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 说说狗以及其它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 说说狗以及其它

浙江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狗的化石,距今八千年左右,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驯化狗的证据。另外在江苏花厅村古墓葬区,出土了一只距今约5000年的狗化石。在我国半坡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古代文化遗址中,也都有狗的化石出土。

到了周代,人们根据用途把狗分为三类:一为田狗,即专门用来打猎的猎狗;二为吠狗,是用来看家护院、担任警戒任务的狗;三是食狗,供人们食用。

春秋战国时期,狗的驯化有了更高的发展,《诗经》中记载:“跃跃狡兔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遇犬获之”,描绘了人们用狗猎兔的情景。

一个有趣的情形是,史料记载当时的人们还曾训练狗来捕鼠,只是随着后来猫的驯化,狗捕鼠的职责才慢慢交给了猫。在当时看来,“狗拿耗子”还真不是多管闲事。

很多人认为狗是人类最忠诚的动物,“牧羊犬三千里寻主”,“义犬救主”等故事无不在昭示着狗的忠诚!可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狗的形象却是卑微的。

狗既没有像龙凤麒麟一般获得图腾似的尊崇,也没有如狮虎龟鹤般列为吉兽而为人歌颂,甚至作为牺牲以配享祖先神灵的资格也没有。

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狗即使沦落为人类的食物,也是“狗肉不上正席”,似乎只是下等平民的寻常菜肴,这也正道破了中国人对狗的蔑视。一般而言,通览一种语言中的成语或词汇构成,是可以多少看出该民族对一些事物的心理定式和价值判断的。

“狗”在汉语中的定位,往往便与贬斥相连。

狗材走狗,猪狗不如,鸡鸣狗盗,鸡犬升天,狗仗人势、甘效犬马、丧家之犬等

这也就算了,狗的身上每一个部位都被用来形容人的卑贱,比如描写“头”的成语“狗头军师”;描写眼的成语“狗眼看人低”

描写“嘴”的成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描写“腿”的成语“狗腿子”;

描写“肉”的“狗肉不上席”;描写肺的成语“狼心狗肺”;

描写血的成语“狗血淋头”;描写皮的成语“狗皮膏药”;

描写尾巴的成语“狗尾续貂”;

甚至连狗的屁和屎都用成语“狗屁不如”“狗改不了吃屎”。

狗与人和其它动物的关系比较和比喻也衍生出了很多的成语和俗语,比如狗和鸡放到一起成了“鸡鸣狗盗”“鸡飞狗跳”;不好的朋友之间成了“狐朋狗友”;

狗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意思:狗仗人势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狗咬吕洞宾、狗娘养的。所有的这些都指向了狗的奴性和不堪。

在中国人的“国骂”中,狗辈或狗娘养的,可以说是最恶毒的,曾几何时,“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也刺痛了亿万国人的神经和民族自尊

也许是基于这样一种世代相传的“狗观”,鲁迅先生才认定狗的特质是:见到所有的富人皆摇尾乞怜,见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止,因而在其笔下才会画出“落水狗”、“叭儿狗”以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卑怯形象

在流传或传统的看法里,狗唯一得到称颂的品质是忠诚,而这种忠心护主的精神,反而成了奴性的极致境界。

无论是其主子是强盗或是暴君,它的愚忠都会使其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成为死心塌地的帮凶。因是之故,狗遂为人所不齿。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兴起了一股很强的养狗热潮:人们养狗的热情空前高涨起来,城市居民的养狗量日渐增加。2018年中国全国宠物市场共有9149万只狗和猫,人均单只宠物年消费金额5016元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其中狗宠物人均单只年消费5580,猫宠人均单只年消费4311元。

同时期我国的贫困人口脱贫的标准什么?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现价计算的标准。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测算,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

我们的国家还有这么多的贫困人口,不是钱不够,也不是粮食不够,而是因为有太多人爱畜生胜过爱人,人兽不辨,城里人养的一条狗,一个月怎么也得几百块的花费。

其实农村的小孩一个月有三百块就吃的很好了,城里人杀一条狗,就可以帮助农村的一个儿童。但是那些有爱心的养狗人士不喜欢把爱心献给人。其实他们标榜的爱心只是爱自己,而不是爱别人。

改开,设想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人富起来。而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呢,只是让他的猫猫狗狗也富了起来。

声色犬马,玩物丧志就是中国文化对这类人的评价。为什么古圣人说,玩物丧志呢?没有匡天下之心,就不会有大志。而眼光只局限于猫猫狗狗瓶瓶罐罐上,那么就不可能关系天下黎民苍生,也就不可能产生远大志向,更不可能有伟大的成就。天天逗狗溜马的男人在古代是最被人看不起的废物。

做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