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只鸟打一成语 成语“劳燕分飞”中“劳燕”其实是两种鸟,可不是“疲燕”的意思
开篇声明:本文为笔者原创图文,欢迎关注@九州铮史 带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
我们在日常行文和口头表达中,每每想要描述或表达夫妻、情侣别离的场景之时,常常会使用到一个成语——劳燕分飞。然而,在使用成语之时,往往有人因为不了解成语本身的原意而在使用上出现偏差。这不四只鸟打一成语,九州就曾见识了一回。
九州配图:各奔东西
单位曾经有一位年轻员工,从大学毕业来深圳,工作三年后就结婚,可持续不到两年就离婚了,令人唏嘘。有一回我与他闲聊,说起了他的这段短暂婚姻。大体情况是这样,他与那位姑娘从相识相知最后结为夫妻,一开始感情非常好,但婚后不多久,男方家里有个亲戚因为非法集资最后跑路,他们家很多人的“投资”都打了水漂。这样的突然变故,对于男方一家来说无论是在经济上或是精神上都是一次“灭顶”灾祸。男方原本指望家里给部分首付在深圳买房立足的,结果后来突然鸡飞蛋打。而女方的经济条件原本就很一般,因此两人心心念念的在深圳婚后购房的愿望瞬间破碎。刚开始两人还相互打气,计划着过几年紧日子多省一点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因为无形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渐渐把自己搞的身心俱疲,后来动不动因为琐事就吵架和冷战,最终两人觉得这样的日子索然无味而选择了离婚。
九州配图:感情破裂
九州在倾听之余,对他所述说的其中一句话“耿耿于怀”,他在形容他俩最终离婚时用到了“劳燕分飞”这个成语,但在用到这个词汇之前,他所述说铺陈的都是两人觉得精神和心理上觉得很累,言下之意就是两人是因为心头的无形压力导致双方身心疲惫,终而经常吵架、感情渐淡,最后劳燕分飞的。对朋友的婚姻遭遇,九州我在诧异之余自然是深表同情的,但这不是我今天想聊的重点。老实说,他对于“劳燕分飞”这一成语的理解和使用着实还是“勾引”起了我的文字强迫症。
九州配图:疲燕小憩
抛开感情事不说,我隐隐能感觉到,这位弟兄对于“劳燕分飞”这一词语的的使用虽然没有大的毛病,不过在词义理解上想必是存在一定偏差的。如果我猜的没错,他一定是把“劳燕”两个字理解为“疲燕”了,也就是说,“劳”是形容词,用来修辞“燕”字的,两只燕子因为飞累了最后分道扬镳了。
其实,九州只是借用这样一个身边发生的案例作为一个引子,绝无他意。在对于这一成语的词义理解上,虽然很多人在用,但实际上未曾关注过“劳燕”究竟是何意。
为了正确的理解和使用“劳燕分飞”这一成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成语的最早出处。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根据民歌改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东飞伯劳歌》(后收录于《乐府诗集》):
九州配图: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其中的首句“东飞伯劳西飞燕”便是这一成语的最早出处了。从中我们有知道了,原来“劳燕”的“劳”所指的是一种名为“伯劳”的鸟,而“燕”所指的就是我们字面所认知的“燕子”。因此,“劳燕”并非“疲燕”,而是指“伯劳”和“飞燕”两种鸟类,而“劳燕分飞”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伯劳和燕子各飞东西”之意。
九州配图:劳燕分飞
这个成语借用“伯劳”和“飞燕”的东西各飞现象隐喻为人的别离、天各一方。清人王韬在《淞隐漫录·尹瑶仙》中写到:“其谓他日劳燕分飞,各自西东,在天之涯地之角耶?”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也曾使用:“兄弟姊妹呢,有的在南,有的在北,劳燕分飞,寄人篱下。”还有著名歌手田震的《未了情》歌词中也写到:“虽有灵犀一点通,却落得劳燕分飞各西东。”这些地方的使用所表达的都是这一意思。
燕子我们都很熟悉了,但也许会有很多人想问,“伯劳”到底是什么鸟?有何特性?
伯劳鸟,属于雀形目伯劳科鸟类,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大概有64类种四只鸟打一成语,俗称胡不拉,是重要的食虫鸟类。伯劳鸟的体型虽然不大,但是却比较凶猛四只鸟打一成语,喜欢捕食昆虫、蜥蜴、老鼠、青蛙甚至是其他小型鸟类,常常将猎物杀死之后穿挂在树上的荆刺上,很像人类将肉挂在肉钩上一样,之后在树刺的帮助下,撕碎而食,故而也有了“小猛禽”和“屠夫鸟”的霸气外号。
九州配图:伯劳捕食
九州配图:伯劳鸟
伯劳鸟虽然名字不为人所熟知,但并非稀有鸟种。他们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大部分品种的伯劳鸟其实都是“候鸟”,这一点和“燕子”是一样的。也正因为这一点,才有了两种鸟类因特定季节相遇,在短暂几个月的交汇之后,又因季节性特点而各奔东西。这才有了被细心的古人用以形容人类的别离之情。
九州配图:原来如此
总结前面所说,“劳燕分飞”这个成语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其中的“劳”和“燕”其实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鸟类,如果将其理解为“疲燕”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正因为“伯劳”和“燕子”这两种鸟都同属于候鸟,都随季节变化而迁徙,才有了“劳燕分飞各西东”在字面涵义之外的更深意。
参考:《乐府诗集》、《辞海》等。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