)[7]对于这一类“字谜”中,谜底汉字的构造方式比较符合“六书”中的“指事”的概念。《说文解字》对其的解释为“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也就是说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些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例(3)中,谜底“宜”字就是在一开始的“安”字的基础上,进行某种部件、符号的添合构成的。例(4)更是比较形象的用房子房主更换所引起的房东姓名**变换的方式进行了汉字的零部件的某种构合,产生新字。原住的房东是“鄧”小姐,后来搬去了“登州”(谜面构成歧义,“谜”由此产生),“新来一个儿子”(‘儿’在本地方言中与‘日’有相同的读法),最后是引入的一个“老头”这个部件(“老”字的上面的部分),通过整个部件的构合,“都”字就此呈现出来了。

(三)“字谜”整个“谜面”就是为了比较委婉的向我们呈现“谜底”,在不偏离“谜底”所指的同时,能够产生一些比较简单的“歧义”引起人们深入地思考,并能让人们乐在思考之中。同样是构造汉字字谜的结构,“六书”中的“会意”这一构字方法在青林寺“字谜”构字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地运用。例:没有千的乖,下面田一块,后来无人供,河北扎了寨。(谜底:冀)[8]两口把家分,亏在下半生;郡是没有君,湖北最有名。(谜底:鄂)[9]“会意”这一造字法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即,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如“信”字。“人言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例(5)中,为了引出“冀”字,首先是“没有千的乖”,“乖”字没有了“千”字剩下的部件也就构成了“冀”字最上面的那一部分,接着直接是“下面一块田”,“冀”字的中间部分也就被添加上了,最后两句“无人供”,也就添加上了最后一个部件“共”,“冀”也就正是被定格出来了。例(6)中,头两句“两口把家分,亏在下半身”,引出的是两个部件:在上面的“两个口”,和在下面的一个“亏”字,“郡是没有君,湖北.最有名”,没有“君”的“郡”也就是“双耳旁”,最后一句“湖北最有名“,湖北的简称“鄂”字就此完全呈现出来了。

这就是“会意”这一造字法在青林寺谜语中最直接的呈现。二.谜语文化与农耕文明“作为一种言语类型,谜语是各民族感受语言魅力满足好奇天性的文字游戏。”[10]显然,谜语这一言语形式同其它众多言语类型一样,都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青林寺谜语,是青林寺人民长期的时间创造、保留和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11]。青林寺谜语产生在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背景的湖北宜都青林寺村,无论是其谜语所用词汇、谜语所涉及的内容、谜语传播的人群和传播方式都深深折射出浓厚的农耕文明背景。青林寺字谜无论是谜语谜面所使用的词汇,谜底所涉及的事物,都具有浓厚的宜都方言色彩,并且反映出浓厚的农耕文化背景。例:(7)一山生来高,禾种半山腰,下有女娲娘,鬼来逞英豪。(谜底:巍)[12](8)前头卖的无皮谷,宋家院子没栽树,里面贴的有告示,五月成品大展出。(谜底:粽)[13]例(7)中,谜语谜面里面共涉及六个名词:“山”“禾”“半山腰”“女娲”“鬼”“英豪”都是农村常见、常聊、常常因日常农耕涉及的一些事物。“山”在农村,尤其是在湖北宜都青林寺一代最常见不过,进入青林寺字谜里面是必然的;“禾”是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最持久的耕作物;“半山腰”一般在山区农村最常见,“半山腰”的称谓自然在农村也屡见不鲜;“女娲”的是中国神话谱系中一位古老的女神,也是几千年农耕文化传承的结果;“鬼”最常出现在民间鬼神故事之中,出现具有农耕文明背景的谜语中也是理所应当;“英豪”这一词汇是“英雄豪杰”的缩写,快意恩仇、洒脱豪放的“英豪”常常出现在江湖情仇小说中,虽然不是专门用来形容农耕社会,却也绝对不是用来形容上层社会的状况, 出现在具有农耕文明背景的青林寺谜语中,也是必然的。

例(8)中,“无皮谷”“杨家院 子”“树”“告示”都是农村生活、农耕文明之下的常见词汇。这些词汇出现在青林寺谜语 之中,更能体现出青林寺谜语的土色土香字谜的结构,深化谜语背后的农耕文化意蕴。 三.结语 云蒸霞蔚,馥郁香醇,古色古香的青林寺谜语之所以会传衍至今,并且为当今世人所瞩 目,显然是由于其背后蕴含有深厚的几千年农耕文化背景。汉字的构造方式与“字谜”构成 方式的契合、农耕文化支配下的“字谜”的经久不息的传承使得几千年来,无论社会的兴衰、 无论传播群体的文化水平的高低,青林寺谜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青林寺“字谜”独特 的成谜构字方式,谜语背后的深厚农耕文化背景的研究,确是有着其独特的意义与魅力。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